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早期报刊视域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路径及启示
本文关键词:中共早期报刊视域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路径及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社会主义研究
【摘要】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中共早期报刊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共旱期报刊通过出版专号特刊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集中传播,各报刊在相互配合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组合传播,在与读者的交流沟通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互动传播,针对不同读者群体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分众传播,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进行了批判传播。从中共早期报刊的视域,疏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路径,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共早期报刊;马克思主义传播路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D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527( 2013) 02-0029-07
【基金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共报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11M500358);中共中央编译局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共早期报刊视域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路径及启示研究”(12C1I)。
【作者简介】赵付科(1977-),男,山东沂水人,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共中央编译局博士后,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季正聚(1968-),男,山东诸城人,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部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在早期创办了许多报刊。这些报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作出了突出贡献。从中共早期报刊的视域,疏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路径,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出版专号特刊进行集中传播 集中传播是在一定时间及报道空间内,短期集中反复地反映某一事物的方法,这种传播能够集中人们的视线,使整个报道突出、醒目。专号特刊是集中传播的重要方式。中共早期报刊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对这一传播方式的运用,成功策划了若干专号特刊,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译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载体。中共早期报刊专号特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传播。,李大钊在《新青年》第6卷第5号“马克思主义研究号”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中直接援引了《哲学的贫困》、《序言》和《共产党宣言》中的重要段落,“其中《哲学的贫困》和《序言》中的两段译文是第一次见诸于中文。这在当时马克思的原著很少被译成中文的情况下是非常需要的”。《政治生活》第76期“红色五月特刊”,发表了李大钊翻译的马克思的《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标题是《马克思的中国民族革命观》。“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撰写关于中国问题的二十多篇文章中的第一篇中译文。”3《新青年》“国民革命号”集中发表了5篇列宁有关民族殖民地问题的文章:《民族与殖民地问题》、《中国战争》、《革命后的中国》、《亚洲的醒悟》、《落后的欧洲与先进的亚洲》。《新青年》“列宁号”又译载了列宁的3篇文章:《专政问题的历史观》、《第三国际及其在历史上的位置》和《社会主义国际的地位与责任》。“据不完全统计,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结束,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18家报刊发表列宁著作中译文文献28篇”,而《新青年》的“国民革命号”、“列宁号”发表的列宁著作就达8篇,专号在集中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发挥的作用可见一斑。
(二)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
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中,对马克思主义学说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评价,明确将马克思主义看成是“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把马克思社会主义的理论分为历史论、经济论和政策论三部分。“这三部理论,都有不可分的关系,而阶级竞争学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络起来。”1925年5月出版的《中国青年》“五月第一周特刊”,刊载任弼时撰写的《马克思主义概略》一文。文章通俗而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由来、唯物论、辩证法和阶级斗争学说,并号召广大青年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向导》第99期“列宁逝世一周年纪念特刊”明确指出:列宁主义是消灭帝国主义的唯一武器,中国共产党只有站在列宁主义的旗帜之下,实行列宁主义,才能与全世界的工农阶级联合起来去消灭世界帝国主义一列宁主义又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新青年》“列宁号”发表瞿秋白的《列宁主义概论》一文,指出:“列宁主义之中有许多成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原来所没有的,或者虽有却很不详尽,远未发展的”,“列宁主义是应用于俄国客观情形之马克思主义”。瞿秋白高度评价了列宁“应运马克思主义实行十月革命,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贡献,又说,“应用马克思主义于世界范围内的实际的阶级斗争”并获得“如此的成功”,这是“列宁的特点”。
