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11-27 19:37
  关于“民生”在我国一直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从有文字记载的先秦到近代,两千多年的风云巨变中,我国的仁人志士对民本、民生的关注从未间断,但可惜的是,他们都只是提出“应该怎样”的抽象概念,关于“具体怎样”来解决问题却避而不提,或提而不行,或行而无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历史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它的根本宗旨,并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中国的民生问题也在真正意义上被充分关注。在当前我国正在处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同时高速发展的社会也正在急剧的转型,在这种背景下也出现了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并且几乎都与发展中的民生问题直接相关。这又激起学者们特别是马克思主义者们对民生问题的积极探讨。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就是为了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体现着对人类生存的目的、生存状况的关心,并且也是基于现实世界的基础关注人类的现实生存和发展的。因此本文期望在众多学者们讨论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上寻找解决民生问题的良策。 国内当前对民生和民生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民生,研究...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民生问题的一般概述
    一、民生和民生问题
    二、民生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一) 民生问题的人学理论基础
        (二) 民生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
        (三) 民生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基础
第二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生问题
    一、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民生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
        (一)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二) 民生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
        (三) 我国当前民生问题现状
第三章 改善民生问题的途径探析
    一、改善民生问题的基础条件
    二、改善民生问题的途径
        (一) 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根本途径
        (二) 发展公平教育
        (三) 促进有效就业
        (四)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章 改善民生问题的意义
    一、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有利于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
    三、有利于实现公平正义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8684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8684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f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