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职业道德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职业道德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职业道德思想是马克思道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本人虽然未成形专门的职业道德思想专著,但是他论著中有许多关于职业道德的思想意蕴。对马克思职业道德思想的研究,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的理论体系。通过对马克思的职业道德思想的研究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职业道德的本质,为我国新时期的职业道德建设提供借鉴。本文主要系统的梳理了马克思职业道德思想的形成的背景及理论渊源以及形成的过程和特点,受启蒙思想影响又颇具有独特性的早期职业道德思想,在其思想不断发展过程中职业道德也不断的发展,确立了为无产阶级奋斗的价值基础。归纳概括了马克思职业道德思想的几点主要内容和重要原则,主要内容有服务人类的思想、诚信立业、敬业思想、劳动光荣思想及其追求自由、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的原则。通过对马克思职业道德思想的系统梳理,反观当前的职业道德现状,分析了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一些职业道德问题以及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结合现代社会职业道德的状况说明马克思职业道德思想研究的必要性及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 职业道德 当代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1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4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8-9
- 1.2 国内国外研究现状9-11
- 1.2.1 国内研究状况9-10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11-12
- 1.3.1 研究内容11-12
- 1.3.2 研究方法12
- 1.4 论文创新点与研究不足12-14
- 1.4.1 论文创新点12-13
- 1.4.2 研究不足13-14
- 第2章 马克思职业道德思想形成的背景及理论前提14-20
- 2.1 马克思职业道德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14-17
- 2.1.1 欧洲资本主义飞速发展引起职业种类的增加14-15
- 2.1.2 工人阶级道德的不断恶化15-17
- 2.2 马克思职业道德思想形成的理论前提17-20
- 第3章 马克思职业道德思想形成及特点20-32
- 3.1 马克思职业道德思想形成历程20-30
- 3.1.1 马克思职业道德思想的萌芽21-26
- 3.1.2 马克思职业道德思想形成和发展26-30
- 3.2 马克思职业道德思想的特点30-32
- 3.2.1 职业道德根植于生活30-31
- 3.2.2 明确的职业道德价值追求31-32
- 第4章 马克思职业道德思想的内容和原则32-42
- 4.1 马克思职业道德思想的内容32-37
- 4.1.1 服务人类32-33
- 4.1.2 诚信立业33-35
- 4.1.3 敬业精神35-36
- 4.1.4 劳动光荣思想36-37
- 4.2 马克思职业道德思想的原则37-42
- 4.2.1 自由原则37-39
- 4.2.2 以人为本原则39-40
- 4.2.3 全面发展的原则40-42
- 第5章 马克思职业道德思想的当代意义42-57
- 5.1 马克思职业道德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意义42-51
- 5.1.1 我国部分行业职业道德现实处境42-47
- 5.1.2 我国职业道德现状原因剖析47-50
- 5.1.3 马克思职业道德思想为解决当前出现的职业道德问题提供了指导50-51
- 5.2 马克思职业道德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理论意义51-57
- 5.2.1 马克思职业道德思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思想来源52-53
- 5.2.2 马克思职业道德思想为我国现代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了方法53-57
- 结论57-58
- 参考文献58-60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60-61
- 致谢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大建,韩莉萍;道德品质对青少年成长过程的影响[J];当代青年研究;2003年04期
2 常超;论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道德能力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2003年04期
3 陈宇波;肖松;;关于加强村民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黄月细;;公民道德:道德建设制度化的视域探讨[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刘丙元;;生活叙事:道德教育方式新取向[J];教学与管理;2007年01期
6 董海霞;;从宗教与道德的关联视角审理道德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21期
7 曹建芳;;公共生活与公民道德[J];才智;2012年35期
8 王静波;“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研讨会综述[J];道德与文明;1994年02期
9 徐艳玲;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5年01期
10 刘武军,刘明贵;试论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J];天中学刊;1998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华龙;;道德、公德与私德[A];风正帆悬第二集——道德建设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卢天赐;;加强“小公民”道德建设:防范青少年犯罪的治本之策[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覃幼凌;;加快网络空间的公民道德建设步伐——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郝文清;;论手机道德[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徐斌;;教师应注重学生公民道德情感教育和培养[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黄云明;;论法律与道德差异性认知的误区[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石海红;;新形势下的社会道德品质的养成和发展[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8 李多海;杨爱东;许世成;;家庭学校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9 韦启光;;道德建设在构筑贵州“精神高地”中的地位和作用[A];“构筑‘自觉自信自强、创先创新创优’精神高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潘艳;;公民道德建设活动重在全社会参与[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台湾“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思想》杂志总编辑 钱永祥;克服道德异化,恢复道德的生命力[N];东方早报;2012年
2 张尼 张哲 编译;学者建议严格审核候选校长道德品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记者 刘勇;大力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 大力弘扬道德模范的伟大精神[N];江西日报;2013年
4 本报评论员;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法律支持与制度保障[N];法制日报;2003年
5 教育部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夏伟东;公民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N];经济日报;2001年
6 赵建英;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道德建设[N];山西日报;2003年
7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祝谦;道德建设七题[N];新疆日报(汉);2001年
8 李培超;让高尚的道德回归生活、引领生活[N];光明日报;2006年
9 邓伟志;完善道德结构 提升道德境界[N];学习时报;2006年
10 田承坤;道德的本质与社会功能[N];本溪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邱德亮;论社会角色责任与角色道德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郑信军;道德敏感性[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3 胡钦太;网络教育中道德自主学习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易珉;企业管理中的道德风险及其规避[D];中南大学;2008年
5 高亚杰;战后日本道德教学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红静;大学生宽恕心理及其教育的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阳红光;公安执法伦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琳琳;网络舆论伦理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2 侯玲玲;科学技术对道德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吕小艺;面向生活的道德:现代西方“反理论”思潮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王超;中小学校长道德领导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5 贾佩玲;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培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6 金炜;论高校体育的道德培养功能[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7 王远;孟子的道德情感主义探析[D];贵州大学;2015年
8 马艳艳;文化与道德的关系及道德建设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曹怡;道德同一性、思维抽象性水平对道德伪善的影响[D];宁波大学;2015年
10 王银妹;静宁县留守儿童道德养成机制创新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职业道德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90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419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