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导读二】张雷声:《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

发布时间:2016-08-12 16:21

  本文关键词:《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学习导读二】张雷声:《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

 

张雷声:《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

来源:中国知网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反映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为基础的“一以贯之”的理论整体,表明的是这三大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着的理论对客观世界、人、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研究。它不仅强调了客观世界、人、人类社会等层面各自的内在逻辑关系,而且更重要的是强调了这些不同层面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正是这些内在逻辑关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也正是这些内在逻辑关系使我们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理解成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马克思思想的内在逻辑发展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资本论》在其创作过程中、在研究对象的确定上,以及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上,都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资本论》是一部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宏伟巨著。

一、《资本论》的创作过程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

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首先必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足点及其内容基础和主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基于世界观方法论,没有唯物史观,不可能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解剖,也不可能有对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基础是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没有这三大组成部分为基础,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三大组成部分的内容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性的主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主线,从阶级性上说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并最终解放全人类,从社会发展上说是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指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立足点、内容基础和主线的理解是研究和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重要前提。没有这个前提,无法来谈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因为不讲立足点,在理解整体性时往往会离开唯物史观、离开意识形态;不讲内容基础和主线,在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和构建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时,就有可能出现理论上的偏见和偏离。

马克思《资本论》的创作过程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要求,即基于世界观方法论、三大组成部分内容的有机联系,以及明确指向对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并最终解放全人类、阐明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研究。马克思对《资本论》的创作是以他从一个唯心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唯物主义者、从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为前提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一立场的转变,才会使马克思具有以实现无产阶级解放、最终解放全人类为中心问题的研究和分析,才会有在这一分析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的哲学思想、经济学思想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这些思想以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交融在一起构成的严密的逻辑整体,才会有对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揭示。

从1843 年到1863 年大约花了20 年的时间,马克思在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作了系统的探讨之后才开始转向明确写作《资本论》。从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到《资本论》的写作,这一过程表现为《资本论》的创作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不仅表现在构建理论体系的整体性上,而且也表现在把唯物史观运用于理论体系的构建上。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作出建立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想时,就是从整体性角度来思考的。他认为,要从“整体的联系”上把握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为了避免造成任意“制造体系”的外表,“我打算连续用不同的单独小册子来批判法、道德、政治等等,最后再以一本专著来说明整体的联系、各部分的关系并对这一切材料的思辨加工进行批判。由于这个理由,在本著作中谈到的国民经济学同国家、法、道德、市民生活等等的关系,只限于国民经济学本身所专门涉及的范围。”显然,马克思把政治经济学“单独”的批判部分,看作是对资产阶级社会“整体”批判的有机组成部分。到1847 年,随着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深入,随着马克思在批判改造的基础上把唯物史观运用于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明确化,马克思对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经济范畴的认识趋于客观性、历史性。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批判了蒲鲁东认识经济范畴的唯心主义方法,强调指出:“经济范畴只不过是生产方面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即其抽象。”经济范畴只有从经济关系本身的运动中通过深入的研究才能得出。经济关系是第一位的,经济范畴是第二位的,随着生产力、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人们的思想、范畴也会发展、变化。因此,经济范畴“同它们所表现的关系一样,不是永恒的。它们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马克思对经济范畴的唯物史观的考察方式成为他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

后来,在《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的政治经济学“五篇结构计划”[“⑴一般的抽象的规定,因此它们或多或少属于一切社会形式……。⑵形成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结构并且成为基本阶级的依据的范畴。资本、雇佣劳动、土地所有制。它们的相互关系。城市和乡村。三大社会阶级。它们之间的交换。流通。信用事业(私人信用)。⑶资产阶级社会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就它本身来考察。‘非生产’阶级。税。国债。公共信用。人口。殖民地。向国外移民。⑷生产的国际关系。国际分工。国际交换。输出和输入。汇率。⑸世界市场和危机。”]和在1859 年6 月公开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序言中宣布的“六册结构计划”(“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顺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尽管有着一些不同,“六册结构计划”将“五篇结构计划”中的第一篇“一般的抽象的规定”,囊括在第一册“资本”中,同时也对“五篇结构计划”中的第二篇作了扩展,把资本、雇佣劳动、土地所有制扩展为前三册内容,但是,体系的构建依然是通过整体性,即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的内在逻辑联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各要素的内在逻辑联系来反映的。

