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08-18 10:27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 生态观 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在全球面临生态危机的大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反思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可否认,当今世界发生的各种生态问题,与人类对大自然无止境的不合理利用和开发密切相关。我们面对的许多社会矛盾乃至群体性事件,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引发的社会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结合我国国情,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必将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生态治理、生态循环和生态伦理"相互依存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软件学院;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生态观 生态文明建设
【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2010)规划项目“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研究”(10ZX11)
【分类号】:A811;X2
【正文快照】: 世界“地球日”的发起者洛德·纳尔逊说:“来自自然的威胁是比来自战争更为危险的挑战。”当下由于人类一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过度掠夺财富,已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规律,进而导致全球变暖、土地荒漠化、臭氧层被破坏、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生物多样性消退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付欣;;发达国家生态道德教育给我们的启示[J];北京教育(普教);2011年01期

2 张新国;;企盼无沙的春天——一个关于生态道德规范教育的话题[J];绿叶;2003年01期

3 周蓉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理论[J];学术论坛;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发明;写实、救赎与超越——对毕淑敏长篇小说《拯救乳房》的一种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2 王苏琪;;论“以人为本”的现实维度[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许进杰;;生态消费:21世纪人类消费发展模式的新定位[J];北方论丛;2007年06期

4 高惠珠;徐文越;;论马克思生态观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4期

5 韩黎;;民工子弟学校教师教学生活现状调查研究——以成渝五所民工子弟学校为例[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3期

6 王丽霞;;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及其当代启示[J];沧桑;2009年02期

7 许进杰;;可持续消费和生态消费——试析生态消费概念的科学性与合理性[J];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8 万长松;;俄罗斯学者关于技术与社会关系若干问题的思考[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刘建伟;;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12期

10 张存刚;陈增贤;;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解读[J];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南征;社会道德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孟欣欣;大众文化视野下现代体育的视觉化生存[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3 曾芬钰;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可持续性[D];厦门大学;2003年

4 彭泽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秦廷国;人的和谐发展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罗儒国;教师教学生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孙亚敏;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潘建红;现代科技发展与道德教育重建[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赵成;生态文明的兴起及其对生态环境观的变革[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10 王霞;人的发展悖论及其解决[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芸;当代中国“个性官员”生存状态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佘颖玲;审美反抗与审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3 蒋华;生命意义的张扬与存在的拯救[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任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探析[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王轩;生存安全性抑或安全性生存——一种人学价值论的视野[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士勇;论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纪佃磊;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生态文明思想[D];沈阳理工大学;2011年

8 杨婉;小康社会目标下的生态价值观教育[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9 马红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及当代启示[D];湘潭大学;2011年

10 王甲志;现代性视阈中人的发展代价[D];延安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静静;;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及其当代价值[J];科技信息;2009年07期

2 杨卫军;;论江泽民对马克思生态观的新发展[J];前沿;2009年04期

3 孙金华;张国富;;论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生态观[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杜秀娟;;论福斯特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辩护[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张首先;;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的逻辑必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贾真;;从奥康纳回到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发展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交往关系的启示[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7 郭芯库;兰新明;;建设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实践[J];衡水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王桂艳;;探索生态文明的新理念——记第4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J];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9 刘士文;曹晨辉;;“生态文明”论析——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视角[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洪嘉;;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J];知识经济;2010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建设环境优美、永续发展的美好家园——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与经验[A];新中国60年党的执政成就与经验[C];2009年

2 舒心心;;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反思[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陈学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4 单晓娅;涂妍;;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研究[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李春才;;第四种文明的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解构与实践研究[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五届年会专辑[C];2009年

6 尹伟伦;;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开幕式上的欢迎词[A];《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本刊编辑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 编者按[A];《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王培洲;;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看第二轮西部大开发中贵州生态文明建设[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周远清;;《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开幕词[A];《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宋许新;;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延庆;生态文明建设呼唤少数民族在场[N];中国民族报;2009年

2 石黎星;生态文明建设呼唤全民参与[N];韶关日报;2009年

3 项天旭;宣传思想工作怎样服务生态文明建设[N];伊春日报;2011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赵智奎;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N];中国民族报;2009年

5 记者 殷珂;大冶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N];黄石日报;2008年

6 记者 郑亚伟;生态文明建设是丽水发展的新机遇[N];丽水日报;2008年

7 ;呼伦贝尔:应对新一轮经济变迁 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N];中国信息报;2008年

8 马永坤;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N];毕节日报;2008年

9 赵美珍 章进 张爱娥;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法治保障研究[N];常州日报;2008年

10 杨跃光 余咏梅 龙明玉;一幅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写照[N];经济信息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陆畅;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职能与责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魏晓双;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5 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苏庆华;黔东南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7 姜国凡;马克思生态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杜秀娟;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及其影响探究[D];东北大学;2008年

9 赵成;生态文明的兴起及其对生态环境观的变革[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10 张季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生态社会主义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增贤;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2 郭爱芬;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鑫;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思考[D];吉林大学;2009年

4 高飞;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D];安徽大学;2012年

5 常嫣;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王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当代意义[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7 马卓;论人与自然的“伙伴”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金文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生态文明建设[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9 林卿;试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D];湖北大学;2012年

10 朱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940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6940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c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