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东方社会构想”研究方法探微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东方社会构想”研究方法探微
【摘要】:方法论是马克思"东方社会构想"留给后人的另一重要遗泽。在马克思以俄国为典型考察东方社会的文本中,将东方社会与西方社会、古代社会发展序列和历史遗存纳入到人类发展的整体性历史视野中,具体分析社会发展历史发展阶段的一般性前景和特殊性可能,把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与主体选择统一起来,凸显出马克思研究社会历史的整体的、历史的、辩证的方法。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 东方社会构想 研究方法
【基金】:中央直属高校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马克思‘东方社会构想’比较研究”(13CX04015B)
【分类号】:A811
【正文快照】: 马克思晚年提出的“东方社会构想”不仅为后人开辟了在经济社会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新途径,更为重要的是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方法论遗产。马克思在研究以俄国为典型的东方社会中运用的研究方法,为我们分析和解决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出现的新问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俊平;;“热潮”过后的“冷思”——评《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历史考察和当代意义》[J];资料通讯;2003年04期
2 张其学;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基本特征及其当代性[J];教学与研究;2004年03期
3 姜奥;;马克思眼中的东方社会[J];法制与社会;2009年05期
4 李广增 ,赵君;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开放范畴[J];齐鲁学刊;1990年06期
5 王复三 ,杨霞 ,李云峰;也谈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一种历史的和方法论的考察[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6 彭峗 ,赖志凌;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意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1年04期
7 赵浩,王复三;论马克思东方社会思想及方法论力量[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年04期
8 吴佳楠;;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J];才智;2013年29期
9 乔丽英;;理解的同情还是理论的建构——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中的方法论变迁与同情论商榷[J];社会主义研究;2014年02期
10 余慧珍,关锋;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与现时代[J];济宁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吕国辉;朱浩;;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小述[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2 张凌云;;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片论——兼评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研究中的否定论[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3 王文兵;;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的贡献[A];毛泽东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军;欧洲中心论与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N];社会科学报;2001年
2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列部 周思成;恩格斯是怎样学习波斯语的[N];光明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聚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郭艳文;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3 齐敏;马克思封建制思想的理论视野[D];黑龙江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德梅;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价值[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丽娜;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特征的研究及其现实思考[D];兰州大学;2007年
3 朱浩;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再思考[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4 夏兵玲;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尹彩峰;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探索[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苑丽丽;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重读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及启示[D];汕头大学;2011年
7 丁菁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研究[D];海南大学;2013年
8 景一峰;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的实践和当代价值[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9 胡石;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10 王亮;晚年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D];河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228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722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