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7-09-18 22:44

  本文关键词:建国后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毛泽东 国民性 改造 建国后


【摘要】:国民性改造问题是近代以来引起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关注的一个话题,随着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出路的探寻,逐渐发现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由现代的人来运作。在这种认识下,先进知识分子把目光放在了国人的国民性改造问题上。而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并且出现了很多成果。但这些研究都是集中在青年毛泽东国民性改造问题上,学者对建国后毛泽东国民性改造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建国后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进行研究很有必要。一方面通过对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的研究,可以深化对毛泽东思想的了解;另一方面,通过梳理这段历史可以为构建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提供参考。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相关文献综述、研究的基本内容与逻辑结构、研究的主要方法以及文章的创新与不足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主要写建国初期毛泽东国民性改造的历史背景、改造内容、改造途径、改造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建国初期,面对新中国成立,国民经济恢复、三大改造完成和国家意识形态的确立,毛泽东提出了相应的国民性改造思想。建国初期毛泽东国民性改造内容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和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改造的主要途径是社会改革、群众运动和文艺塑造:改造的成果主要是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国家意识形态的初步确立:改造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女性地位提高的局限性、对知识分子的批判过火。第三部分主要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国民性改造的历史背景、改造内容、改造途径和改造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党内整风、苏共二十大召开的情势下毛泽东关于国民性改造思想有了新的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国民性改造主要内容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培养无产阶级事业的接班人和培养又红又专的领导干部:改造的主要途径是教育改革和社会实践、榜样力量和社会主义教育活动;改造的成果是培养了一批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又红又专的领导干部、塑造了青年的革命精神;改造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出现了主观主义、浮夸风、德智体发展不均衡。第四部分主要写文革时期毛泽东关于国民性改造的历史背景、改造内容、改造途径、改造成果及存在的问题。由于中苏关系的进一步恶化以及对国内阶级矛盾的错误估计,毛泽东在发动文革的同时,也导致其国民性改造思想越发激进。文革时期毛泽东国民性改造的主要内容是培养社会多面手、促使知识分子劳动化和干部革命化以及树立无产阶级世界新的精神面貌;改造的主要途径是干部下放、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发动红卫兵运动。文革期间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是弊大于利的改造,取得的成果主要有部分下放干部的理论水平提高、知青在农村锻炼了自己的意志,辨别是非能力提高。文革时期国民性改造出现的问题是生活政治化、道德政治化、改造目标过于理想化、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遭到践踏。第五部分主要写笔者对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的评价与启示。笔者对毛泽东国民性改造的评价是政治运动中对人进行改造是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的重要特征、对知识分子的改造始终是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的重点、崇高道德理想的塑造始终是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的方向。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启示主要有要注重社会实践、提倡通俗化和大众化、发挥榜样的作用;注重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性、移风易俗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毛泽东 国民性 改造 建国后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4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0. 绪论12-18
  • 0.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12-13
  • 0.1.1 选题的背景12
  • 0.1.2 选题的意义12-13
  • 0.2 相关文献综述13-16
  • 0.2.1 国民性相关的概念研究13
  • 0.2.2 建国后毛泽东国民性改造的原因和根据13-14
  • 0.2.3 建国后毛泽东国民性改造的内容14
  • 0.2.4 建国后毛泽东国民性改造的途径选择14-15
  • 0.2.5 建国后毛泽东国民性改造的成果和问题15-16
  • 0.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逻辑结构16
  • 0.3.1 研究的基本思路16
  • 0.3.2 研究的逻辑结构16
  • 0.4 研究的主要方法16-17
  • 0.4.1 文献法16-17
  • 0.4.2 历史分析法17
  • 0.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17-18
  • 0.5.1 本文的创新点17
  • 0.5.2 本文的不足之处17-18
  • 1. 国民性相关概念18-20
  • 1.1 国民性18-19
  • 1.2 国民性改造19
  • 1.3 建国后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19-20
  • 2. 建国初期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20-39
  • 2.1 国民性改造的历史背景20-23
  • 2.1.1 新中国成立和国民经济的恢复20-22
  • 2.1.2 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22
  • 2.1.3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意识形态的确立22-23
  • 2.2 改造内容23-29
  • 2.2.1 培养品德高尚的社会新人23-26
  • 2.2.2 培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26-29
  • 2.3 改造途径29-33
  • 2.3.1 大规模的社会改革29-30
  • 2.3.2 群众参与30-31
  • 2.3.3 发挥文艺塑造的作用31-32
  • 2.3.4 批评与自我批评32-33
  • 2.4 改造成果及存在的问题33-39
  • 2.4.1 改造的成果34-36
  • 2.4.2 存在的问题36-39
  • 3.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39-51
  • 3.1 改造的历史背景39-41
  • 3.1.1 全面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39-40
  • 3.1.2 党内整风40-41
  • 3.1.3 苏联“修正主义”引起毛泽东对革命前途担忧41
  • 3.2 改造的内容41-44
  • 3.2.1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41-43
  • 3.2.2 培养无产阶级事业的接班人43
  • 3.2.3 培养又红又专的干部43-44
  • 3.3 改造的途径44-48
  • 3.3.1 教育改革和社会实践45-47
  • 3.3.2 发挥榜样的作用47
  • 3.3.3 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47-48
  • 3.4 改造成果及存在的问题48-51
  • 3.4.1 改造的成果48-50
  • 3.4.2 存在的问题50-51
  • 4. 文革时期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51-62
  • 4.1 改造的背景51-52
  • 4.1.1 中苏关系的继续恶化和反修防修的提出51-52
  • 4.1.2 对国内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的夸大52
  • 4.2 改造的内容52-55
  • 4.2.1 培养社会多面手52-53
  • 4.2.2 促使干部革命化53-54
  • 4.2.3 促使知识分子劳动化54
  • 4.2.4 树立无产阶级世界新的精神面貌54-55
  • 4.3 改造的途径55-57
  • 4.3.1 干部下放55-56
  • 4.3.2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6
  • 4.3.3 发动红卫兵运动56-57
  • 4.4 改造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57-62
  • 4.4.1 改造的成果57-58
  • 4.4.2 改造出现的问题58-62
  • 5. 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的评价与启示62-68
  • 5.1 对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的评价62-64
  • 5.1.1 政治运动中对人进行改造是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的重要特征62-63
  • 5.1.2 对知识分子的改造始终是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的重点63-64
  • 5.1.3 崇高道德理想的塑造始终是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的方向64
  • 5.2 毛泽东国民性改造的历史启示64-68
  • 5.2.1 重视社会实践64-65
  • 5.2.2 提倡通俗化和大众化65-66
  • 5.2.3 发挥榜样的作用66
  • 5.2.4 坚持移风易俗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统一66-67
  • 5.2.5 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性67-68
  • 参考文献68-72
  • 后记72-73
  • 致谢73-74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春明;;“文化大革命”与毛泽东[J];党政干部学刊;2006年11期

2 张云;共和国前30年“运动”的回顾与思考[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0年04期

3 周建超;姚静芬;;论建国后毛泽东的国民性改造思想[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0年01期

4 王子蕲;;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的建构(1949~1956)[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1年05期

5 郭汉民,袁洪亮;近代中国国民性改造思潮简论[J];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6 闫润鱼;陆央云;;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9年03期

7 王丽霞,杨岚;现代化与国民性重塑[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8 肖南龙;毛泽东建国后的国民性改造思想与实践研究述评[J];求索;2002年02期

9 孙其明;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整风运动——一论1957年的整风反右运动[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李秋菊;;从毛泽东诗词透析其国民性批判[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本文编号:8779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8779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9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