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各国的人口转变与人口政策——兼论对中国计划生育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东盟各国的人口转变与人口政策——兼论对中国计划生育的启示
【摘要】:中国与东盟各国是近邻,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目前,东盟是中国第二大的贸易伙伴,和我国已发展为战略伙伴关系。深入了解东盟各国的国情,是我们制定和发展东盟关系的基础。在简要介绍东盟各国的基本国情和人口转变的基础上,归纳了东盟各国人口政策的内容,分析了它们的特点。把握东盟各国的人口基本情况以及通过东盟各国实施人口政策取得的经验,我们能获得一些启示。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人口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东盟 人口转变 人口政策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基金号13CRK022)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项目号2013-GM-096) 国家民委科研项目(项目号12ZYZ004) 中央民族大学自主科研项目(基金号1112KYQN32)
【分类号】:C924.21
【正文快照】: 所,北京100070)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简称东盟,是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组织,自1967年正式成立至今已发展成为10个成员国、总面积44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亿、国内生产总值(GDP)达23221亿美元的具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G.W.琼斯,昕宇;东南亚的人口与家庭[J];东南亚纵横;1998年02期
2 陈锴;;试析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面临的非传统安全挑战[J];和平与发展;2011年03期
3 王勤;;中国-东盟经济关系20年:回顾与展望[J];南洋问题研究;2011年04期
4 杨胜万;亚洲地区的人口控制[J];人口与经济;1989年01期
5 于学军,郭维明;国外人口政策法规概观[J];人口学刊;2000年02期
6 彼得·S·海勒;彭宅文;;亚洲国家(地区)准备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了吗[J];社会保障研究(北京);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杰伟;菲律宾和泰国的家庭对比研究[J];东南亚纵横;2003年02期
2 牛雄;;主体功能区构建的人口政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9年04期
3 李运才;;论故意危害孕妇妊娠的刑事责任[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齐晓安;;社会文化变迁对婚姻家庭的影响及趋势[J];人口学刊;2009年03期
5 黄鋪,王桂新;国外大都市区人口发展的相关政策及其借鉴[J];世界地理研究;2002年02期
6 李江涛;;中国与东盟一体化合作展望:趋同增长与制度建设[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7 李文;走向现代化:战后亚洲婚姻家庭模式的嬗变[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慧霞;生育权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赵利利;行政强制理论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袁晓月;苏州现代生育文化建设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4 董新建;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5 冯桥仙;计划生育相关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救助——以扬州市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秦兴刚;国际机制中的文化因素[D];吉林大学;2006年
7 罗铭忠;山西省农村2002-2007年已婚绝育妇女生育子女数和绝育年龄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8 李玉俊;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流动人口生育服务管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9 周紫阳;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人本价值的偏离与回归[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10 刘莎妮;论地方政府对中国参与东盟区域合作中的支持[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光耀;;中缅边境地区毒品堵源工作现状及其分析[J];公安研究;2011年01期
2 何平;;湄公河流域诸国的艾滋病问题及其对我国边疆地区的影响[J];南洋问题研究;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九龙;试论冷战后东盟与美国在亚太安全事务中的新关系[J];东南亚;2000年Z1期
2 钟振明;多边主义合作:冷战后东盟安全战略新取向[J];国际论坛;2000年06期
3 贺圣达,李晨阳;非典型肺炎对东盟的影响[J];学术探索;2003年10期
4 庞中英;“经济共同体”+“安全共同体”——东盟重新定位的含义[J];世界知识;2003年22期
5 翟坤;;中国——东盟:“非典”峰会视角下的东亚合作[J];世界知识;2003年11期
6 曹云华;;日本:全方位“南下”[J];世界知识;2003年11期
7 杨迎红;云南与东盟经贸关系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王光厚;东盟“合作安全”问题论析[J];学术探索;2004年07期
9 王士录;东盟各国科技发展的现状与趋势[J];东南亚;2004年03期
10 蓝昕;东盟国家金融改革与重组及其启示[J];东南亚;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林;;东盟国家留学生学习医古文课程的困难及对策[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医古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黄桂香;潘介春;何新华;;枇杷产业在中国——东盟水果贸易中的地位(摘要)[A];第五届全国枇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程道品;易丰;;泛珠-东盟背景下的广西高端旅游市场开发探析[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朱新光;齐峰;;中国与东盟的气候合作机制[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5 梁振芳;;积极参与广西—东盟农业合作 推进沿边农业产业化发展[A];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沿边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勤;;东盟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及东盟主要成员国间的双边关系[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7 唐农;;加强中国-东盟国际合作,促进传统医药发展[A];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报告集[C];2013年
8 张雪;;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建设与中美因素[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陈道超;李晟;;论中国农机参与东盟自由贸易[A];第三届(2003年度)中国农机论坛文集[C];2003年
10 陆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广西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影响及对策[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庭娅;中国-东盟自贸区:“破浪”还需“防险”[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王婧;中国与东盟再走近一步[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徐庭娅;五大因素影响中国-东盟经贸合作[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4 ;广州中小企业如何到东盟赚钱?[N];证券日报;2003年
5 鹤鹏;东盟旅游业遭遇3大威胁[N];中国旅游报;2001年
6 陈富钢;东盟国家调整促销战略本地区旅游成为重点[N];中国旅游报;2002年
7 邝伟楠;广西迎来二十万东盟游客[N];中国旅游报;2004年
8 仲欣;东盟拟以单一签证吸引中国游客[N];中国旅游报;2004年
9 吕文;中国—东盟旅游研讨会在上海举行[N];中国旅游报;2005年
10 广西记者站 邝伟楠;广西与东盟旅游合作硕果累累[N];中国旅游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玉渊;东盟决策模式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唐盛尧;中国—东盟农业比较优势与合作战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3 肖斌;一致与冲突:东盟与欧盟经济政治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甘振军;澳大利亚对东盟国家关系研究(1967-2007)[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郑磊;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彭文平;经济安全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D];暨南大学;2010年
7 陈奕平;依赖与抗争[D];暨南大学;2006年
8 麻昌港;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进程及影响机制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9 王作成;马来西亚与东盟:外交政策与地区主义[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徐善宝;建构共同利益:中国—东盟关系研究的新视角[D];暨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浩;东盟地区主义下的中国—东盟关系及其延展[D];暨南大学;2008年
2 王勇;冷战结束前后日本与东盟国家合作特点之比较[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彦;东盟认同建构和变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4 刘江韵;论东盟对中美的对冲战略(1997~2008)[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5 朱晓莹;冷战后日本对东盟政策的调整及其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黄钺;东盟安全共同体的建设及其制约因素分析[D];云南大学;2010年
7 杨永红;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产业内分工探讨[D];广西大学;2005年
8 樊核力;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关系的现状与前景[D];延边大学;2006年
9 李镜池;减免东盟关税对中国宏观经济和产业的影响[D];湖南大学;2006年
10 刘志强;越南在东盟中的地位与作用[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310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131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