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18 06:23
  农村建设问题,是毛泽东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也是我党百年来孜孜不倦探索解决的一个问题。它关系着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价值理念的切实落实,也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真正实现。毛泽东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的思考和实践,是我们党探索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第一步,奠定了此后我们党继续探索建设什么样的农村,如何建设农村问题的基础。因此,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我们较为系统地研究毛泽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想,对当前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想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村建设的思想,也源于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实践和过渡时期领导农村建设的实践。他通过主持制定《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和推动制定《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这两个在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为五亿农民描绘了一个富裕、文明、美丽、幸福的新农村蓝图,并为新农村的建设树立了制度规程。同时,他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农村建设的基本思想,并予以实践。在经济建设方面,他通过合作化为农...

【文章页数】:24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相关史料的整理出版
        (二)研究概况和主要观点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毛泽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渊源
    一、毛泽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建设的思想
        (二)列宁、斯大林关于农村建设的思想
    二、毛泽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想的实践渊源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
        (二)过渡时期领导农村建设的实践
第二章 毛泽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构想和制度规程
    一、毛泽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型塑和蓝图构建
        (一)蓝图:富裕、文明、美丽、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路径:通过培养新型农民和发展现代农业来建设新农村
    二、《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制定和作用
        (一)《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提出与修改
        (二)《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对新农村的规划及作用
    三、《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60条)的制定和意义
        (一)《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提出的背景
        (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的制定和修改
        (三)《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的作用和意义
第三章 经济建设:提高粮食产量发展多种经营
    一、明确发展方向:“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农业唯一的道路”
        (一)缘何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二)如何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二、耕作技术革新:农业“四化”和“八字宪法”
        (一)农业“四化”和“八字宪法”的提出
        (二)推进农业“四化”
        (三)践行“八字宪法”
    三、农村产业布局:“以农业为基础”,工农商并举
        (一)“以农业为基础”方针的提出和确立
        (二)农村工业化
        (三)发展农村商品经济
    四、农业生产布局:“以粮为纲,全面发展”
        (一)以粮为纲,提高粮食产量
        (二)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第四章 政治建设:加强党的领导重视思想教育
    一、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一)重视建设和整顿农村党的基层组织
        (二)健全基层党组织的民主集中制
    二、强化农村的基层政权建设
        (一)实行人民公社化,改革基层政权组织形式
        (二)优化党政权力结构,改善党政不分的情况
        (三)提高基层干部素质,改进思想和工作作风
    三、强化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组建专门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二)培养农民的社会主义觉悟
        (三)向农民宣讲党的方针政策
第五章 文化建设:发展农村教育推广科技体卫
    一、发展农村教育,培养新型农民
        (一)“两条腿走路”发展农村教育
        (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
    二、发展农业科技研究,推广农业科学技术
        (一)重视发展农业科学技术
        (二)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研究和技术指导网
        (三)加强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
    三、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的文体艺术活动
        (一)加强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二)丰富农民的文体艺术活动
    四、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农村文明建设
        (一)爱国卫生运动的提出
        (二)开展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
第六章 社会建设:追求共同富裕促进公平和谐
    一、努力完善农村的分配制度,促进农村分配公平
        (一)探索建立与生产资料公有制相适应的初次分配制度
        (二)探索建立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主的再分配制度
    二、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改善农村医疗条件
        (一)“让医生到农村去”,改善农村医卫人员缺乏的状况
        (二)提倡医学教育改革,培养农村养得起的“赤脚医生”
        (三)整合农村医疗机构,完善农村的医疗卫生网
        (四)重视农村药品的供给,改善农村药少药贵的状况
    三、树立农村的社会主义新风尚,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一)提倡女性解放,实行男女平等
        (二)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三)禁娼禁毒禁赌,扫除封建遗毒
第七章 生态建设:多措并举推进建设美丽乡村
    一、提出农村生态建设问题的必要性
        (一)人对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
        (二)农业生产带来的生态隐患
    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容
        (一)提倡绿化祖国,改善生态环境
        (二)治理水旱灾害,开发水利资源
        (三)实行计划生育,减轻环境压力
        (四)合理开发利用,防止资源浪费
第八章 学理探析:吸取历史经验助力乡村振兴
    一、毛泽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想的历史成就与经验
        (一)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村建设问题的理论
        (二)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基础
        (三)培育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四)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忽视了客观规律
        (五)偏离了彼时农村现代化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任务
    二、毛泽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始终坚守人民立场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注重城乡融合发展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稳住农业“基本盘”
结语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40170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40170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4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