(三)介绍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
《新青年》季刊第1期便是“共产国际号”,该专号不仅译载了共产国际四大的有关文件,还重点发表了瞿秋白所写的介绍共产国际的党纲和策略问题、介绍第一国际到共产国际的简要发展史的几篇长文。第4期“国民革命号”又译载了《第三国际第二次大会关于民族与殖民地问题的议案》。“世界革命号”发表了陈独秀的《世界革命与中同民族解放运动》、瞿秋白的《世界的及中国的赤化与反赤之斗争》和《世界职工运动之现状与共产党之职任》,还重点介绍了苏联、英国、法国、摩洛哥等地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国青年》第52期“苏俄革命纪念特刊”,发表了恽代英的《苏俄革命与世界革命》和《苏俄与中国革命运动》两篇文章。文章指出,苏俄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同时也需要世界各落后国家革命运动的支持,以壮大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队伍,对付共同的敌人,以求革命的持久与最终胜利。在谈到苏俄革命成功的原因时,文章认为苏俄革命的成功在于有一个“像铁般坚同的共产党”以及“成千成万为自己利益而拥护革命党的农T群众”。中国革命之所以经过13年的努力后仍不曾有“一点好的成绩”,正是在于缺少这样一个“强固的大党”。借此驳斥了国民党内一批反对改组国民党为革命党的旧党员,号召广大青年像苏联革命家一样努力,造一个坚固的革命党。。 一、各报刊相互配合进行组合传播 媒介为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常通过与其他刊物的配合形成一种合力。中共早期报刊作为一个整体,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从而构建起强大立体的宣传话语体系。
(一)各报刊功能定位明确,各具特色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各报刊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依据当时宣传斗争的客观实际,分别明确了各自的功能定位《向导》周报作为中共中央的政治机关报,是“国内外时事的批评宣传机关”,主要通过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报道和评论,详细地阐明“本党政策”:《新青年》季刊是“学理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宣传机关”《新青年》月刊则要“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见地运用到理论和实际方面,作成有系统的多方面问题的解释”。《新青年》季刊和月刊作为党的理论刊物,突出了理论宣传的特点,全面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前锋》月刊是“巾同及世界的政治经济的研究宣传机关”,它主要侧重于对中围革命及世界政治经济中的一些专门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以详细的统计数字和实际资料为依据,阐述自己的观点。《中国青年》周刊则是“一股青年运动的机关”“中共早期各报刊的功能定位清晰明确,各报刊根据自身特点刊发不同类型的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方针政策的文章,从而产生了强大的合力,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二)各报刊之间互作广告,相得益彰
为了更好地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共早期报刊之间常常互相宣传、介绍,互作广告。《新青年》曾刊登过《共产党》月刊、《向导》、《前锋》、《中国工人》、《中国青年》、《广东群报》、《政治生活》等中共早期报刊的广告。这些广告大多有力而醒目,如《新青年》不定期刊第5期以整个封底作为《向导》周报的广告,称《向导》是“中国革命理论和策略的向导!全国最激进的刊物!”⑧为了增强传播效果,《新青年》从第9卷第1号起,连续刊登《共产党》月刊最新一期的要目;从第9卷第2号起,又连续刊登《广东群报》广告。《向导》创刊后也曾给《新青年》、《前锋》、《中国工人》、《中国青年》、《工人周刊》等中共早期报刊作广告,其中所刊登的《新青年》广告大都附有最新一期的目次。各报刊还通过刊登文章的方式对其它报刊进行宣传。《中国青年》曾发表萧楚女的文章评价《政治生活》,称:“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供给青年人以政治经济及时局知识的刊物。”13中共早期报刊之间通过互作广告,相互鼓动,相得益彰,不仅促进了各报刊的传播,而且“为先进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有一定文化的工农等提供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学说信息,使他们可以就地取材,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努力,实现思想的进步,投身于社会改造的革命运动”。
(三)各报刊在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宣传上,互相声援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共产党》月刊和《新青年》互相配合,协同作战,以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己任,对当时流行的伪社会主义、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尤其是无政府主义思潮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为了宣传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向导》、《新青年》季刊、《前锋》等报刊分工协作,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宣传阵势。