列宁的执政党党内监督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3 19:25
列宁的党内监督思想,是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俄共(布)初创时期艰苦的革命环境本身就是对党的无声监督。二月革命后,党从地下转到地上,成为合法的政党,在和平环境下怎样从制度上加强党内监督成了列宁关注的重要问题,为此,俄共(布)第六次代表大会在党章中第一次明确规定党内应设立检查委员会,“专门负责检查中央委员会的会计处和一切事业”。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本想设立类似巴黎公社式的直接民主的国家政权,但俄国的特殊环境迫使列宁改变初衷,采用了由党来代表人民管理国家的体制。党在代表人民管理国家时,沿用了战争年代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出现了滥用权力、脱离群众等官僚主义现象。为了使党适应执政的环境,列宁越来越重视党内监督问题,在逝世前口授的一组文章中对怎样加强党内监督作了集中论述。笔者在认真研读列宁的著作和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列宁的党内监督思想进行了梳理,认为列宁的执政党党内监督思想是在总结俄共(布)执政经验教训中形成的,主要思路是:增强党的代表大会的民主监督功能;建立“模范”的监督机关;吸收普通优秀党员进入中央监察委员会,扩大党内监督力量;提高监察委员会工作人员素质,使其能出色地承担起党内...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列宁的执政党党内监督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一) 党内监督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二) 列宁越来越重视党内监督的原因探析
二、列宁实施党内监督的基本思路
(一) 增强党的代表大会的民主监督功能
(二) 建立“模范”的监督机关
(三) 吸收普通优秀党员监督工作
(四) 提高监察委员会工作人员素质
三、列宁的执政党党内监督思想对我们的启示
(一) 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发挥其民主监督功能
(二) 必须增强监察机关的权威性和相对独立性
(三) 进一步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形成民主监督环境
(四) 建立健全党内监督制度
(五) 提高监察人员素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68602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列宁的执政党党内监督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一) 党内监督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二) 列宁越来越重视党内监督的原因探析
二、列宁实施党内监督的基本思路
(一) 增强党的代表大会的民主监督功能
(二) 建立“模范”的监督机关
(三) 吸收普通优秀党员监督工作
(四) 提高监察委员会工作人员素质
三、列宁的执政党党内监督思想对我们的启示
(一) 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发挥其民主监督功能
(二) 必须增强监察机关的权威性和相对独立性
(三) 进一步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形成民主监督环境
(四) 建立健全党内监督制度
(五) 提高监察人员素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686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768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