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践行及其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3-03-29 23:16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包含着基础理论、现实需求、实践路径三个维度,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展开论述。马克思提出了"现实的个人"的核心概念,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起点和前提,现实的人和物的关系进入了马克思考察的范围之内。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为唯物史观,"实践"这一观点获得了其思想中统领和核心的地位,通过实践的视角和方法,在处理人与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过程中发挥了连接现实的力量。恩格斯则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具体阐释和方法总结为自然辩证法,通过对人类历史实践的具体考察,揭示出人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发展历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生态哲学尤其关注现实社会及其产生的生态危机,强调将剖析深入到资本主义社会中,探寻生态危机所产生的表象问题背后的根源在于资本逻辑。伴随着资本的产生和不断发展,一方面带来了生产力和社会的巨大发展和进步,一方面形成的资本逻辑不断作用于人、社会以及自然界,通过支配和利用不同形式的自然力进而控制和影响自然界。资本首先创造出一个普遍有用性的体系,并在效用性这一根本原则上对待自然界,造成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异化。其次资本遵循无限增值的定律,自然界的资源...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理论建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论基础
(一)起点和前提:现实的个人
(二)核心和统领:实践的维度
(三)方法与依托:自然辩证法的阐释
二、现实关注:生态危机与资本逻辑
(一)资本的“效用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二)资本“增值”导致资源的耗费
(三)资本展现出来的反人类性
三、思想践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实践
(一)构建人的新型存在形式:实现“生态人”的转变
(二)实施生态文明新举措:改善生态环境
(三)探索生态文明新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结语
本文编号:3774692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理论建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论基础
(一)起点和前提:现实的个人
(二)核心和统领:实践的维度
(三)方法与依托:自然辩证法的阐释
二、现实关注:生态危机与资本逻辑
(一)资本的“效用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二)资本“增值”导致资源的耗费
(三)资本展现出来的反人类性
三、思想践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实践
(一)构建人的新型存在形式:实现“生态人”的转变
(二)实施生态文明新举措:改善生态环境
(三)探索生态文明新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结语
本文编号:37746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774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