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城市规模快速增长下的特大城市人口分布的变动分析——以北京为例

发布时间:2017-10-16 07:12

  本文关键词:城市规模快速增长下的特大城市人口分布的变动分析——以北京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化 人口分布


【摘要】:2000年以来,北京市人口增长超过50%,人口规模增长迅速,城市人口的分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根据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了北京市人口分布的特点,同时对比"五普"结果(2000年),分析了北京市人口分布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发展新区人口快速增长、边缘生态涵养区人口相对减少,人口分布向东南方向聚集的趋势明显,与此同时,人口聚集区域扩大。北京市人口分布的变动过程是由北京户籍人口进一步向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发展新区"外迁"以及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市发展新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共同作用产生的,这一变化过程对局部区域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关键词】城市化 人口分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号13YJA840032)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建设与教师职业发展计划项目(项目号IDHT20130523)的资助
【分类号】:C922
【正文快照】: 一、前言城市发展演化过程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城市人口在空间上的集聚和扩散,城市人口在不同阶段的空间分布演变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时期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某些特点。这方面的实证研究也十分活跃。作为我国最具特点的特大城市之一,北京的城市人口分布研究成果比较丰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路;张善余;;近年来北京市人口分布变动的空间特征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2 冯健,周一星;1990年代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的最新变化[J];城市规划;2003年05期

3 冯健,周一星,王晓光,陈扬;1990年代北京郊区化的最新发展趋势及其对策[J];城市规划;2004年03期

4 胡兆量,福琴;北京人口的圈层变化[J];城市问题;1994年04期

5 周一星,孟延春;中国大城市的郊区化趋势[J];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03期

6 周一星;北京的郊区化及引发的思考[J];地理科学;1996年03期

7 宗跃光,周尚意,张振世,郭瑞华,陈红春;北京城郊化空间特征与发展对策[J];地理学报;2002年02期

8 冯健,周一星;近20年来北京都市区人口增长与分布[J];地理学报;2003年06期

9 匡文慧;杜国明;;北京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特征的GIS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10 李世峰;;北京城市边缘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经济师;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汉州,张义忠;我国大城市居住郊区化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初探[J];安徽建筑;2003年04期

2 陈潇潇;朱传耿;;省际边界区域城市化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淮海经济区为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业祖润,高羚耀;对北京旧城居住区更新的反思和探索[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张小军;尹卫红;陈静;;北京市“宜居城市”与土地资源利用探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孟延春;西方绅士化与北京旧城改造[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6 梁秀英,张景秋;北京市近郊区村镇建设的几点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7 李颍伯,王燕美;对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发展前景的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8 张文新;北京市人口分布与服务设施分布的协调性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9 徐振宇;兰新梅;;北京的郊区化困境与服务业发展机遇[J];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10 周旗,李景宜;城乡过渡带研究综述[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建军;汤峰;;大都市近郊区城市功能转型与交通发展互动关系研究——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罗月泓;;当前我国大城市郊区新市镇(New Town)规划探索[A];2006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6年

3 邵明哲;沈正平;;我国新城建设的动因、问题及对策探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钟振远;周礼坤;黄茜;;基于GIS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以中山市城市空间拓展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罗长海;华晨;;杭州市的住宅郊区化现象初步研究[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1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李永浮;;北京城市住宅建设的郊区化研究[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蕊芳;;北京市工作—居住地点不平衡关系研究[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戴雄赐;;美国城市蔓延与增长管理对中国的借鉴[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仇建军;;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园区带镇”总体规划研究——以南京高新区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徐超平;;中心还是外围——新时期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发展重点的思考[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杰;基于ArcGIS Server的震害风险管理系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吴良亚;永川构建区域中心城市的评价与路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赵新正;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强;欠发达地区城乡过渡带主动城市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尚正永;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多尺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宁;基于GI理念的非赢利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分析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王磊;土地利用变化的多尺度模拟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8 田永英;功能·尺度·等级;功能·尺度·等级[D];天津大学;2010年

9 汤卫东;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路径、模式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陆张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宇琼;北京市郊野公园体系研究及发展策略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于波;基本农田动态监测预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明苹;新城市时代中国特大城市空间重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宋俪娜;中美比较视角下的城市发展中的郊区化现象[D];西北大学;2011年

5 张金鹏;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边缘区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邓讲美;郑州市城乡协调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徐冲;开封市区空间结构分析与调控[D];河南大学;2011年

