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代价值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代价值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与自然关系出现了空前对立和全球生态危机,人类开始重新思考如何回归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决定作用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在实践基础上实现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显现出普遍与长远的意义。重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内涵,阐发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蕴与价值取向,旨在为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自然观 生态文明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0BKS019)“东方社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相关成果
【分类号】:A811
【正文快照】: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与自然关系出现了空前对立和全球生态危机,人类开始重新思考如何回归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决定作用的理论,显现出普遍与长远的意义。1980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泽之;;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白晓梅;;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我国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J];经济师;2009年12期
2 孔令夷;;我国工业化与生态化融合发展的现状评析[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谢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D];延边大学;2011年
2 蔡艳德;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视角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D];华侨大学;2011年
3 陈凤鑫;马克思现实自然观的理论探析与当代意义[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冯显茹;生态哲学视野下的科学发展观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5 高阳;山西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的哲学思考与道路探索[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6 杨果;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指导下湘西州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张宏斌;;论马克思自然观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J];辽宁警专学报;2010年04期
2 王丹;;论马克思自然观的当代价值[J];辽宁警专学报;2009年01期
3 黄约;;后现代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人民论坛;2010年32期
4 王伟;黄友牛;;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J];学习月刊;2009年20期
5 王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思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刘英;;晚年恩格斯的自然观及其当代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蒋兆雷;程平;;恩格斯的“生态警告”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理论与改革;2010年01期
8 王俊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诉求[J];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9 王丹;;马克思多维自然观的生态意蕴[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10 王丹;冯文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生态视野[J];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心心;;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反思[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文桢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层次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刘有祥;;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探讨[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4 陈海勇;;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府公共行为研究[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5 ;建设环境优美、永续发展的美好家园——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与经验[A];新中国60年党的执政成就与经验[C];2009年
6 李同升;李广志;;生态文明视角下的西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讨[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赵美珍;张爱娥;;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法治保障——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个案研究[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陈学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9 尹伟伦;;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开幕式上的欢迎词[A];《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牛国元;司继涛;;建设低碳城市是银川市利用对外开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性选择[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延庆;生态文明建设呼唤少数民族在场[N];中国民族报;2009年
2 周汝鑫 贵州省环境保护局原总工程师;以科学发展观 引领贵州生态文明建设[N];贵州政协报;2008年
3 本报评论员;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N];大理日报(汉);2011年
4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 吴兆录;推进七彩云南保护生态文明建设[N];云南日报;2010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赵智奎;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N];中国民族报;2009年
6 记者 殷珂;大冶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N];黄石日报;2008年
7 记者 郑亚伟;生态文明建设是丽水发展的新机遇[N];丽水日报;2008年
8 ;呼伦贝尔:应对新一轮经济变迁 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N];中国信息报;2008年
9 马永坤;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N];毕节日报;2008年
10 赵美珍 章进 张爱娥;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法治保障研究[N];常州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及现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王妍;环境伦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伦理支点[D];吉林大学;2008年
3 张敏;论生态文明及其当代价值[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4 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戴建平;魏晋自然观研究[D];南京大学;2001年
6 杨卫军;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当代价值[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赵成;生态文明的兴起及其对生态环境观的变革[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8 张守海;文学的自然之根[D];苏州大学;2009年
9 李延辉;生态政治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析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海丽;弗莱文学人类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莉;马克思自然观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2 王春健;先秦儒家自然观思想的现实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3 宋斌;论马克思对西方传统自然观的批判与超越[D];河南大学;2009年
4 丁晓艳;西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生态意蕴[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陈振芳;法兰克福学派“人化的自然”观[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汉巍;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中的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7 刘庆华;论机械论自然观的局限性[D];长安大学;2010年
8 薛熙明;中西生态旅游价值取向之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钟丽娟;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及构建[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10 朱竞生;论道家自然观对中国书法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529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952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