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共产党对无产阶段阶级利益和国家利益关系认识的演变
发布时间:2017-09-29 10:27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共产党对无产阶段阶级利益和国家利益关系认识的演变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共产党 无产阶级阶级利益 国家利益 认识演变
【摘要】:自无产阶级诞生以来,无产阶级阶级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就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块。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因而受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但同时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在处理两者关系的问题上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无产阶级阶级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两者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无产阶级阶级利益和国家利益在世界无产阶级运动中发展的一个过程,同时又是两者关系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受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影响,忽略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将无产阶级阶级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随着党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情的认识,开始将国家利益摆在与无产阶级阶级利益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大革命失败后,由于共产国际对中国国情的错误分析,党试图单纯依靠无产阶级和小部分同盟者来完成革命,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重新高于国家利益。遵义会议作为中国革命发展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独立解决问题行动的开始。从遵义会议到新中国的建立,中国共产党出于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经验的总结和国内局势的分析,在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到解放战争爆发前、解放战争时期三个阶段,对无产阶级阶级利益和国家利益关系的认识发生了三次变化。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上升为执政党,对无产阶级阶级利益和国家利益的认识也有了新的变化。新中国建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国内形势判断的变化,无产阶级阶级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从两者并重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无产阶级阶级利益高于国家利益。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阵营开始解体和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党对无产阶级利益和国家利益关系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无产阶级阶级利益被逐渐淡化,与此同时,国家利益开始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无产阶级阶级利益和国家利益关系认识的演变,反映出不同时期党对革命和建设的探索,这些探索既有成功的,又有失败的,对两者关系认识的经验总结,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未来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无产阶级阶级利益 国家利益 认识演变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25;D6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导论10-14
- (一) 选题意义10
- (二) 关于选题的研究评述10-13
- (三) 本文创新13
- (四) 重难点13
- (五) 研究方法13-14
- 引论14-16
- 一、从党的成立到遵义会议召开前的无产阶级阶级利益和国家利益16-25
- (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无产阶级阶级利益高于国家利益16-19
- (二) 中共三大到大革命失败,无产阶级阶级利益与中国国家利益两者并重19-21
- (三) 大革命失败到遵义会议的召开,无产阶级阶级利益逐渐高于国家利益21-25
- 二、遵义会议后到新中国建立间的无产阶级阶级利益和国家利益25-30
- (一) 遵义会议后到抗日战争的胜利,无产阶级阶级利益与国家利益重新定位25-27
- (二) 抗日战争结束到新中国的建立,无产阶级阶级利益和国家利益关系的变化27-30
- 三、新中国建立后的无产阶级阶级利益和国家利益30-39
- (一) 新中国建立后到“文化大革命”爆发,国家利益和无产阶级利益同步并行30-33
- (二) “文化大革命”期间,无产阶级阶级利益逐渐高于国家利益33-35
- (三) 改革开放以来,无产阶级阶级利益和国家利益关系的变化35-39
- 四、对无产阶级阶级利益与国家利益关系认识的反思39-42
- (一) 中国革命发展过程中无产阶级阶级利益和国家利益关系的特殊性39-40
- (二) 中国共产党对两者关系认识变化中的利与弊40-41
- (三) 无产价级阶级利益和国家利益在新时期的定位问题41-42
- 结语42-44
- 参考文献44-4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6-47
- 致谢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秦正为;夏祥鹤;李洪霞;;二战前斯大林的“双重对外战略”[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俞源;阶级利益、民族利益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作用[J];世界历史;1987年04期
,本文编号:941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941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