8 曹媛;吉林省人口分布空间演变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孙明丽;我国土地使用价格改革对城市工业郊区化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杨婷婷;曲阜城市空间结构演替与文化旅游发展优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成荣;北京流动人口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2 鄢毅平;北京市郊区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及原因分析[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赵军,符海月;GIS在人口重心迁移研究中的应用[J];测绘工程;2001年03期

4 袁长丰,刘德钦,崔先国,徐卓揆;基于人口GIS的北京市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分析[J];测绘科学;2004年04期

5 金君,印洁,李成名,林宗坚;人口密度推求的技术方法研究[J];测绘通报;2002年05期

6 金君,李成名,印洁,林宗坚;人口数据空间分布化模型研究[J];测绘学报;2003年03期

7 郑德高;孙娟;;新时期上海新城发展与市域空间结构体系研究[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1年02期

8 宗跃光;城郊化是大都市发展的重要阶段[J];城市发展研究;2000年05期

9 陆孝襄;北京的危旧房改造[J];城市规划;1992年04期

10 周一星;对城市郊区化要因势利导[J];城市规划;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国胜,郑伟才,张平,沈鸿;兵团人口分布状况对小城镇建设影响问题初探[J];新疆农垦经济;2005年03期

2 黄荣清;1980年代以来北京市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分布的变化[J];人口研究;2005年05期

3 张子珩;史云亘;周文芬;梅显凯;;哈尔滨市人口分布问题研究[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骆为祥;;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及其变动分析[J];南方人口;2008年01期

5 封磊;洪伟;吴承祯;范海兰;孙刚;宋萍;;福州市人口分布的空间自相关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6 闫庆武;卞正富;;基于二阶段嵌套锡尔系数的人口分布的差异研究[J];西北人口;2008年05期

7 吕昭河;;论人口分布规划的科学性与实现途径[J];人口与发展;2008年05期

8 韩桂兰;孙建光;;新疆人口分布与社会物质积累协调发展分析[J];新疆财经;2010年06期

9 聂芹;;山东省人口分布及空间相关性研究[J];测绘科学;2011年02期

10 李为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口分布变动初探[J];新疆农垦经济;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连均;张晶;姚长青;侯晓慧;张大鹏;;江苏省人口分布的空间自相关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杨剑;蒲英霞;秦贤宏;何一鸣;;浙江省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时空演变分析[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吴文钰;;基于人口分布的上海人口空间结构研究:1990-2000[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李雨停;丁四保;王荣成;;地理成本视角下我国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一致性探讨[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栾贵勤;齐浩良;;主体功能区划背景下人口分布与流动规律研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江波;;中国贫困人口分布特点的研究[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温家洪;施敏琦;Jianli Liu;Youqin Huang;孟庆洁;丁金宏;徐慧;;中国的沿海低地及其人口分布[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余明;;基于GIS的福建省人口分布特征成因探讨[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9 刘琳;张宝秀;;北京市流动人口分布与公共设施资源空间配置关系探讨[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9[C];2009年

10 徐军昶;郝慧梅;王永丽;王菁;;陕西省人居环境气候适宜度评价及其与人口分布关系[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第二届研究生年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文军;人口分布与城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召开[N];西藏日报(汉);2013年

2 记者 徐生林;上海人口分布向郊区扩散[N];东方城乡报;2011年

3 记者 王昕;人口分布中间稠密南北稀疏[N];西安日报;2011年

4 记者 周芝敏;国家人口计生委领导来我市调研[N];黑河日报;2011年

5 苏扬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中国人口分布合理性研究[N];中国人口报;2011年

6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美国康州三一学院经济系教授 文贯中;地震、人口分布与土地制度[N];经济观察报;2008年

7 吉强;我省人口分布呈“南增北减”[N];新华日报;2011年

8 记者 李荔;北京人口分布失衡[N];北京科技报;2011年

9 记者 张晓鸣;上海人口分布向郊区扩散[N];文汇报;2011年

10 记者 谢靓;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建议优化流动人口分布[N];人民政协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史学斌;基于熵定律的人口分布与再分布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茹;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人口分布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曹丽;中国人口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3 张晚成;人口分布与交通能耗及相关碳排放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4 李坤;吉林省人口分布变动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叶舒静;广东地区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曹媛;吉林省人口分布空间演变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正广;空间尺度与人口分布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王志伟;中国历代人口分布空间化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江琴;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汉市人口分布及变化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10 言迎;长株潭城市群人口分布的变动特征及影响因素[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413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0413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0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