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近30年来兰州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演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2 01:07

  本文关键词:近30年来兰州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演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人口分布 人口密度 空间演变 形成机制 调控路径 兰州市


【摘要】:人口分布由于受到自然、历史、社会、经济和政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历来就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兰州作为甘肃省省会,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城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兰州城市人口分布变化显著,以其为例进行研究,对认识我国西北河谷型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的规律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以街区层面的人口统计数据为基础,综合应用ArcGIS和GS+Version7软件对近30年来兰州市人口密度空间演变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①近30年来,在兰州市人口密度空间格局演化过程中,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人口密度的正相关性逐渐削弱,负相关性则逐渐增强,空间自相关范围不断增大,高密度区对低密度区的影响范围逐年增加。引起人口密度空间差异的随机成分不断增大,由空间相关引起的结构化分异越加显著。人口密度分布的区域差异总体上在扩大。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这种差异将继续存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这说明兰州市人口分布一直处于不均衡状态。②从不同年份的人口密度重心变化上可以看到:在近30年内,兰州市人口分布偏东,人口密度空间格局走势具有规律性,整体呈东高西低,以城关区和西固区为增长顶点形成“双中心”空间结构,人口密度由“中心”向四周逐渐缩小。不同年份间人口分布的总体趋势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高、中人口重心集中在城关区和七里河区,表现出缓慢、稳定地向东移动的趋势,低人口密度中心则相对快速的向西移动。高、中人口密度重心和低人口密度重心的移动方向相反,说明人口密度在区域之间的差异在拉大。同时,高人口重心和中密度中心不同级别人口重心所在研究单元的面积不同,高人口密度所在街区的面积普遍较小,低人口密度所在街区的面积一般较大。③主城区各个街区间的人口密度差异在30年前就已经存在,其演变受到自然因素、历史因素、政策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直接因素;历史因素是影响人口密度差异的关键因素;政策因素对城市的空间结构演化起着控制和引导的作用;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直接影响人口的机械增长,促使人口重心迁移,因此,,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密度分布的决定性因素。人口的极不均衡分布,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宅紧张、就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构建多中心城市结构、调整产业空间布局、平衡配置基础设施和引导人口有序流动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控,不断优化人口空间分布,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口分布 人口密度 空间演变 形成机制 调控路径 兰州市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22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1 绪论11-23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2-13
  • 1.2.1 研究目的12
  • 1.2.2 研究意义12-13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13-15
  • 1.3.1 研究思路13-14
  • 1.3.2 研究方法14-15
  • 1.4 国内外研究评述15-23
  • 1.4.1 国外研究进展15-18
  • 1.4.2 国内研究进展18-23
  • 2 人口空间分布相关概念和理论23-30
  • 2.1 人口空间分布相关概念23
  • 2.1.1 人口的概念23
  • 2.1.2 人口分布的概念23
  • 2.2 人口空间分布相关理论23-30
  • 2.2.1 古典经济学人口理论23-24
  • 2.2.2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24-25
  • 2.2.3 人口社会理论25-26
  • 2.2.4 人口统计理论26
  • 2.2.5 适度人口理论26-27
  • 2.2.6 人口经济理论27
  • 2.2.7 人口转变理论27-28
  • 2.2.8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28-30
  •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资料来源30-38
  • 3.1 研究区概况30-33
  • 3.1.1 地理位置30
  • 3.1.2 历史沿革30-32
  • 3.1.3 自然环境32
  • 3.1.4 社会经济32-33
  • 3.2 数据来源与资料处理33-35
  • 3.2.1 数据来源33
  • 3.2.2 资料处理33-35
  • 3.3 指标选取35-38
  • 3.3.1 人口结构指数35-36
  • 3.3.2 人口密度36
  • 3.3.3 相关性和变异性36-37
  • 3.3.4 人口重心37-38
  • 4 人口空间分布38-54
  • 4.1 人口空间增长38-45
  • 4.1.1 主城区层面38
  • 4.1.2 分区层面38-41
  • 4.1.3 街区层面41-45
  • 4.2 人口密度演变45-49
  • 4.2.1 街道与乡镇之间人口密度差异愈发悬殊45-46
  • 4.2.2 街道之间、乡镇之间差异相对缓和46
  • 4.2.3 高密度街区范围扩大,低密度街区范围减小46-47
  • 4.2.4 人口密度分布的“双中心”结构更加显著47-49
  • 4.3 人口重心分析49-51
  • 4.4 人口空间相关性和变异性分析51-54
  • 4.4.1 人口空间相关性分析51
  • 4.4.2 人口空间变异性分析51-54
  • 5 人口分 布影响因素分析54-60
  • 5.1 自然因素54-56
  • 5.1.1 地形地貌55
  • 5.1.2 水文河道55-56
  • 5.1.3 气象气候56
  • 5.2 历史因素56-57
  • 5.3 政策因素57-58
  • 5.4 经济因素58-60
  • 6 人口分布评价与调控60-63
  • 6.1 构建多中心城市结构60-61
  • 6.2 大力调整产业布局61-62
  • 6.3 平衡配置基础设施62
  • 6.4 引导人口有序流动62-63
  • 7 结论63-64
  • 8 论文存在的不足64-65
  • 参考文献65-70
  • 附录70-71
  • 致谢71-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路;张善余;;近年来北京市人口分布变动的空间特征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2 赵军,符海月;GIS在人口重心迁移研究中的应用[J];测绘工程;2001年03期

3 刘德钦,刘宇,薛新玉;中国人口分布及空间相关分析[J];测绘科学;2004年S1期

4 罗玉波,郑琦,陈善春,董春;居民地分布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定量化研究——Poisson对数线性模型[J];测绘科学;2005年03期

5 刘芳;;中国城市人口密度的区域差异及政策建议[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2期

6 储金龙;王志强;;合肥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化特征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4期

7 张志斌;师安隆;;开发区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以兰州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8年11期

8 李健;宁越敏;;1990年代以来上海人口空间变动与城市空间结构重构[J];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2期

9 周春山;广州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动模式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6年03期

10 苏飞;张平宇;;辽中南城市群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1期



本文编号:10157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0157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3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