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公平观及其当代启示

发布时间:2017-06-01 23:00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公平观及其当代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有效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公平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研究主题,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实现社会公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顾及各种复杂问题和因素。尤其是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我们的社会也进入了一个矛盾凸显和多发的阶段,社会公平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当前阶段各类社会矛盾的焦点。社会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等社会公平问题日益突出。为此要解决这些社会公平问题,亟需一个科学的理论为指导,而马克思恩格斯公平观理论就是我们解决当前社会公平问题必须坚持的世界观。 本文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入手,认真研究、总结马克思恩格斯公平观的逻辑脉络和主要内容,揭示马克思恩格斯公平观对于当代中国推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启示。文章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学术界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公平观的研究状况进行历史回顾,对其研究工作及成果进行综合评述,然后引出本研究的内容。第二部分,简要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公平观理论的相关概念,一是分别从古代社会、现代社会和马克思恩格斯的视角对公平的概念进行了比较清晰地界定,二是对中国传统社会、西方传统社会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公平观的概述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第三部分,总结和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公平观理论体系产生的思想渊源和历史形成过程,探讨和总结马克思恩格斯公平观的主要内容。全面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公平观中关于公平的特点、公平的标准、公平的要求和公平的实质等基本观点。第四部分,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公平观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理论的启示,全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恩格斯公平观理论的发展和丰富。第五部分,探讨如何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公平观理论指导我们解决当前的社会公平问题,揭示出马克思恩格斯公平观对于实现社会公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 公平观 当代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1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21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0-11
  • 1.2.1 研究目的10
  • 1.2.2 研究意义10-11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1-19
  • 1.3.1 国外相关研究情况11-14
  • 1.3.2 国内相关研究情况14-19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及发展趋势19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9-21
  • 1.4.1 研究方法19-20
  • 1.4.2 创新点20-21
  • 2 本研究相关理论概述21-34
  • 2.1 公平21-22
  • 2.1.1 古代社会公平的内涵21
  • 2.1.2 现代社会公平的内涵21-22
  • 2.1.3 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的公平内涵22
  • 2.2 公平观22-24
  • 2.2.1 中国传统社会的公平观23
  • 2.2.2 西方传统社会的公平观23-24
  • 2.2.3 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观24
  • 2.3 马克思恩格斯公平观的思想渊源24-33
  • 2.3.1 德国古典哲学的公平思想25-27
  • 2.3.2 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公平思想27-29
  • 2.3.3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公平思想29-33
  • 2.4 本章小结33-34
  • 3 马克思恩格斯公平观的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34-45
  • 3.1 马克思恩格斯公平观形成的历史过程34-37
  • 3.1.1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期的公平观34-35
  • 3.1.2 马克思恩格斯成年时期的公平观35-36
  • 3.1.3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时期的公平观36-37
  • 3.2 马克思恩格斯公平观的主要内容37-44
  • 3.2.1 公平是对特定经济关系的反映37-38
  • 3.2.2 公平具有历史性、具体性和相对性38-40
  • 3.2.3 资产阶级的公平观具有欺骗性和虚伪性40-41
  • 3.2.4 无产阶级的公平要求是消灭私有制和消灭阶级41-42
  • 3.2.5 公平的实质是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42-44
  • 3.3 本章小结44-45
  • 4 马克思恩格斯公平观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理论启示45-52
  • 4.1 毛泽东的公平观45-46
  • 4.2 邓小平的公平观46-48
  • 4.3 江泽民的公平观48-49
  • 4.4 胡锦涛的公平观49-50
  • 4.5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公平观50-51
  • 4.6 本章小结51-52
  • 5 马克思恩格斯公平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启示52-60
  • 5.1 树立社会公平理念52-53
  • 5.1.1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平理念52-53
  • 5.1.2 正确认识社会存在的公平问题53
  • 5.2 夯实社会公平物质基础53-54
  • 5.2.1 坚持大力发展生产力53
  • 5.2.2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53-54
  • 5.3 加强社会公平制度建设54-59
  • 5.3.1 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54-55
  • 5.3.2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55
  • 5.3.3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55-56
  • 5.3.4 完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56
  • 5.3.5 推进社会体制综合改革56-59
  • 5.4 本章小结59-60
  • 结论60-61
  • 参考文献61-6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4-65
  • 致谢65-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本玉,梅焕钧;试论社会主义的公平观[J];泰山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姚海明,吴绵超;重新解读马克思公平观[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年04期

3 张苏敏;;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效率公平观[J];党史博采.理论;2006年07期

4 陶泽元;;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平观[J];攀登;2008年01期

5 张艳丽;;社会公平观在当今中国的转变[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6 王宏磊;;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观[J];黑河学刊;2008年02期

7 张啸尘;;马克思的公平观及其对和谐社会的启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03期

8 赵平;;试析当代中国的社会公平观[J];巢湖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尹文嘉;李飞;;马克思的公平观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导意义[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05期

10 李纪才;;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公平观[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朝军;闻丽;;公平观在当代中国的演进[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2 邢文增;;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观及其当代价值[A];“公平、公正、平等: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朱冬英;;社会公平观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4 李珂;;邓小平公平观刍议[A];海南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入选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明海 陈建武;激励中的新公平观[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2 欧阳国庆;和谐社会中的公平观[N];吉林日报;2007年

3 于建坤;我们追求什么样的公平观[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市广播电视大学 唐向阳;重视青年学生的公平观教育[N];衡阳日报;2011年

5 张晓林;要有一个科学的公平观[N];大连日报;2006年

6 鄢烈山;资本家巴菲特与革命家潘恩的公平观[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7 闵长虹 潘世华;构建容纳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的公平理念[N];社会科学报;2001年

8 耿联;新经济周期 新短缺经济 新公平观[N];新华日报;2004年

9 侯惠勤;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实践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10 ;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N];中国教育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笑蕾;社会主义公平观辨析[D];山西大学;2005年

2 刘爱辉;中国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发展历程及启示[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3 吴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4 王宏磊;马克思恩格斯公平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5 周玲玲;马克思恩格斯公平观探析[D];安徽大学;2011年

6 王鑫;马克思的公平观及其当代价值[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7 李丽;马克思公平观及当代价值[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8 王俊涛;马克思恩格斯公平观及其当代启示[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9 褚青果;恩格斯公平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10 张小兵;论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公平观及其当代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36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4136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d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