《向导》从第64期起开辟“外患日志”专栏,揭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新青年》季刊第4期出版“国民革命号”,对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作了集中宣传。《前锋》则运用大量调查材料和统计数字,剖析帝国主义国家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方面对中国的侵略,揭露封建军阀政府的独裁专制统治。党的三大制定了建立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中共早期报刊对这一策略方针进行了广泛宣传。《向导》从创刊到1924年1月国民党改组成功,共发表宣传建立统一战线的文章约50多篇。《前锋》则发表《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中国农民问题》、《中国之资产阶级的发展》、《中国国民革命运动之过去及将来》等文章,通过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论证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既有理论深度,又有现实说服力。“从总体上看,在特定时期内,中共中央统一协调各类报刊,在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上互相声援,形成强大的、立体的宣传阵势,这使得党的政策策略深入群众,获得社会大众认同,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同时,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三、在与读者交流沟通中进行互动传播
媒体与受众之间良好的交流沟通,容易达成编者与受众之间的对话与信任,从而使媒体能够真正赢得受众,扩大媒体的传播效果。中共早期报刊非常注重与读者的思想交流和沟通,在编读的互动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深入实际调查,了解工农疾苦和要求
中共早期报刊的编著者非常注重与工农群众的结合,他们经常深入工厂、农村进行社会调查,了解他们的疾苦,做他们的朋友。1920年5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劳动节纪念号”,以大量篇幅刊登各地工农劳动和工人运动情况的调查报告,在全国引起了很大轰动。恽代英主编《中国青年》,多次组织学生“到民间去”,使报刊宣传的内容能真切反应民众呼声,适合民众的需要,引导民众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他总结经验,强调要注意接近群众说:“果真为革命工作,便应钻到群众中间去,去与群众融洽接近起来,探知群众的生活、习惯、心理及要求。……群众才能相信我们,而且我们才能有把握的宣传群众。”17蔡和森也利用一切机会,向接触到工农群众询问各方面的情况,然后把从各方面了解到的情况,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加以分析综合,上升为理性认识,再以通俗的语言编写成文章。读者对这样的文章感到亲切,认为文章说出了他们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表述了他们感觉到但没有认识到的真理:所以,人们把发表这样文章的《向导》当成自己的“喉舌”,把这种文章的作者,当成自己的“代言人”。”
(二)设置相关栏目,进行编读交流和互动
中共早期报刊非常重视与读者的交流与互动?《劳动界》刊登启事,欢迎工人投稿,专门设有“读者投稿”、“通信”等栏日,刊登工人撰写的报告和文章,“这在中国报刊史上是一种破天荒的举措”。《向导》多次刊登“本报启示”,鼓励广大读者参与该报刊所拟诸多问题的讨论,并专门设置“读者之声”等栏目,以加强编渎之间的交流,《向导》十分注意通过读者反馈的意见,不断改进自身工作,提高传播效果。《中国青年》的“通信”栏目,是恽代英与编辑部联系广大青年的桥梁,也是该刊最具特色的栏目之一。拒不完全统计,《中国青年》刊登读者来信来稿仪由恽代英回复或写跋语的就有40余篇。经过通信讨论,在恽代英的具体指导帮助下,一批又一批的青年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大革命前后的青年学生们.凡是稍微有些进步思想的,不知道恽代英,没有受过他的影响的人,可以说没有。”这些栏目的设置为编者与读者提供了思想交流的平台,一方面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编者所要传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另一方面也为编者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对读者的具体需求有了清晰的了解,促使中共早期报刊刊登的文章更有针对性、更符合读者需求。
(三)借助读者力量.推动报刊生存和发展
由于出版发行经费紧张以及反动势力的阻扰,中共早期报刊发行工作受到很大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共早期报刊的社会影响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效果。为此,中共早期报刊探索出了一条借助读者力量推动报刊生存和发展的路子《向导》第15期《敬告本报读者》实事求是地说明了《向导》经费困难的情况,呼吁读者赞助该报。该呼吁得到了海内外读者的纷纷响应。在广大读者的大力支持下,,《向导》的发行量不断攀升,社会影响也不断扩大。《中国青年》发动广大读者帮助推销,鼓动他们“找着每一个可能的机会来宣传介绍《中围青年》,使青年们明白本刊的宗旨和内容,使他们看出本刊与青年的关系”,号召读者帮忙,使《中国青年》深入到更广大的青年群众中去。经过不懈努力,《中国青年》发行量迅速上升。1926年初,其销数是一万份以上1927年初,它的发行量达到四万份,随着发行量的不断攀升,中共早期报刊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从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使“思想界起了很大的变化”。
四、针对不同读者群体进行分众传播
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的阐述自然要取决于阐述的对象”。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中共早期报刊在传播内容、语言风格以及价格定位等方面体现m分众传播的思路和特点。
(一)根据不同读者群体的需要.传播内容各有侧重
