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观与和谐社会建设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观与和谐社会建设,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兰州大学》 2006年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观与和谐社会建设
郑茹月
【摘要】:和谐社会是人类向往的一种美好的社会生活状态,和谐是人类所追求的崇高社会理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理念,是我们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发展着的马克主义指导实践的重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本文主要从探求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渊源上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确性和可能性,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人民群众的根本意愿,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方向,是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文章首先引论了中外思想家的种种和谐社会理想,论证了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的社会条件和社会意义;其次文章主要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以及他们的部分社会建设实践,从渊源上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和部分实践经验;再次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资本主义社会观和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的反思和借鉴,从而要求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克服不正确的方法,寻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确道路和发展方向;最后总结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过程,通过对他们社会建设思想的分析归纳,说明构建和谐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和新贡献。 我们现今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以人为本实现人与经济和谐的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充满人文关怀的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用爱心牵系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健全利益协调机制的新型社会管理的社会。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6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立超;刘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之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26期
2 程恩富;;马克思主义区域化的典型[J];人民论坛;2011年22期
3 ;李大钊 中国第一位马克思主义的举旗人[J];中华儿女;2011年13期
4 王延波;;论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精神实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贺方彬;;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综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靳蕊卉;;马克思恩格斯和谐社会思想研究综述[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包心鉴;;常怀忧国之心 恪尽兴国之责——李慎明教授《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战略》读后[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06期
8 胡祝欣;杜静宜;;浅析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J];学理论;2011年21期
9 高云;;当代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挑战及其历史命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宋保傧;;“人本主义”逻辑的差异——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比较[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晓英;;弘扬延安精神 增强“问题意识”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方诗铭;刘修明;;“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坚持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开拓者郭沫若的正确道路[A];郭沫若研究第一辑[C];1985年
3 姜佑福;;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看当代中国“理论创新”的主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4 董瑞华;;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5 黄书进;史国枫;;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实践探索与创新发展[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6 赵会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开展钱币研究工作[A];中国钱币论文集[C];1985年
7 邹昆辉;;建国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许兴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繁荣发展我国理论经济学——兼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的历史使命[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杨柄;;毛泽东的《讲话》——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与文艺理论的完美交融[A];抗日战争与延安文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董瑞华;胡德平;;中国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马克思主义视野——论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公共经济学的研究[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戴钢书;[N];中国艺术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田建明;[N];中国民族报;2008年
3 钟平;[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4 记者 汪伟;[N];天津日报;2008年
5 王杰;[N];学习时报;2008年
6 【美】阿里夫·德里克 于海青 美国俄勒冈大学耐特社会科学讲座教授;[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7 郑萍;[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8 钟君;[N];光明日报;2008年
9 记者 陈欣然;[N];天津教育报;2008年
10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陈学明;[N];社会科学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富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陈爱萍;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童贤成;论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整体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魏连;胡绳与马克思主义[D];山东大学;2011年
5 李兴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演进规律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杨茜;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先进文化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李庆喜;胡绳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张志勇;人与制度的哲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9 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杨宏伟;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茹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观与和谐社会建设[D];兰州大学;2006年
2 陈炜;推动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0年
3 郭栋;在新的历史时期确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确方向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4 杨宇晓;刘少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南华大学;2011年
5 詹乐;我国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6 李双套;伊格尔顿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以及启示[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7 曹俊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的丰富和发展[D];西华大学;2011年
8 宿秀平;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舒平洋;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视野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10 袁启文;论马克思人权思想[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观与和谐社会建设,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2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48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