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本文关键词:正确认识“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 分配制度 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 空想社会主义者
【摘要】:马克思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理论思想最初来源于空想社会主义,但与其既有共同性又有区别性。由于研究这个分配原则的学者较少,人们在理解上存在不少误区。有人认为"按需分配"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有的则认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不能实现;还有的甚至认为"按需分配"就是想拿多少拿多少。澄清这几个误区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推动我国的分配制度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分配制度 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 空想社会主义者
【分类号】:A81
【正文快照】: 本文引用格式:吴晓云.正确认识“各尽所能,按需分配”[J].重庆与世界,2016(6):41-44.Citation format:WU Xiao-yun.Correct Understanding of“Work According to One’s Ability and Dis-tribute According to One’s Needs”[J].The World and Chongqing,2016(6):41-44.据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茂臣,朱德元;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看分配制度改革[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李峰;我们是如何实施分配制度改革的[J];领导科学;2004年16期
3 孟鑫;;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才能切实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J];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03期
4 秦岭;;我国现有分配制度对农民增收的制约及其治理对策[J];桂海论丛;2006年06期
5 李;王占阳;;分配制度改革的成功有赖于公众参与[J];当代社科视野;2010年10期
6 陈平祥;;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坚持和完善——基于效率与公平的视角[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广东取消住房等级分配制度[J];求知;1997年07期
8 郑晓红;建立效率与平等相统一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J];理论与当代;1998年08期
9 朱庄;邓小平:当代中国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的改革者[J];党史纵横;2000年02期
10 晏智杰;如何认识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J];理论视野;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高民;;初次分配制度的三个层面及其关系[A];2010年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10年
2 莫卫宁;;论当前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党的十六大经济理论与加快广西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3 王守健;;试论技工教育的招工分配制度如何与市场经济接轨[A];四川省通信学会一九九五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4 郭齐祥;古燕明;周建平;;来自医疗卫生机构分配制度改革情况的报告[A];“加入WTO和科学技术与吉林经济发展——机遇·挑战·责任”吉林省第二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2年
5 温雅娇;;从罗尔斯的正义论看:我国的分配制度 十七大在分配制度的新亮点[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荣栋;;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A];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C];2002年
7 陈瑞林;;论劳动价值与分配制度[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论文集(2001)[C];2001年
8 艾春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辨析[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9 唐启楹;;转变观念 创新机制 破解难题——对行业内部劳动用工分配制度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庞兆森;;医院分配制度中效率与公平的适用[A];第三届全国医院经济管理博鳌峰会、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医院管理经济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小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对策[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1年
2 刘维兵;淄博石油稳步推进劳动分配制度改革[N];中国石化报;2003年
3 通讯员 杨春秀 杜苗;二十局集团四公司随岳中项目部推行分配制度改革[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5年
4 任力;中航工业召开分配制度改革专题座谈会[N];中国航空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杨桐;收入倍增:分配制度改革是关键[N];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
6 经济学博士 马涛;改革分配制度才能实现居民收入倍增[N];证券时报;2012年
7 刘尚希;分配制度改革应从收入、财产和消费三个层面入手[N];齐齐哈尔日报;2012年
8 侯文学;分配制度改革须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N];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
9 李纪栓 刘庆雁 孟殿斌;正确处理分配制度改革中的问题[N];金融时报;2001年
10 皮国忠 李红 李大勇;建立全面的农村分配制度[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琳;分配制度与和谐社会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2 吕航;激励与约束——对我国高校业绩津贴分配制度的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晋广;民事执行参与分配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许林长;论我国参与分配制度的完善[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王天楚;民事执行程序参与分配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4 马玉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内涵与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5 陈鹏;论我国执行参与分配制度的完善[D];南京工业大学;2014年
6 周建立;和谐社会分配制度的价值取向[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泳波;我国当前分配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玲;利益激励机制与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思考[D];西北大学;2006年
9 王丽丽;公办高职院校分配制度改革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李建军;论社会政治分配制度的正义性对社会道德的影响[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6934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693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