分众传播要根据受众需求的差异性细分目标受众。《共产党》的目标受众是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根据其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的需要,《共产党》着重宣传了共产党的知识,介绍了俄国共产党的经验以及列宁的建党学说,报道了世界各国共产党建立的消息以及工人阶级斗争的情况,批判了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思潮。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晓得他们应该晓得的事情”成为工人阶级的需求《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等工人报刊,重点向工人群众介绍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价值、劳资对立、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等,歌颂劳工神圣,分析广大工人受剥削的根源,号召工人组织起来进行革命,《中同青年》则贴近青年、贴近现实、贴近革命,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青年学生面临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释实践中的问题、指导革命实践工作,针对不同读者群体的需要,中共早期报刊刊髓的文章有所侧重,提高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实效性。
(二)根据不同读者群体的理论水平,语言风格有所差异
由于读者群体的理论水平和文化素质各异,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层次和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中共早期报刊的语言风格也有所差异。作为“党的理论刊物”的《新青年》,由于它的读者群体的理论水平和文化素质都比较高,因而它所刊发的文章,大都具有浓厚的理论色彩,重视学理性阐释和理论论证的严整性,而且篇幅也比较长。《劳动界》、《劳动音》、《劳动者》等工人报刊,用朴素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向工人介绍劳动创造价值和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文章简短精悍,符合工人阶级的文化水准,颇受工人欢迎,被工人誉为自己的“喉舌”和“明星”。
(三)根据不同读者群体的收入状况,价格定位切合实际
中共早期报刊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分众传播的思路和特点,还表现在报刊的价格定位上。中共理论性刊物的读者对象主要是经济上稍微宽裕的知识分子,所以它的文章篇幅稍长,刊物的价格也稍贵。如《共产党》每册零售一角,《新青年》每册零售三角(后降至两角),《前锋》每册零售二角。而给工人阅读的报纸则充分照顾到工人微薄的工资收入,一般都比较便宜,如《工人周刊》初为四开一张,后改为八开单张,每期零售铜元一枚;《上海工人》每周出版一次,每期也是铜元一枚;《中国工人》则是32开本的月刊,每册定价铜元四枚。合理的价格定位,扩大了报刊的发行量,从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五、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中进行批判传播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学说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与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斗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共早期报刊坚持“破”与“立”结合,在批判各种错误思潮中,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建党前后发生的三次论争
五四运动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的阵营逐渐发生分化,出现了要不要马克思主义、以什么主义改造中国社会的激烈论争。这在建党前后集中表现在问题与主义、改良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三次论争。为了反击胡适对马克思主义的进攻,《新青年》发表《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等文章批判了胡适的观点。针对张东荪、梁启超等人鼓吹中国产业贫乏不具备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资格,当务之急是发展实业走资本主义的道路的言论,《新青年》、《共产党》、《先驱》、《广东群报》等中共早期报刊发表文章予以驳斥,指出,中国经济的落后并不足以阻止中国实行社会主义革命,革命之爆发乃是必然的趋势。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状态,“非废除资本主义生产制采用社会主义生产制不可”。而实现中国社会的改造只能是采取无产阶级革命的手段来完成,不能采用社会改良的政策,“唯有革命,社会主义才能达到”。1920年9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谈政治》,首先对无政府主义进行反驳,拉开了马克思主义者对无政府主义批判的序幕。《新青年》第9卷第4号又以《讨论无政府主义》为题,发表陈独秀与无政府主义者区声白的6件信函。1920年11月,《共产党》月刊出版,更是成为批判无政府主义的主阵地。建党前后发生的三次论争,是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的第一次交锋,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意义重大。它使进步青年在论辩过程中初步感受到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二)对国家主义派的批判
中国国家主义派原是五四时期“少年中国学会”中的右翼分子,其代表人物是曾琦、李璜等。1923年底,他们在巴黎建立中国青年党,标榜国家主义和全民政治,反对马克思主义,破坏国共合作。1924年10月,国家主义派在上海创办《醒狮》周报,为其反共喉舌,并在国内发起“醒狮”运动,鼓吹“民族优胜论”,大力向国人宣传极端民族主义观念。中国共产党人以《赤光》、《中国青年》、《向导》、《新青年》等报刊作为阵地,对国家主义的反动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刻批判。《赤光》第3期发表署名为伍豪的文章,揭露了国家主义派用狭隘民族主义对抗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阴谋。《中国青年》发表《显微镜下之醒狮派》、《评醒狮派》、《醒狮派的国家主义》、《告国家主义的青年》、《答醒狮周报三十二期的质难》、《国家主义是什么?》等50余篇文章,对国家主义派进行了有力的批判,揭露了国家主义派的“反共”、“反苏”的真面目。《向导》的“寸铁”一栏,刊载短小精悍、尖锐泼辣的小文章,对国家主义派进行深刻揭露,可谓一针见血二《新青年》发表陈独秀的文章,国家主义的实质进行了深刻揭露。中国共产党运用报刊对国家主义派的深刻批判,使其在广大青年中终于陷于空前的孤立而归于失败,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和阶级斗争学说的传播?
