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系统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7 01:31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系统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 社会发展 动力系统


【摘要】:对于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学者们多年来站在不同的立场,采用不同的方法,依据不同的理论,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认真地研究,从而做出了各种解答:比如,社会发展仰赖于阶级斗争,人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等等。以上观点可以帮助我们研讨社会发展动力系统问题,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这些观点往往研究的不太足。社会历史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是要不得的。社会发展离不开人,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劳动,人在复杂艰辛的社会劳动中,基于社会基本矛盾,适应并改造着现实社会。在此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总是存在着,像连接事物的一条线索,始终贯穿社会整个发展过程,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的、根本的动力。但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要素也不能只抓根本矛盾,在历史某个阶段,某一因素和某几种因素都会起重要作用。因此,动力要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历史运动中的;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以系统呈现出来的,这些动态的多要素就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社会历史瞬息万变,世界上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事物,在社会发展动力系统中,存在的各要素也随着历史的变化相应变化。各动力要素的作用是相对的,可能在某个时期或某个时间段,该动力发挥着重大作用,但过后作用随即减弱甚至消失。相反,某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动力要素却在某个阶段大放异彩。当今社会日新月异,要想使国家兴旺发达,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尤其是我们国家,在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各方面矛盾也凸显出来,这就为我们站在马克思主义的角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厘清这些动力要素以及他们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并进一步发掘它们之间存在的结构,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科学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社会要发展,一刻也不能停止对社会发展动力系统问题的研究,社会主义制度较之资本主义是先进的制度,我们坚信社会主义道路是光明大道。因此,社会主义国家更需要认清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找准自我定位,对这一问题进行谨慎详尽的研究。本文从三个方面:一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各动力要素具体阐述;二是,从整体上把握该动力系统的结构、特征和功能;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系统问题研究的当代价值有助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为中国梦的远大理想提供一种理论指导和价值导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社会发展 动力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A8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1章 绪论12-20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14
  • 1.1.1 研究背景12-13
  • 1.1.2 研究意义13-14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4-17
  • 1.2.1 国内文献综述14-15
  • 1.2.2 国外文献综述15-17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7-18
  • 1.3.1 研究内容17
  • 1.3.2 研究方法17-18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18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18-20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的具体动力系统20-29
  • 2.1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0-23
  • 2.1.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20-21
  • 2.1.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21-23
  • 2.2 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3-26
  • 2.2.1 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动力系统23-24
  • 2.2.2 社会改良和社会改革的动力系统24-26
  • 2.3 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系统26-28
  • 2.3.1 历史人物动力系统26-27
  • 2.3.2 人民群众动力系统27-28
  • 2.4 小结28-29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动力系统29-35
  • 3.1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动力系统29-30
  • 3.2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系统和非根本动力系统30-32
  • 3.3 社会发展的主动力系统和亚动力系统32-33
  • 3.4 社会发展的辩证的总体动力系统33-34
  • 3.5 小结34-35
  • 第4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特征与功能35-42
  • 4.1 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主要特征35-38
  • 4.1.1 联系性和发展性的统一35-36
  • 4.1.2 客体性和主体性的统一36
  • 4.1.3 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统一36-37
  • 4.1.4 决定性和选择性的统一37-38
  • 4.2 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基本功能38-41
  • 4.2.1 经济功能38-39
  • 4.2.2 政治功能39-40
  • 4.2.3 文化功能40-41
  • 4.3 小结41-42
  • 第5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系统问题研究的当代价值42-47
  • 5.1 有助于全面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42-43
  • 5.2 有助于确立和践行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43-45
  • 5.3 有助于促进科学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45-46
  • 5.4 小结46-47
  • 结论与展望47-49
  • 1、结论47
  • 2、展望47-49
  • 参考文献49-52
  • 致谢52-5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53-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霄男;王让新;;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精神动力思想论析[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2 李慧;;美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及其对我国西部地区的启示[J];科技广场;2013年11期

3 董德刚;;论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J];河北学刊;2013年04期

4 谭会乐;许兵;;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历史逻辑[J];传承;2012年04期

5 苗璐;;社会发展理论的里程碑——佩鲁的“新发展观”——《新发展观》读书报告[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6 汪宗田;张存国;龚静源;;论马克思社会发展的动力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理论月刊;2011年05期

7 王瑜;;佩鲁“新发展观”的蕴涵及其与科学发展观的比较研究[J];学术论坛;2011年03期

8 张仲宁;白鹏飞;;佩鲁《新发展观》述评[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赵科天;;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的新跨越[J];长白学刊;2007年02期

10 李忠杰;;论社会发展的动力与平衡机制[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信礼;;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N];人民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彬;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及当代价值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博;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及其新发展[D];青海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437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7437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7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