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若干问题的思考第1页,关于推进当代中国马
本文关键词: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若干问题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来源: 关键字: ,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延伸:关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
本文除了提供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第1页的文本下载,还提供与之相关的《关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文本文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冯刚
(教育部 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80)
[摘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是指用生动的形式、鲜活的内容、大众的语言、科学的手段,深入浅出地研究、解释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其为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并内化为价值信仰、思维方式和行为指南。实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特征。新形势下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更好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这对于完成“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战略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要提高认识、振奋精神,不断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积极构建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平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09)09-0035-0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马克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思主义从诞生到不断发展,强大生命力的最深刻原大众化。”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党因就在于始终植根于实践之中,并在指导实践过程的理论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具有重大现实意中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果失去了它的实践义。高校应从“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赢得青年,这性,就会成为没有对象的空洞理论。毛泽东指出:“我能赢得未来”[1](P487)的高度,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们学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为着好看,也不是因为它
有什么神秘,只是因为它是领导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创新成果武装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中国特
走向胜利的科学。”[2](P820)“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培养社会
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
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3](P292)可见,理论一、准确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要转化为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这能真正发挥效力,大众化的内涵和特征其中间的环节是以理论掌握群众,即推进马克思主
义大众化,,使科学理论深入人心,充分发挥理论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是指用生动的
导作用。如马克思所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形式、鲜活的内容、大众的语言、科学的手段,深
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入浅出地研究、解释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P9) 体系,使其为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并内化为
价值信仰、思维方式和行为指南。160多年的马克思民族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根基。马克主义发展史证明,实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就在于承认各民族社会历史、政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特征。 治、经济与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并在批判与继承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第1页/共4页
猜您感兴趣
查看更多相关文本
编辑推荐
我也来解决
本文关键词: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若干问题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99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69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