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差距与人口迁移——人口学视角的城市化动因研究
本文关键词:收入差距与人口迁移——人口学视角的城市化动因研究
【摘要】:梳理历史的脉络,人口在区域和城乡间的流动,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双重变革,既是改革进程和工业发展史,也是社会变迁的见证,理解人口迁移的内在需求和迁移规律,对于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实现社会与经济的联动发展意义重大。传统观点认为城市化初期收入差距扩大,随着城市化发展收入差距会缩小。文章运用1978-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人口迁移进行流量分析,发现城乡收入差距是人口迁移的动力机制和原因,城乡收入差距导致了人口在城乡区域间的单向流动,即贫困地区流向富裕地区,农村流向城市,但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人口迁移增速趋缓,呈倒U型关系,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将影响城市化进程。从区域看,中西部城乡收入差距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显著,而东部地区并不显著,这与中国人口迁移主要由中西部流向东部的事实相吻合。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收入差距 人口迁移 城市化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镇化失衡发展及应对政策研究”(13BJY05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城乡断裂背景下城镇化失衡发展研究”(13YJC790064)
【分类号】:F124.7;C922
【正文快照】: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传统观点认为城市化初期收入差距扩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乡收入差距会缩小。经典二元理论阐释了人口流动会缩小区域和城乡之间的差距,随着人口流动,人口在工业和农业部门之间重新配置,收入差距会逐渐缩小。然而,收入差距变动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斌开;张鹏飞;杨汝岱;;政府教育投入、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J];管理世界;2010年01期
2 何燕;周靖祥;;城市化与城镇化之辩:构建区域联动发展研究新框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3 张世伟;吕世斌;赵亮;;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基于基尼系数的分析途径[J];经济评论;2007年04期
4 冉光和;汤芳桦;;我国非正规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2年01期
5 邵敏;黄玖立;;外资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工业行业的经验研究[J];经济学(季刊);2010年04期
6 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7 李实,魏众,丁赛;中国居民财产分布不均等及其原因的经验分析[J];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8 周密;张广胜;;村级迁移率与村内农户间收入差距[J];世界经济文汇;2010年04期
9 张启良;刘晓红;程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模型解释[J];统计研究;2010年12期
10 都阳,朴之水;迁移与减贫——来自农户调查的经验证据[J];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Rural Labour Forces Transfer on the Urban-rural Income Based on Economics of Discrimination[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1期
2 ;Preventive Countermeasures for "Immiserizing Growth in Expanding Economies" in China's Rural Areas in the New Era[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9期
3 叶明;;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检视及展望——基于户籍制度的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4 陈天惠;刘盛和;;我国人口流动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0期
5 张晓凤;赵建欣;朱璐华;韩彩欣;;农户安全农产品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4期
6 李翠锦;;农户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贫困关系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4期
7 卢君生;万良杰;;IPO融资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6期
8 刘伟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地域选择的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0期
9 刘玉萍;郭郡郡;;基于“歧视经济学”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10 隋帆;汪雯;栾江;卢禹辰;;职业培训对农村劳动力非农收入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萧衡锺;;中国大陆于社会转型期的户籍改革——管理、制度与治理[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2 姜长云;;我国城乡发展的不协调状况及其深层原因[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3 刘义甫;;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及其创新思考[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文雁兵;张旭昆;;制度变迁、政府行为与经济空间聚集:基于Hall and Jones“社会基础设施”的C-P-I空间模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林燕;张忠根;;孤身外出还是举家迁移?——制度对劳动力家庭迁移决策的影响分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肖志光;;中国保险市场地区差距:1989——2006[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7 罗霞;;城市边缘人:被社会忽视了的群体[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赵栋昌;周腊梅;;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测算及其转移的绩效影响[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乐章;刘苹苹;;人力资本与外出务工:关于湖北省农民增收的调查分析[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刘东勋;;河南省经济增长的比较优势检验——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的综合考察[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2期)[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梅;二元经济结构下最低工资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何力武;转移支付、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杨光;哈罗德模型难题的破解及其对中国内需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佳佳;双转移的影响因素与路径规律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孙旭;人力资本及其对中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周明海;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7 王争;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与贸易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蒋满霖;中国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徐圣;中国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王跃梅;农村劳动力外流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玲;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丹丹;区域合作视角下的长三角人力资源一体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童芳;FDI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4 吴殿鹏;山东省流动劳动力就业和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崔岩;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外来务工青年生存状况调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刘勇;中国共产党对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探索及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舒连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中的政府作用[D];苏州大学;2010年
