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研究
本文关键词:主体性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鲁东大学》 2015年
主体性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研究
李晋
【摘要】: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推进,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研究如火如荼的展开。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群众思想、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无疑有多个视角,其中,主体性是一重要维度。因为主体、主体性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事关党的生死存亡,事关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与发展,事关人的本质的展开与丰富。由此,从主体性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就不是纯粹的观念上的形而上的思考,而是对于党的事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中国人的前途和命运的关注。这种深切的关注,意义重大。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活水源头是马克思群众观。马克思群众观的形成建筑在人类全部智慧活动成果基础上,特别是汲取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遗产、近代思想家的民主观念和德国古典哲学的主体性思想。列宁根据俄国实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进行了以继承为主的发展和创新,表现在与时俱进理解人民概念上,也反映在对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理解上。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主体性内涵主要表现在确立群众主体地位和提升群众主体性两个方面。中国古代丰富的民本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和中国共产党的党性诉求,为群众主体地位的确定提供了依据。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三方面。承认群众的主体地位与身份,就要“从群众中来”,集中群众的智慧与力量,使分散的力量汇聚、合流,形成历史“合力”。但辩证地看,群众主体也需要引导、指导,从而使其主体性上升到新境界、新水平、新阶段、新层次。历史上群众主体性的缺失,现实中群众主体性的误读,以及主体性本身所具有的两歧性,客观上提出了提升群众主体性的必要性。任何事物都是条件性的存在,人的超越性和代表主体的先锋性,为群众主体性的提升提供了可能。纵观中国共产党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的历史实践,不难看出,群众主体性发展呈现出从外在启蒙到内在自觉、从个体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从单一性到多样性的变化趋势。 回归实践理性,从主体性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于厘清群众观与其他似是而非观点之间的界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其也有益于和谐党群关系的构建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11;D25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胡岩;民粹主义和社会主义[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9年02期
2 郭湛;;论建设和创造的主体性[J];教学与研究;1993年05期
3 韩云忠;;论人的超越性本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王洪波;;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个人与群体关系[J];学术界;2012年04期
5 袁祖社;;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本位”特质与民众“公共精神”的缺失——立足于现代普遍主义的公共性社会信念的反思[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江汛波;;当前党群干群关系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J];政策瞭望;2007年03期
7 何中华;主体性问题及其误区[J];哲学动态;1992年08期
8 俞可平;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J];战略与管理;199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占伟;;视觉霸权反思与多重审美感知重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林颐;;“自我”的两个维度——读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3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李霞;论儒道生命观的理性精神及其历史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6 朱家存;论教育在个体主体性生成中的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7 王列生;主体缺席的概念晚餐——关于当代文学批评失态的一种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8 方军;海德格尔的真理观——兼谈一种思维方式的革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杨丽萍;;论教师实践知识及其彰显[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胡沫;张加明;;走在生存向存在途中的人的意义世界[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光炜;;一个被重构的“西方”——从“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看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廖全京;;存在之镜与幻想之镜——读阿来长篇小说《尘埃落定》[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4 邓俭;;自我生存之“无”的突破——解读《野草》中的存在之思[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金才;;中日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隔膜[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6 朱军;;网络和家乡——网络时代的存在论浅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7 盛国荣;;论技术的社会活动过程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8 马永波;;生态整体主义与新诗发展的一个可能路向[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刘建国;;建国后党的指导思想是否有民粹主义影响问题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志伟;;技术活动与人的生成——兼论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当代意义[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明珠;米兰·昆德拉小说叙事形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健;雅克·拉康的文学伦理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李军;侦查权下沉之检察监督制约模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作禄;大连市乡镇街道纪检监察体制机制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崔鲮丽;中国古典诗词时间审美感悟的三种境界[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淼;建立我国农村地区公证机构的设想[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黄华;灾难新闻“英雄”原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沟口雄三,冉毅;“公”的概念在中国和日本的区别[J];船山学刊;1999年02期
2 刘晓虹;个人观转型:中国现代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陈泽环;社会主义的市民伦理和公民伦理[J];江西社会科学;1994年03期
4 刘畅;中国公私观念研究综述[J];南开学报;2003年04期
5 顾肃;全面认识个人与社群的关系——评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争论[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袁祖社;;“公共性”信念的养成:“和谐社会”的实践哲学基础及其人文价值追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范德茂,吴蕊;关于“厶”字的象意特点及几个证明[J];文史哲;2002年03期
8 宋德勇;路日亮;;试论人的超越性的四重维度[J];学术论坛;201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勇志;黄红生;;论主体性的发展[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2期
2 李振宇;;中国现代化语境中扬弃主体性的两次循环[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刘红梅;;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主体性的展开[J];世纪桥;2008年03期
4 吴峰;;主体性困境问题研究综述[J];理论界;2008年10期
5 唐善梅;;论高校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方法和途径[J];学理论;2009年28期
6 谭建光;;关于人的转折期主体性的进程——与郭湛先生商榷[J];当代青年研究;1991年04期
7 陈玉霞;信息时代的实践特点与主体性的发展[J];理论探讨;2000年04期
8 郑志强;论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与我国市场经济下的人格转型[J];理论导刊;2004年03期
9 王颖;主体性视野中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发展[J];求实;2005年05期
10 丁严;;信息网络视野下的主体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青年探索;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日亮;;人的主体性与改革开放[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2 吴军;侯佑罡;陈黛莉;;盲校职业高中阶段构建“主体性发展”教学模式初探[A];盲人按摩教育、医院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3 周学奉;;创新与“现代人”的契合点是高扬人的主体性[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周丽昀;;博客生存与人的主体性[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5 李红霞;;在多媒体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美琴;;谈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7 冶春花;;构建语文主体性发展教学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8 边立新;;市场经济与人的主体性[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首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9 胡文谦;;数学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探索[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刘同忠;;在德育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高伟山;[N];中国教育报;2011年
2 乐平中学 盛银华;[N];学知报;2010年
3 张洁 尚钢;[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江苏省宿豫中学 汤春艳;[N];学知报;2010年
5 梁静;[N];青岛日报;2006年
6 北华大学 曹影;[N];光明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康丽 宋鸽;[N];中国教师报;2013年
8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机关幼儿园金水园 张华;[N];中国教育报;2014年
9 本报编辑部 本报记者 翟晋玉 编辑 刘亚文 整理;[N];中国教师报;2014年
10 郑素华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飞;试论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发展[D];南京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兵;简析主体性[D];吉林大学;2009年
2 欧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探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陈荔丹;论生物课堂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4 高万君;师范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智慧;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D];郑州大学;2005年
6 马金伟;人的主体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探析[D];郑州大学;2006年
7 张蔚玲;从生产力的嬗变透视人的主体性[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金鑫鑫;在中学外语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喜文;在探究与合作中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曹炳志;教学中师生主体性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主体性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45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64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