《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是“六册结构计划”的开头部分,即第一册《资本》第一部分“资本一般”的起首两章。按照原先计划,《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二分册主要论述第一册《资本》第一部分“资本一般”的第三章资本。后来,在对资本的深入论述中,马克思对原先的写作计划作了调整,把他正在写作的经济学著作正式定名为《资本论》,副标题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写作计划的调整并没有改变“六册结构计划”,只是和马克思预感自己在有生之年难以按“六册结构计划”完成全部经济学著作,而只能完成属于“基本原理”的第一册《资本》有关。在正式以《资本论》为标题进行写作中,马克思提出了《资本论》四卷结构的计划(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总过程的各种形式,第四卷理论史)。

从“五篇结构计划”到“六册结构计划”,再到“四卷结构计划”,是马克思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对《资本论》的创作过程。这一过程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说明了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规定性。

二、《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

整体性作为一种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也是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基础。它不仅表明一切事物、过程、以至于整个世界都是相互联系与依赖,相互作用与制约的系统整体,而且还在于它对“生动的整体”进行分析、抽象,揭示出“有决定意义的抽象的一般的关系”之后,通过综合达到思维具体的整体,“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作为方法论的整体性,在问题的研究中,首先要求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资本论》作为一部研究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的巨著,对它的研究对象即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研究,不仅是放在它所属的整体即资本主义制度中来研究的,而且它本身就表现为一个整体。这不仅体现在确定这一研究对象的思想的内在逻辑发展过程之中,而且也体现在从“生动的整体”到“思维具体的整体”的研究和叙述过程之中。

1843-1865年,伴随着马克思由法学、历史和哲学的研究向政治经济学研究转变的实现,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其内涵也日益明确。马克思由法学、历史和哲学的研究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特别是要去解剖“市民社会”,这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1843年,当马克思退出社会舞台回到书房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时,首先在对历史问题的研究中,搞清楚了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他认为,黑格尔关于“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国家是理性的表现,是一种现实的理念,市民社会是由这种现实的理念产生的”看法是错误的。马克思在研读了大量的历史著作,做了大量的笔记,进行了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与黑格尔相反的结论,即国家产生于市民社会,市民社会决定了国家。马克思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后,决定进一步去解剖“市民社会”。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为了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我写的第一部著作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的分析,这部著作的导言曾发表在1844年巴黎出版的《德法年鉴》上。我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果: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为理解“市民社会”,进而理解包括国家和法的关系在内的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出发点,成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出发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这一内在逻辑奠定了他进一步从整体角度剖析市民社会乃至剖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而这种发现则是以唯物史观的创立为基础的。

对“市民社会”的解剖,是马克思思想内在逻辑发展的要求,而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定为政治经济学乃至后来形成的《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同样是马克思思想内在逻辑发展的要求。19世纪40年代初期,马克思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时,首先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结合起来。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提出的“社会关系只是为了私有制而存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是一种“私经济学”的观点,对马克思产生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强调要从异化劳动范畴和私有制范畴推导出国民经济学的一切范畴,已经表明政治经济学这门科学包含着强烈的社会性质,马克思力图把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关系的剖析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题。从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开始一直到60年代,马克思以唯物史观的确立为基础,逐步明确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反映了他理论思考的逻辑整体。《哲学的贫困》的研究,使马克思已经认识到社会关系实质上就是社会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私有制实质上就是资产阶级生产的全部社会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正是这种社会生产关系。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对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在结构的分析,以及对物质生产就是“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的说明,奠定了研究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又进一步把社会生产关系放在了社会运动的整体中来认识,认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必须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整体中来进行。直到1865年初,马克思应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报》编辑施韦泽的邀请,在所写的《论蒲鲁东》中明确地阐释了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确切内涵:“政治经济学不是把财产关系的总和从它们的法律表现上即作为意志关系包括起来,而是从它们的现实形态即作为生产关系包括起来。”后来,《资本论》正是围绕“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一种现实的占有关系,而不是单纯的财产归属关系”来写作的。马克思确定研究对象的思想逻辑进程,基本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发展的基础。

