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理性、公民教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7-09-11 07:02
本文关键词:公共理性、公民教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摘要】: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作为政治主体的公民具有和谐的人格、和谐的价值观念与和谐的行为方式,需要公民具备一定的公共美德、公共能力与公共意识。文章旨在从公共理性的维度,以培育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公民群体为核心,对公民教育做一政治学的思考。在阐述公共理性基本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该文认为公共理性对公民教育的价值定位、逻辑思维以及评估具有基础性的规导作用。要实现公共教育的根本目标与功能,就需要以公共理性为指引,积极开展公民文化建设和意识文明的培养,培育具有公共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为文明有序、均衡和谐之社会的构建提供基础。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公共理性 公民教育 和谐社会 政治文明
【分类号】:D61
【正文快照】: 文明的社会需要文明的公民群体,需要公民具备一定的公共美德、公共能力与公共意识。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作为政治主体的公民具有和谐的人格、和谐的价值观念与和谐的行为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需要用现代公共理念即公共理性理念进行公民教育。本文尝试从政治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芳春;;论我国税法的价值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2 唐慧玲;;政治哲学视野下的罗尔斯差别原则[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钱善刚;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启蒙运动论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陈义平;王燕;;论亚里士多德政治正义的内在逻辑生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程乃胜;论对私人财产的宪法保护[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郭慧云;王晓艳;;罗尔斯和马克思共同的政治哲学视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7 张贵群;李少华;;公共危机下的政府权力运行与公民权利保护[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朱立奎;;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角色定位[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9 包万超;;儒教与新教:百年宪政建设的本土情结与文化抵抗[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2期
10 朱晓U,
本文编号:8292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829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