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克劳和墨菲的多元激进民主政治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8 23:21
本文关键词:拉克劳和墨菲的多元激进民主政治思想研究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兴起在西方学术界和左派学者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而后马克思主义的鼻祖拉克劳和墨菲提出的理论方案——多元激进民主政治思想更是成为理论界所争议的焦点。 本文通过详细分析多元激进民主政治思想这一理论体系来阐明其体系间的内在联系,并客观的指出该理论的弊端和价值,试图进一步的剖析该理论的研究价值并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及我国的民主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在上世纪60年代西方进入后工业社会的社会背景下和随之出现的后结构主义思潮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理论影响下,多元激进民主的政治思想逐渐产生了,该思想的理论核心是试图通过“扬弃”传统的社会主义概念和斗争策略,依靠多元激进民主新的斗争策略走向一种新的社会主义,从而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新左派提供革命方案。拉克劳和墨菲在多元激进民主政治思想的理论体系中对国家和社会主义做出了详细规划,并将对社会主义的理想追求变成对民主的追求,将社会主义事业定义为“激进与多元的民主”,即民主向社会关系领域的广泛延伸,他们认为社会主义的实现就是为了更进一步的深化和扩展民主权力,因而墨菲又对民主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她在对聚合式民主和商议式民主模式作了批判性解读基础上,巧妙的吸收了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和施米特自由主义和民主的悖论及敌友政治观,最终形成了独特的竞争性多元主义民主观,旨在进一步将民主制度的适用范围扩大到诸多新的社会关系中。当然,拉克劳和墨菲在这一理论的构建中对于如何实现社会主义也给了具体的实现策略,即在革命方式上转向一种追求民主权利的人民民主斗争;在革命主体的选择上,主张应由追求民主权利的人民大众组成的人民同盟来担任革命的主体;在革命形式上也主张采取多种形式的新社会运动。可以看出,拉克劳和墨菲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详尽的规划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但我们依然可以发现其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其实现的可能性也并不大。
【关键词】:拉克劳 墨菲 多元激进民主政治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11;D09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论8-12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8
- 二、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8-11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11
- 四、研究的意义与创新之处11-12
- 一、多元激进民主政治思想的由来12-18
- (一)多元激进民主政治思想产生的背景12-15
- 1.社会背景12-14
- 2.理论背景14-15
- (二)多元激进民主政治思想的提出和主旨15-18
- 1.拉克劳和墨菲多元激进民主政治思想产生的轨迹15-16
- 2.多元激进民主政治的主旨16-18
- 二、多元激进民主政治的理论前提:领导权理论的构建18-23
- (一)话语领导权理论的理论先驱18-19
- 1.列宁的政治领导权理论18
- 2.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18-19
- (二)拉克劳和墨菲的话语领导权理论19-23
- 1.话语理论的阐释20-21
- 2.话语领导权理论的构建21-23
- 三、超验的国家观和社会主义的新规划:走向激进民主政治23-28
- (一)超验的国家观23-25
- 1.国家的产生及定义23-24
- 2.国家的特征24-25
- 3.国家的职能25
- (二)社会主义的新规划25-28
- 1.重新定义社会主义事业25-26
- 2.自由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自由民主的缝合26-28
- 四、多元激进民主政治中人民权力的集中体现:竞争性多元主义民主观28-37
- (一)对当代主流民主模式的批判性解读28-31
- 1.聚合式民主模式28-29
- 2.商议式民主模式29-31
- (二)理论来源31-33
- 1.罗尔斯的正义理论31-32
- 2.施米特自由主义和民主的悖论及敌友政治观32-33
- (三)竞争性多元主义民主观33-37
- 1.民主的政治共同体和公民身份34-35
- 2.多元主义的民主观35
- 3.竞争主义的民主观35-37
- 五、多元激进民主政治的实现策略37-42
- (一)革命方式的转化:民主斗争取代阶级斗争37-38
- 1.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37
- 2.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解构37-38
- 3.新的革命方式:民主斗争38
- (二)革命主体的扩大:人民同盟取代工人阶级38-40
- 1.马克思主义的工人阶级理论38-39
- 2.对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理论的解构39
- 3.新的革命主体:人民同盟39-40
- (三)革命形式的多样化:新社会运动40-42
- 1.传统的社会运动形式40
- 2.新的革命形式:新社会运动40-42
- 结语42-45
- 参考文献45-48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48-49
- 致谢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朝华;;对拉克劳和墨菲激进多元民主理论的质疑[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陈刚;;对抗性政治、话语接合与多元而激进的民主——拉克劳和墨菲的政治思想述评[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武宏阳;;民主的批判与政治的回归——论墨菲的竞争民主思想[J];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4 闫海潮;;后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以拉克劳和墨菲为例[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刘同舫;;拉克劳、墨菲的激进多元民主与人类解放[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王芳;;拉克劳和墨菲的社会主义理论评析[J];理论界;2008年11期
7 徐罗卿;;拉克劳和墨菲:“多元激进民主”思想[J];理论探索;2006年06期
8 付文忠;;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命题解读——拉克劳与墨菲“超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路径剖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陈炳辉;;从政治领导权、意识形态领导权到话语领导权——拉克劳、墨菲的领导权理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付文忠;;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原因与提出的问题[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本文编号:8781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878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