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江泽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江泽民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研究
【摘要】: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这一时期既是国际形势动荡剧烈、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的时期,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江泽民审时度势,对青年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给与了高度重视。结合我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在继承邓小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江泽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江泽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包含着青年地位、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原则、教育方法、教育系统论等一系列基本观点,深刻回答了新时期“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等重大问题。他及时汲取了一度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的经验与教训,提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并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青年的思想阵地,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点,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凝聚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以其在团结引领青年方面的独特优势必须得以体现,江泽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为此提供了有益指导和借鉴。 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章:分析江泽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江泽民青年思想政治思想的形成是基于对时代发展的战略考量,对现实需要的积极回应。本章将追溯具体的历史背景,从而论证其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时代必然性。 第二章:阐述江泽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江泽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其思想观念和教育方法的提出紧紧依从于时代发展对青年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和要求。江泽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包括指导方针、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系统论等基本观点,以此概括出江泽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整体外观和精神实质。 第三章:引申出江泽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现实启示。江泽民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对邓小平相关思想的直接继承都对当代做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启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展开,团结全社会的力量,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培养出高素质的青年进而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江泽民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432.62;A8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文献综述9-17
- 前言17-19
- 第一章 江泽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9-29
- 一、江泽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时空境遇19-24
- (一)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对青年思想政治素质提出新要求19-20
- (二) 科技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对青年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严要求20-22
-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对青年思想政治素质提出高要求22-23
- (四) 各种文化思潮的激荡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青年思想政治素质提出高目标23-24
- 二、江泽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战略考量24-29
- (一) 青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24-25
- (二) 重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历史教训经验的深刻总结25-29
- 第二章 江泽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29-47
- 一、江泽民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针的思想29-32
- (一) 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29-31
- (二)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31-32
- 二、江泽民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思想32-35
- (一) 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32-33
- (二) 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造的人33
- (三) 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33-34
- (四) 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34
- (五) 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34-35
- (六) 成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建树的人35
- 三、江泽民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思想35-42
- (一) 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青年的思想阵地35-37
- (二) 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37-38
- (三)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38-39
- (四) 加强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39-41
- (五) 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41-42
- 四、江泽民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思想42-44
- (一) 尊重青年的思想和性格特点以及个性的健康发挥42-43
- (二) 爱和严要结合起来43
- (三) 引导青年在实践斗争中健康成长43-44
- 五、江泽民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的思想44-47
- (一) 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44
- (二) 加强共青团建设,发挥好青年团作用44-45
- (三)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45
- (四) 全社会都要对我们的下一代负责45-47
- 第三章 江泽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现实启示47-55
- 一、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47-49
- (一)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能为改革开放提供思想保证与精神动力47-48
- (二)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48-49
- 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要着重解决好两个根本问题49-51
- (一) 在历史和国情教育中引导青年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49-50
- (二) 向青年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领导地位是人民的正确选择50-51
- 三、不断创新要成为今后改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51-53
- (一)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要结合时代发展不断创新51-52
- (二)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要满足“四结合”的基本要求52-53
- 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促进青年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53-55
- (一) 促进青年全面发展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53
- (二) 营造青年成长的良好环境是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53-55
- 结语55-57
- 主要参考文献57-61
- 致谢61-63
- 读研期间的科研成果63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2 胡子京;;对完善的制约和监督机制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理性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3 陈明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王传满;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中国先进文化——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文化建设思想的发展[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包仕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重向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王浩斌;;现代化与现代化理论的全球化逻辑[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包仕国;;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历史、现实与路径[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王浩斌;;中国共产党党内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历程[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孙显元;;二元 多元 和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汪谦干;;“文革”前17年与新时期反腐败的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锐;;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协理论的发展与创新[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隋俊宇;;高等学校“推优”工作探析[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潘琪;;公路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探析[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1年度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肖小明;;论民生问题背景下责任政府的构建[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巫文强;;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安排与人的全面发展[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6 施光跃;;论当代思想解放的历史轨迹和实践特征[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李明娥;;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王浩雷;;科学发展视野中的“第一要务”[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孔令举;;毕节试验区的建立是解放思想的结晶[A];历史的必然选择——毕节试验区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8年
10 倪宏志;;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钱玉英;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苏州大学;2010年
3 龙秀雄;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霍跃;中国民间投资国际拓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代俊兰;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9 鄢奋;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方忠;中韩文化创意产业经济效应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李晨光;江泽民反腐倡廉思想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许春艳;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探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樊新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杜红娜;中苏论战对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消极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晓晶;中国特色多党合作制度理论与实践发展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589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958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