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中国传统孝道
本文关键词:毛泽东与中国传统孝道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传统孝道 毛泽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内涵 作用 影响 批判 超越
【摘要】:孝道最初反映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道德伦理关系,随着历史的进步与发展,孝道在嬗变的过程中吸收了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道德等一些行为规范,从而形成了能够反映中国传统社会特征的孝道思想。毛泽东自幼深受我国传统孝道的影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和超越了中国传统孝道的封建束缚性和历史局限性。文章总体结构上分为五部分,首先是中国传统孝道的内涵及其起源发展。内涵方面有五点,敬养双亲,善事父母;生儿育女,珍爱生命;慈老爱幼,和谐万物;扬名立志,光宗耀祖;移孝为忠,忠孝相通。起源与发展方面,把中国传统孝道起源分为个体性起源,社会性起源和信仰性起源三部分。简述从殷商、西周一直到近代社会孝道思想的发展。其次提出了中国传统孝道的作用,分为四个方面:对个人思想道德教化作用,维护家庭和谐作用,维护社会稳定作用以及中国传统孝道在古代社会的辅助政治统治的作用。通过对中国传统孝道内涵、起源发展、作用的简述,为引出文章的的主题做了铺垫。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本篇论文的研究重点,主要内容是中国传统孝道对毛泽东的影响以及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孝道的批判与超越,首先根据中国传统孝道的内涵,厘清了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孝道的继承,从敬养双亲、老人之老、教育子女、移孝为忠四个方面采用事例说明的方式讲述了毛泽东“躬身行孝,倡行孝道”的好品质。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孝道的批判和超越方面:毛泽东注重人格独立,倡导个性解放;为国尽忠,为民族尽孝,为人民服务;效忠共产主义事业。最后弘扬毛泽东孝道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把毛泽东孝道思想和当前我们的社会任务相结合,升华了文章的主旨。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论述了和谐文化建设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性,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以及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条件。第二毛泽孝道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毛泽东孝道思想对于维护家庭和谐、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的作用,从而回归到了本章的主旨,弘扬毛泽东孝道,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最后是整理了论文的观点,对全文的概括性总结。我们要宣扬毛泽东孝道思想,向伟人学习,学习毛泽东对传统孝道的创造性的超越,学习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辩证的方法处理问题的方式。结合我们现在的时代需要,把中国传统孝道思想优秀部分发扬光大,不合理部分创新超越。个人方面,注重自己的孝行,重视个人的道德文化修养;对待国家、民族、人民利益,弘扬毛泽东孝道思想,发扬“大孝”思想,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
【关键词】:中国传统孝道 毛泽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内涵 作用 影响 批判 超越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4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3
- 第一章 中国传统孝道内涵及起源与发展13-20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孝道内涵13-16
- 一、敬养双亲,善事父母13-14
- 二、生儿育女,珍爱生命14-15
- 三、慈老爱幼,和谐万物15
- 四、扬名立志,光宗耀祖15-16
- 五、移孝为忠,忠孝相通16
- 第二节 中国传统孝道的起源与发展16-20
- 一、中国传统孝道的起源16-18
- 二、中国传统孝道的发展18-20
- 第二章 中国传统孝道的作用20-23
- 第一节 教化个人思想道德作用20
- 第二节 维护家庭和谐作用20-21
- 第三节 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21-22
- 第四节 封建社会中辅助统治作用22-23
- 第三章 中国传统孝道对毛泽东的影响23-28
- 第一节 躬身行孝,敬养双亲23-24
- 第二节 推己及人,老人之老24-25
- 第三节 教育子女,敬老爱国25-26
- 第四节 年少立志,移孝为忠26-28
- 第四章 毛泽东对传统孝道的批判与超越28-32
- 第一节 注重人格独立,提倡思想个性解放28-29
- 第二节 为国尽忠,为民族尽孝,为人民服务29-31
- 第三节 忠于共产主义事业31-32
- 第五章 弘扬传承毛泽东孝道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2-37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建设32-34
- 一、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32-33
- 二、和谐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33
- 三、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33-34
- 第二节 毛泽东孝道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4-37
- 一、弘扬毛泽东孝道思想,维护家庭和谐34-35
- 二、弘扬毛泽东孝道思想,,增强民族凝聚力35
- 三、弘扬毛泽东思想,促进和谐文化建设35
- 四、弘扬毛泽东孝道思想,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35-37
- 结论37-38
- 参考文献38-41
- 致谢41-4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42-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绍兵;;传统孝道的现代功能[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赖葵文;;对弘扬传统孝道构建社会主义新孝道的思考[J];职大学报;2011年04期
3 刘文升;陈莹;;浅议传统孝道与当今孝道教育[J];青年文学家;2010年01期
4 杨彦辉;试论我国传统孝道的现代涵义[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谭绍兵;传统孝道的源流及分析[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何火权;;试论提倡传统孝道与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的关系[J];南方论刊;2004年10期
7 周山东;程林辉;;论传统孝道的现代转换[J];桂海论丛;2006年03期
8 王敏;王长坤;胡茂新;;论传统孝道与社会主义养老观[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12期
9 郝亚飞;丁立磊;宋薇;;传统孝道与当今社会家庭养老问题研究[J];党史博采(理论);2008年11期
10 周甲辰;;漫步于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之间——读潘剑锋《传统孝道与中国农村养老的价值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肖群忠;;传统孝道的传承、弘扬与超越[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2 张坤;张文新;;青少年对传统孝道的态度及其与亲子关系的研究[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3 丘如壁;;我国传统孝道文化初探[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老龄问题研究——广西老年学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何锡华;张镇环;;敬老养老传统孝道的精神价值和现实意义[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C];2009年
5 安云凤;;弘扬传统孝道文化关注农村养老问题[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6 谭绍兵;;传统孝道在现代公民社会的功能[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7 寿莉莉;;论“孝”道与现代生活新概念[A];风正帆悬第二集——道德建设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孙妙凝;让传统孝道转化为现代道德规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韩寒;弘扬传统孝道 凝聚社会力量[N];光明日报;2014年
3 记者 葛素红;与中国传统孝道相容[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4 郑欣淼;赋予传统孝道文化新的时代内容[N];文艺报;2005年
5 徐州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 博导 陈延斌;传统孝道与现代家风[N];中国妇女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刘维涛;尽孝:沉甸甸的温情[N];人民日报;2013年
7 记者 晏国政 周相吉;从膝下尽孝到父母进城“探”子女[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8 尹红杰;社会变化冲击中国传统孝道[N];河南日报;2006年
9 记者 魏英杰;让传统孝道接轨现代感恩教育[N];杭州日报;2012年
10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哲学博士 潘自勉;探寻传统孝道的现代转型[N];南方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娟;社区孝道的再生产:话语与实践[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晓瑛;传统孝道伦理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肖龙航;中国传统孝道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3 林园茜;传统孝道的历史演变与现代价值[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4 徐向群;论传统孝道及其现代价值[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怡然;中国传统孝道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谭明龙;传统孝道及其现代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陈晓丽;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变迁及时代价值[D];兰州商学院;2012年
8 石先哲;弘扬传统孝道文化 推进农村家庭养老[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丹;传统孝道对大学生孝道教育的借鉴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5年
10 杨林;中国传统孝道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西华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594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859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