(三)对戴季陶主义的批判
1925年六七月间,戴季陶先后发表《孙文主义之哲学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小册子,完全抽去了孙中山学说中的一切革命的东西,向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发动了猖狂的进攻。他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和唯物史观,反对国共合作,极力鼓吹在组织上建立一个“纯粹的”国民党。戴季陶主义抛出以后,中国共产党人以《向导》、《中国青年》等报刊为阵地立即对之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二《向导》129、130期连载陈独秀《给戴季陶的一封信》,对戴季陶的错误观点进行批驳,对阶级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以及阶级斗争与同民革命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刻阐述。《中国青年》也先后发表了《读(孙文主义之哲学基础)》、《民族革命中的共产党》、《国民党与阶级斗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文章,对戴季陶主义进行了批判。中共早期报刊对戴季陶主义的批判,一方面大大缩小了戴季陶主义这种反动思想的恶劣影响,另一方面也捍卫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和唯物史观,促进了其在中国的传播。
六、几点启示
中共早期报刊对马克思主义的集中传播、组合传播、互动传播、分众传播和批判传播,对推进当代中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要重视大众传媒的选择和优化组合
中共早期报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要媒介,也是马克思主义赖以大众化的主要渠道。中共早期报刊的出版发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推动了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当今社会是全媒时代,各种新媒体不断出现:“受众总是倾向于主动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和所需要的媒介以满足自己的需要闪此,根据受众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媒介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显得更为重要。同时,为了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还要把广播电视与网络媒体、报刊杂志与通俗读物、印刷传媒与数字传媒等多种传播媒介进行优化组合,努力打造一个全方位、广覆盖的大众化的传播体系。”
(二)群众路线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方法
中共早期报刊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受众的需求,所载文章紧紧扣住读者的心弦,受到读者的欢迎。由于紧紧依靠群众办报,从而使报刊宣传的内容广为受众接受,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可以说,止群众路线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方法。面对新的形势,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准确把握贴近群众、切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让科学理论从书斋走进人民大众、融人人们心灵。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还要坚持把理论宣传教育同回答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使人民群众不仅能够“听得懂”还能够“听得进”。只有这样,才能普及和推广马克思主义理论,其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真正打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基础。
(三)必须坚决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受到各种思潮的抵制和攻击。“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中共早期报刊在与各种反动思潮的斗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同的传播。当前,各种社会思潮尤其是_些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如“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在我国粉墨登场、异常活跃。这些错误思潮尽管观点、主张各异,但都极大影响着民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与信仰。因此,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在斗争中充分展示乌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搞“一刀切”
受众是决定传播活动成败的关键。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中共早期报刊采取了分众传播的思路,大大提高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实效性。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也必须高度关注受众群体的差异性,贯彻层次性的原则,而不能采用单一的内容、划一的方式方法去进行。为此,首先要对受众进行深入研究,认真分析各个阶层、各类人群的思想实际和利益要求,这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做宣传工作的人,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在此基础上,要依据受众群体思想政治理论状况的层次特点,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差异性需要为突破口,选择恰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和宣传教育模式,有针对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责任编辑 王建国]
本文关键词:中共早期报刊视域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路径及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17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91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