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视野下的农村留守妇女素质提升研究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视野下的农村留守妇女素质提升研究
【摘要】:农村留守妇女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妇女群体。丈夫外出务工,她们留守农村,独自承受着本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来自家庭和劳动的责任。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陈旧思想的束缚等等,留守妇女面临着思想道德素质低下、政治法律意识淡漠、科学文化素质不高、身体心理素质堪忧等一系列素质方面的问题。理论是行动的先导。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妇女问题,并积极领导妇女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是指导解决农村留守妇女素质提升的根本途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探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视野下农村留守妇女素质提升问题,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旨在找出留守妇女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提高留守妇女素质的途径。第一部分,主要是陈述相关的概念和理论。第二部分,结合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国家统计局调查的结果,以及对湖南、江西两地留守妇女的调查找到了留守妇女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第三部分,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解放运动的实践出发,论述留守妇女素质提升的对策。提升留守妇女素质是实现农村男女平等的关键,是新时期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重要举措,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丰富和完善。
【关键词】:农村留守妇女 马克思主义 妇女观 素质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A81;C913.6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1 绪论7-13
- 1.1 选题的依据、目的及意义7-9
- 1.1.1 选题的依据7-8
- 1.1.2 选题的目的8
- 1.1.3 选题的意义8-9
- 1.2 研究现状综述9-12
- 1.2.1 国外研究现状9
- 1.2.2 国内研究现状9-12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12-13
- 1.3.1 研究思路12
- 1.3.2 研究方法12
- 1.3.3 创新点12-13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13-23
- 2.1 农村留守妇女13
- 2.2 素质13-14
- 2.3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14-15
- 2.4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15-23
- 3 当前农村留守妇女的素质问题及成因分析23-35
- 3.1 农村留守妇女的素质问题23-31
- 3.1.1 思想道德素质较低23-25
- 3.1.2 政治法律意识不强25-27
- 3.1.3 科学文化素质有待提高27-29
- 3.1.4 身体心理素质不容乐观29-31
- 3.2 影响农村留守妇女素质提升的原因31-35
- 3.2.1 传统文化及观念的制约31
- 3.2.2 教育的落后31-32
- 3.2.3 经济条件的制约32
- 3.2.4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缓慢32-33
- 3.2.5 家庭负担过重33
- 3.2.6 素质提升意识不强33-35
- 4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视野下农村留守妇女素质提升的实现途径35-45
- 4.1 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根本,构筑农村留守妇女素质提升的思想堡垒35-37
- 4.1.1 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破除封建传统思想35-36
- 4.1.2 宣传先进性别文化,树立男女平等信念36-37
- 4.2 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农村留守妇女的素质37-41
- 4.2.1 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留守妇女道德水平37-38
- 4.2.2 培育妇女干部,推动留守妇女政治参与38-39
- 4.2.3 保障妇女教育权利,提升留守妇女文化素质39-40
- 4.2.4 加强政府帮扶,实现妇女经济独立40
- 4.2.5 健全医疗卫生体系,提供身心健康服务40-41
- 4.3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助力农村留守妇女素质提升41-43
- 4.3.1 发挥互助小组的团结互助作用41-42
- 4.3.2 发挥妇联和村委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42
- 4.3.3 发挥家庭的支持和凝聚作用42-43
- 4.4 唤醒农村留守妇女的主体意识,自觉提升自我素质43-45
- 4.4.1 主体意识的觉醒43-44
- 4.4.2 价值观念的更新44-45
- 5.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9
- 致谢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情况调查[J];中国妇运;2006年07期
2 黄安丽;;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的调查及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3期
3 ;“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实施方案[J];中国妇运;2007年03期
4 吕永辉;;农村留守妇女出路分析[J];现代农业;2007年08期
5 林桂芳;黄文昭;;农村留守妇女社会地位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4期
6 陈红;;农村留守妇女与新农村建设[J];企业家天地;2007年10期
7 齐建英;;河南省农村留守妇女发展状况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8 李楠;杨洋;;广东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问题及对策[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王琼瑶;;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21期
10 吕绍清;;中国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妇运;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黎岩;卫丹;;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状况及应对策略研究[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2 应会君;黎瑛;;欠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分析及出路探讨——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李晓宏;;当前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现状与对策思考[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4 梁君思;;社会变迁背景下我国农村留守妇女全面发展的二维分析与对策初探[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叶兴武;;浅析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留守妇女问题[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6 李元勋;;基于AHP的农村新一代留守妇女教育培训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山东地区的调查问卷[A];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选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海燕;广东农村留守妇女的守望和期待[N];中国妇女报;2007年
2 张建虹;农村留守妇女存在“三多三少”现象[N];徐州日报;2007年
3 施中华;保康农村留守妇女调查[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4 记者 张春莉;李悦娥代表呼吁:重视和关爱农村留守妇女[N];人民政协报;2008年
5 周庄;各级妇联助农村留守妇女创业致富[N];徐州日报;2008年
6 张园 才菁 本报记者 王超;农村留守妇女的互助之路[N];锦州日报;2008年
7 王蔚蔚;我市召开农村留守妇女互助小组现场推进会[N];巢湖日报;2008年
8 靳荣君;五市开展技能培训 农村留守妇女受益[N];黑河日报;2008年
9 刘国全;江口农村留守妇女“坐地生财”[N];铜仁日报;2010年
10 甘调;甘肃省农村留守妇女需要关注[N];中国信息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娟;我国农村留守妇女参与村级治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霞;论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境况及其改善方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巧遇;安徽省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吕志;农村留守妇女科技素质培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4 王胤;农村留守妇女权益保障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5 马金萍;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素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骆敏;欠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治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李旭;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8 胡永帅;农村留守妇女存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9 魏翠妮;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雪娥;农村留守妇女主观幸福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402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840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