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实践

发布时间:2017-06-04 01:06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源于欧洲,来到中国之后,我们党深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重要性,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新出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而群众路线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与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中形成起来的根本工作路线。我们党始终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做是治党治国的优良传统和根本政治优势,并结合不同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对于如何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提出了各具特色的思想,,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使之体现时代的特点。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这是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的思想基础,也是为当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力保证。本文以历史观的视角来分析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试图分析出在当前新形势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群众 人民群众 历史观 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25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8
  • 绪论8-15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8-9
  • 第二节 研究状况分析9-13
  • 一、 主要理论成果9
  • 二、 学者研究状况及综述9-13
  • 第三节 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13-15
  • 一、 研究方法13-14
  • 二、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14-15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15-33
  • 第一节 群众概念辨析15-19
  • 一、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15-17
  • 二、 西方“群众理论”17-18
  • 三、 “群众”概念的个性与共性18-19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内容19-26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群众观19-23
  • 二、 列宁的群众观23-26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重要地位26-33
  • 一、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区别26-28
  • 二、 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28-29
  • 三、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与群众观的关系29-33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中国的发展及其意义33-45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与中国革命实践33-36
  • 一、 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根据当时的社会性质和历史任务,对群众的概念作了具体的历史的分析33-34
  • 二、 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发展,创造性的提出了群众路线的观点34-36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中国的发展36-41
  • 一、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发展36-38
  • 二、 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发展38-40
  • 三、 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发展40-41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中国发展的意义41-45
  • 一、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中国发展的理论意义42-43
  • 二、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中国发展的现实意义43-45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实践45-61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45-50
  • 一、 当前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45-48
  • 二、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48-50
  • 第二节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目的、和意义50-57
  • 一、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50-52
  • 二、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52-55
  • 三、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产生的意义55-57
  • 第三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57-61
  • 一、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是我们党的基本理论观点57-58
  • 二、 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58-59
  • 三、 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我们党始终追求的根本目标59-61
  • 结语61-63
  • 参考文献63-6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66-67
  • 致谢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怡祖;;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的群众观[J];党建;2006年12期

2 凌志;抗战时期毛泽东群众观简析[J];党史文苑;2005年20期

3 任慧英,路金龙;毛泽东群众史观思想探析[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李聪明;张乃娟;;胡锦涛“为民”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何腊生;;邓小平的群众观述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03期

6 刘浩;;论胡锦涛“以人为本”群众观的现实基础与现实意义[J];党史文苑;2011年16期

7 郝贵生;;关于群众史观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教学与研究;2007年09期

8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姜玮;;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9 孟庆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新解[J];理论学刊;2007年06期

10 衣芳;王爱玲;;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正本清源和与时俱进[J];理论学刊;2007年10期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96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4196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6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