8 汪辉;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杨志强;农地保障功能区域差异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张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实;罗楚亮;;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新估计[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姚耀军;;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经济增长效应[J];财经研究;2009年12期
3 段景辉;陈建宝;;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非参数逐点回归解析[J];财经研究;2011年01期
4 王平;肖文;;二次城市化、土地开发与经济增长[J];财经研究;2011年09期
5 吴志明;赵伦;;人口流迁与城市化:理解费孝通与霍华德[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9期
6 焦秀琦;世界城市化发展的S型曲线[J];城市规划;1987年02期
7 姜爱林;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回顾与述评[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3期
8 陈明星;陆大道;查良松;;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国际比较[J];地理研究;2009年02期
9 薛凤旋,蔡建明;研究中国城市化理论学派述评[J];地理研究;1998年02期
10 魏后凯;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J];中国工业经济;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重庆交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数量经济学博士 周靖祥;[N];上海证券报;2013年
2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 胡存智;[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3 杨重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数量经济学博士 重庆交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周靖祥;[N];上海证券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欣欣;农业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与迁移——理论、实证与政策分析[D];浙江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根福;抗战时期浙江省的人口迁移与地域分布[J];历史研究;2000年04期
2 李立宏;中国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浅析[J];西北人口;2000年02期
3 段成荣;省际人口迁移迁入地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研究;2001年01期
4 段成荣,梁宏,伍小兰;近二十年来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调查综论[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年01期
5 廖少廉,杨靳;人口迁移与农村贫困[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年06期
6 于潇;长春市人口迁移状况以及人口管理模式转变的思考[J];人口学刊;2003年05期
7 彭新宇;城乡人口迁移就业的可行性分析[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陆发玉,陆生发;建国后我国人口迁移历程初探[J];世纪桥;2003年03期
9 周长洪;南京人口迁移状况及原因分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王桂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发展的几个特征[J];人口与经济;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蒲英霞;鲍曙明;;中国人口迁移和贫困之间的实证分析:基于2000五普数据[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周鸿;;广西人口迁移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3 何一鸣;;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四川人口迁移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朱杰;;长江三角洲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式及启示[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丽;;青藏铁路沿线的民族人口迁移与文化适应[A];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人类学高级论坛2003卷[C];2003年
6 朱金;刘欣;邵帅;;沪苏浙皖地区的人口迁移潜力、迁移特征及对城镇化发展的启示[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7 沈建法;;1985-1990至1995-2000中国省间人口迁移空间结构与系统变化效应的分析(英文)[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邵岑;;对春运“民工流”人口迁移的探讨[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安介生;;历史时期中国人口迁移“法则(规律)”论纲[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沈建法;王桂新;;人口迁移的户口效应:广东省户口移民与非户口移民的比较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 陈家伟;姓氏分布与人口迁移[N];光明日报;2014年
2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 袁政;简论人口迁移理论的跨学科应用[N];光明日报;2009年
3 余庆年 施国庆 河海大学中国移民研究中心;气候变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N];中国人口报;2010年
4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 任远;我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的新特点[N];文汇报;2013年
5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顾宝昌;中国进入由人口迁移和流动主导人口态势的时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记者 刘海英;英探讨人口迁移与环境变化的关系[N];科技日报;2011年
7 魏星 王桂新 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十二五”人口迁移发展趋势及研究重点[N];中国人口报;2012年
8 通讯员李亚楠;姓氏演变揭示人口迁移与历史事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杨云彦(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我国的人口迁移及其政策导向[N];中国人口报;2005年
10 本报评论员刘文宁;折射文明与进步的人口迁移[N];工人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振营;人口迁移的规律[D];中国人民大学;1993年
2 张祺;中国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江立华;转型期英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张丽;公共产品配置对人口迁移的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阮征宇;跨国人口迁移与国家安全——一项非传统安全因素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6 杨靳;人口迁移与农村贫困[D];厦门大学;2003年
7 逄锦波;青岛市人口迁移的经济社会影响及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8 李袁园;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和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杜吉国;黑龙江省人口迁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3年
10 刘丹;入疆移民及其安居研究[D];河海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吉节;2000-2005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分布状况和经济动因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浦建兴;中国人口迁移法律制度的变迁和改革[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3 吴阳香;大城市人口迁移与房价相互作用的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4 田鲁;人口迁移对1980年以来郑州人居环境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8年
5 李丽君;新疆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6 李曼曼;城镇化进程中人口迁移问题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3年
7 张佳琦;陕西省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差异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8 宋玉琴;人口迁移对城市本地就业的影响[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9 路鸣;辽宁省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的定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刘彦辰;1990年代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特征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48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048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