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道德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6 14:26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道德思想研究
【摘要】:马克思道德思想产生于一百多年前的资本主义社会,乍看之下,似乎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没有关联,但研究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历经百年,马克思道德思想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仍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对于社会主义中国精神文明的建设仍然具有借鉴、指导意义。本文首先对马克思道德思想形成的历史进行了考察。考察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马克思对人类优秀伦理成果的吸收,通过批判以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中的道德理念,建立起马克思道德思想的基点。第二部分是马克思与当时流行的施蒂纳、杜林错误的道德观念,以及资产阶段道德观做斗争,这为当时无产阶级混乱的道德观念指明了方向。第三部分则是对无产阶级在与资产阶级斗争中形成的道德思想的总结,为马克思道德思想的发展提供了阶级基础和集体主义等道德理念。思想史的考察结束之后,本文接着对马克思道德思想进行了分析,分别从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的基本范畴,道德的基本特征,以及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道德的向往进行了详细论述。马克思首先把现实生活的人作为自己理论的出发点认为,探寻道德的起源和本质,明确作为思维意识的道德由社会经济活动决定。针对资产阶级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信条,马克思给出了自己在平等、自由、良心、义务方面的见解,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的伪善性。马克思对道德社会历史性、相对独立性和阶级性的解释,则有力反驳了“永恒道德论”、“经济决定论”,将为阶级统治服务的,明明只属于那一个阶级的道德,却狡辩为全民道德的行径毫不留情的揭露。文章最后探讨了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道德的设计,是马克思对美好人类社会的向往。对马克思道德思想的研究,不仅是对国内马克思理论研究体系的丰富,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有效借鉴。在市场经济起决定作用的今天,中国社会面临着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人们内心精神需求与物质财富增长的速度不相匹配,社会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人们亟需正确的精神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征程,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中国梦”的实现除去经济因素外,还需要一个支撑点,这个支撑点就是正在建设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马克思的道德思想与他其他理论系统一样,立足于全人类的的自由发展与解放,与当代中国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相辅相成,坚持马克思道德思想,对中国社会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起着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 道德思想 批判继承 当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2-0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引言12-17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12-13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3-15
- (一)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二) 国内研究现状14-15
-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论文写作的可行性分析15-17
- (一) 研究内容15
- (二) 研究方法15-16
- (三) 论文写作的可行性分析16-17
- 第一章 马克思道德思想形成的历史考察17-26
- 一、批判继承人类优秀的伦理成果17-20
- (一) 对康德“绝对命令”的批判17-18
- (二) 对黑格尔“绝对观念”的批判18-19
- (三) 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道德学说的批判19-20
- 二、同各种错误的道德思想做斗争20-24
- (一) 对施蒂纳利己主义的批判20-21
- (二) 对杜林永恒道德论的反驳21-23
- (三) 对资产阶级道德伪善性的揭露23-24
- 三、总结无产阶级道德思想24-26
- (一) 工人运动为马克思道德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阶级基础24-25
- (二) 无产阶级把为绝大多数人谋取利益当做自己的道德任务25-26
- 第二章 马克思道德思想的基本分析26-39
- 一、关于道德的起源与本质26-28
- (一) 道德起源于社会实践活动,是物质生产和交换的产物26-27
- (二) 道德从本质上来说“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27-28
- 二、马克思道德思想的基本范畴28-32
- (一) 平等:是历史的产物和一定的历史状况的特征28-29
- (二) 自由:人们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29-30
- (三) 良心: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决定30-32
- (四) 义务:“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32
- 三、马克思对道德基本特征的阐释32-36
- (一) 道德具有社会历史性33-34
- (二) 道德具有相对独立性34-35
- (三) 道德具有阶级性35-36
- 四、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道德的设计36-39
- (一) 从阶级的道德到真正人的道德37-38
- (二) 建立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基础之上的道德38-39
- 第三章 马克思道德思想的当代价值39-42
- 一、有助于澄清对马克思“非道德主义”的非难39-41
- 二、道德建设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41-42
- 参考文献42-44
- 致谢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庆桃;;从《反杜林论》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J];世纪桥;2012年11期
,本文编号:5265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526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