《资本论》以社会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揭示了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关系。马克思对社会生产关系的研究是放在资本主义制度这个庞大的、复杂的整体中进行的。资本主义制度作为一个庞大的、复杂的整体,是“一个混沌的表象”,它有着多种的社会关系如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等,而在每一种社会关系中又存在着前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混合的社会关系等,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是所有这些社会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如果不放在资本主义制度这个庞大的、复杂的整体中、不从多种社会关系的整体中抽象出来进行考察,它就没有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比如资本,如果没有雇佣劳动、价值、货币、价格等等,它就什么也不是。”因此,理论的研究必须要找出具有决定意义的抽象的一般的关系,即“从表象中的具体达到越来越稀薄的抽象,直到我达到一些最简单的规定。”显然,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研究不是局部的,它是多种要素的集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多种要素外,还包括了资本主义产业部门层面的各种要素等等。这些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不是机械地捏合在一起的,而是处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并且通过一定的结构和这一结构的不断的自我调整,遵循最佳原则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构成了《资本论》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宏大的背景。《资本论》关于研究对象的确定和研究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一种充分体现。

三、《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

《资本论》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决定其理论体系的逻辑整体性。马克思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以商品为逻辑起点,经历了一系列的经济范畴的辩证转化,形成了一连串的经济理论问题,通过《资本论》理论体系的构建,再现了资本主义一切的现实矛盾运动,从而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进程作为一个整体完整地表现出来。

经济范畴的辩证转化过程是《资本论》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也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把它当作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也即“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在《资本论》中,商品转化为货币、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转化为剩余价值,单个资本循环转化为单个资本周转、单个资本转化为社会总资本,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转化为成本价格、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剩余价值转化为企业主收入、商业利润、银行利息、地租。经济范畴不断地由抽象上升到具体、从简单上升到复杂。整个《资本论》理论体系,就是在这些经济范畴发生辩证转化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从起点商品到终点地租,贯穿的是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形式的逻辑进程,体现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整体。“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思想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于世界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

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石上形成的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等,构建起了《资本论》的理论大厦,展现了《资本论》的理论整体。其中,马克思对《资本论》的理论基石——劳动价值论探讨和创新的思想进程,很明显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1844 年以前,马克思对斯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一概持怀疑和否定态度。但是,唯物史观创立以后,唯物史观在政治经济学领域的运用,才使马克思认识到劳动价值论的意义,才使马克思真正能够对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进行科学的分析,理解其蕴涵的科学价值,也才使马克思从怀疑和否定劳动价值论转向赞成和拥护劳动价值论。这一转变过程本身就已经蕴涵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发展逻辑。从19 世纪50 年代初开始,马克思一直在探索和创新劳动价值论。其间,经历了《巴黎笔记》、《伦敦笔记》、《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的研究和写作过程,探讨了商品、货币、价值、资本、利润、生产价格等问题。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探索和创新过程,才会有《资本论》对劳动价值论的完整的、科学的阐述,才会有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石之上的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完整的理论分析,也才会有逻辑严谨的《资本论》理论体系。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说:“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

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由此可见,只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唯物主义论点,并且把它应用于现时代,一个强大的、一切时代中最强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资本论》正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在对资本主义一切现实的经济矛盾运动的分析中,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不仅从使用价值与价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等方面分析了商品的内在矛盾运动,揭示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表现,而且还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外在化为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的矛盾、商品的内在矛盾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外部对立,以及买与卖的矛盾、买者和卖者的矛盾方面,分析了商品的外在矛盾运动。以此为基础,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资本的矛盾运动,即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运动、资本转化为剩余价值的运动;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矛盾运动,即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从而分析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展开形式的运动,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两大部类中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剩余价值生产与剩余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之间的矛盾、生产扩大与资本增值的目的之间的矛盾等等的运动过程。通过对这些矛盾运动的分析,既展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现实状况,也通过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的历史趋势,为人们呈现出一幅完整的资本主义现实多种经济矛盾交织运动的《资本论》的图景。

由此可见,马克思既从经济矛盾运动的角度,也从经济范畴的辩证转化和理论逻辑展开的角度,整体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经济进程,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是处在经常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新陈代谢、自我更新的活生生的有机体,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通常人们都会认为《资本论》是一部经济学著作,其实不然,《资本论》作为一部研究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的著作,它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关键词:《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24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924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e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