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时代观与国际秩序的重构——再议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路径

发布时间:2017-08-23 13:01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时代观与国际秩序的重构——再议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路径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时代观 国际秩序变革与重构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发展路径


【摘要】:正确判断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既是一个国家制定对内对外战略的基本依据,又是形成国际秩序观的重要基础,不同的秩序观反过来又会促进或者阻碍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时代观从深层次揭示了国际秩序变革和发展的动力,以此逻辑研究可知正是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造成了国际秩序的不合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在批判中要重建文化自觉,探索出超越现存的西方中心观的国际关系理论与世界秩序。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时代观 国际秩序变革与重构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发展路径
【分类号】:A81;D80
【正文快照】: 一国际秩序变革的动力与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当代发展国际秩序研究中一个核心的问题是国际体系发展和变革的动力是什么,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这三大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对此有诸多不同的解读。约瑟夫·奈就此指出,我们为了理解当今的世界,必须了解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铭辉;;“竞争中立”视角下的TPP国有企业条款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15年07期

2 李滨;;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逻辑[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年07期

3 晓岸;;慕尼黑安全报告拷问国际秩序[J];新产经;2015年03期

4 晓岸;;基辛格的地缘政治忧思[J];世界知识;2014年20期

5 刘盾;施祖麟;林玳玳;;对欧债危机的根源和治理的另一种解读与反思——工资政策转变的视角[J];欧洲研究;2014年05期

6 刘海霞;;当代资本主义的深刻矛盾与危机——对“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反思[J];红旗文稿;2012年11期

7 李滨;考克斯的批判理论:渊源与特色[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07期

8 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中国学派的生成[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9 甄炳禧;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服务外包[J];求是;2005年09期

10 阎学通;国际关系理论与大国关系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欲然;邹松 ;曲颂;李博雅;索泓依;;金砖合作 走深走实[N];人民日报;2015年

2 ;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年

3 习近平;;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 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4年

4 ;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坚定不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N];人民日报;2013年

5 ;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N];人民日报;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昕;;国有企业国际规则的新发展——内容评述、影响预判、对策研究[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2 李由;;关于后危机时代的G20转型问题[J];理论探索;2017年01期

3 卢凌宇;;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生成的路径选择[J];欧洲研究;2016年05期

4 王永伟;徐善衍;;国内科技哲学学科发展的宏观问题分析——以26个学位点博士生导师为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年09期

5 赵可金;;探索外交理论的中国路径[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6 孙燕芬;王惠茹;;“竞争中立”规则对中国的影响探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7 刘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章节的中国应对[J];东方法学;2016年05期

8 高成龙;;试析考克斯对葛兰西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6年23期

9 王晓玲;;“命运共同体”的人文思想[J];黄海学术论坛;2016年01期

10 郝强;;以国际垄断资本视角论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J];现代商业;2016年2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海乐;;是国际造法还是国家间契约——“竞争中立”国际规则形成之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2 李滨;陈光;;跨国垄断资本与世界政治的新变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06期

3 蔡鹏鸿;;TPP横向议题与下一代贸易规则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13年07期

4 刘盾;袁伦渠;林玳玳;;资本主义经济和经济学的双重危机与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J];经济学家;2013年07期

5 王汉儒;;欧债危机爆发根源的再思考——基于国际货币体系视角的分析[J];当代财经;2012年11期

6 阿尔伯特·施魏因贝格尔;孙彦红;;欧债危机:一个德国视角的评估[J];欧洲研究;2012年03期

7 姜辉;;论当代资本主义的阶级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8 亚历山大·温特,秦亚青;世界国家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目的论与无政府逻辑[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11期

9 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关于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三个假设[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1期

10 门洪华;国际机制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明;关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J];欧洲;2001年06期

2 王义桅;在科学与艺术之间——质疑国际关系理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09期

3 谭再文;“国际关系理论”辩识[J];国际观察;2002年05期

4 庞中英,张胜军;国际关系理论在中国的问题与前途[J];国际论坛;2002年01期

5 饶银华;国际关系理论方法论建构[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9·11”事件后的新形势可能引发新的国际关系理论和战略[J];当代世界;2002年08期

7 王义桅;国际关系理论的国家性[J];美国研究;2003年04期

8 肖欢容;“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比较与借鉴”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J];世界经济;2003年05期

9 孙学峰;学术批判不同于道义谴责——评《在科学与艺术之间——质疑国际关系理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1期

10 朱锋;国际关系理论在中国的发展:问题与思考[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厚虎;;人、国家与理论——探寻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视角[A];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借鉴与创新——2011年博士论坛[C];2011年

2 王俊生;;国际关系理论的普适性与国别性:一个知识性的梳理[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3 宣兴章;;国际关系理论的古希腊根源:行动者、结构论述模式的剧场假象[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4 王义桅;;国际关系理论的国家性[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5 程诚;;比较中日政治文化“忠”的观念异同——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新探索[A];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借鉴与创新——2011年博士论坛[C];2011年

6 金新;;国际关系理论的“空间转向”:一项研究议程[A];国际关系研究:新发展与新问题——2012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李开盛;;规范理论:批判与评估[A];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与热点——2006年博士论坛[C];2006年

8 黄海涛;;国际关系理论评价问题浅析——以“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视角[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9 花勇;;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世界交往的视角[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10 夏立平;;论21世纪中美印三边关系——用三种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进行分析[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Edward Friedman 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霍金讲席政治系教授;Edward Friedman:国际关系理论应用共同话语解释地区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国际关系理论的科学性从何而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朱延华;和谐世界国际关系理论的哲学基础[N];光明日报;2012年

4 华东师范大学 赵银亮;多视角下的国际关系理论[N];社会科学报;2004年

5 梁守德;国际关系理论的新探索[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王文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国际网系理论”:互联网冲击下的国际关系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牛新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际关系理论有用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倪世雄 赵曙光;探索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中国化之路[N];解放日报;2011年

9 唐世平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寻求国际关系理论突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毛莉;实践转向:突破主流国际关系理论静态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丁榕俊;国际关系理论的复杂性转向-“复杂系统”研究[D];外交学院;2016年

2 周绍雪;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3 白云真;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历史变迁:进步及其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4 蒋建忠;印象理论与外交政策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5 胡宗山;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方法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蒋英州;政治文化视角的国家软实力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余成;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建的路径探索[D];外交学院;2008年

2 劳拉(Laura Paletta Crespo);东亚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不协调的原因[D];吉林大学;2009年

3 张克宁;个人主义、关系主义与国际关系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温丽娟;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之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5 刘喜婷;列宁国际关系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6 王泰然;现实主义视角下的国际组织有效性探析[D];外交学院;2016年

7 李q,

本文编号:7251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7251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7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