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1989-2030年中国人口婚姻挤压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3 15:32

  本文关键词:1989-2030年中国人口婚姻挤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队列要素法 初婚市场 婚配性别比 婚姻挤压


【摘要】:婚姻挤压是由婚姻市场中可供选择的男女两性人口数相差较大、比例失调而形成的,反映了一个队列人口潜在的择偶压力。本文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利用队列要素法和婚配性别比法,测算我国初婚市场的婚姻挤压度及变化趋势。研究发现,1989—2010年我国婚姻挤压突升突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轻度男性与女性婚姻挤压;2011-2030年,我国婚姻挤压度随着时间推移逐年增大,到2030年MR值高达119.86,为中度男性婚姻挤压,这期间会导致少数男性处于终身不婚的状态。现实中夫妇婚龄差、通婚圈的逐渐扩大以及"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未来婚姻市场的潜在择偶压力。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
【分类号】:C92-05
【正文快照】: 一、研究背景近年来,尽管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表明我国人口的出生性别比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由2009年的119.45,下降到2010年的117.94,再到2011年的117.78,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30余年来首次出现“三连降”。但仍超出国际警戒线即出生性别比105±2的范围,这会导致未来婚姻市场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倪晓锋;;中国大陆婚姻状况变迁及婚姻挤压问题分析[J];南方人口;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多角审视性别失衡与“缺失的女性”[J];河北法学;2008年01期

2 刘泽琴;人均GDP核算中人口总数指标的选择[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马伟;王立剑;;参保职工年龄结构变动测算模型构建及应用[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07期

4 刘泽琴;钱秀菊;;论信息产业就业总量的核算方法[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王琴;李建辉;;人口地理信息系统预测模块的建立[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刘文;臧淑英;;LUCC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评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33期

7 王蕾;;中国都市“三高”“剩女”的婚恋困境研究——以电视剧《大女当嫁》为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李燕华;李婷婷;;我国农村婚姻行为模式和生育文化的变迁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易松国;;从择偶坡度分析城市女性的婚姻挤压——以深圳市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3期

10 石坚平;;国际移民与婚姻挤压——以战后四邑侨乡为例的探讨[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立国;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2 赵燕妮;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财政责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郑贵忠;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4 赵煜程;我国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的出生性别比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韩文丽;当代中国人口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风险分析与道路选择[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6 王学义;人口现代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7 方利文;中国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及服务状况与变化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杨光辉;中国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统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9 周江涛;1990年代中国经济社会因素对生育水平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德;转型期城市农民工的婚姻策略[D];上海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少平;胡进;;中国GDP的趋势周期分解与随机冲击的持久效应[J];经济研究;2009年04期

2 石人炳;中国离婚丧偶人口再婚差异性分析[J];南方人口;2005年03期

3 李芬;;农村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分析——社区生育文化的视角[J];南方人口;2005年04期

4 庄渝霞;;近二十年来两岸通婚模式的演进及趋势探析[J];南方人口;2007年02期

5 郝娟;邱长溶;;2000年以来中国城乡生育水平的比较分析[J];南方人口;2011年05期

6 王学义;曾祥旭;;对我国近年来人口预测研究的述评[J];理论与改革;2007年06期

7 翟振武;李龙;;“单独二孩”与生育政策的继续调整完善[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勤,姚东社;寓服务于管理之中 治理性别比失调难题[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3年07期

2 周云,任强;高龄老人1910-1969年间出生子女性别比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张百年;性别失衡后患无穷[J];前进论坛;2004年10期

4 曾利明;社会关注:性别比升高[J];人民论坛;2004年09期

5 杨书章;王广州;;孩次性别递进人口发展模型及孩次性别递进指标体系[J];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02期

6 杨菊华;;生育政策的地区差异与儿童性别比关系研究[J];人口研究;2006年03期

7 赵白鸽;;性别比平衡与和谐社会[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09期

8 苏敏;罗天莹;;家庭性别平等观念与生育性别意愿——对湖北省8县(市)996名农村居民的实证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陈慧平;;促进性别平等是解决性别比失衡的根本途径[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3期

10 高广栋;高洁;;沛县治理性别比偏高的举措[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国勇;;关于山西人口的高性别比问题[A];山西区域社会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肖富群;;性别平等与生育选择——农村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研究[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魏国英;;“性别生态”失衡问题刍议[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社会发展与文明对话”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4 高永平;;按性别比征税:解决女性就业问题的一项政策建议[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中国妇女研究会“妇女发展与性别平等指标体系研究”江苏课题组;张平;沈美华;施健;;江苏妇女发展与性别平等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6 李致江;;对我国光棍与光棍村现象出现原因的解析与对策研究[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于冬梅;黄仁涛;;推动中国社会性别平等的一种新策略——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地图集的编制设计研究[A];中国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晓波;;计划生育与我国人口老龄化和性别比失调的关系问题[A];激辩“新人口策论”[C];2009年

9 刘悦;;2009-2014某院恶性肿瘤死亡病例数据分析[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10 陈秀英;;中国布依族人口的变迁[A];布依学研究——贵州省布依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雪原;性别比畸高 应予高度重视[N];经济参考报;2002年

2 袁婷;性别比例失调警报升级[N];中国妇女报;2007年

3 何亚福;不应混淆两种不同的性别比[N];东方早报;2007年

4 记者 吕宝林;甘肃省性别比治理打出“组合拳”[N];甘肃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王世鹏;根治新生婴儿性别比失调任重道远[N];联合日报;2007年

6 张思宁;扶正失衡的性别比[N];辽宁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袁婷;性别比例失调警报升级[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7年

8 王君平 徐静;我国男性比女性多3700万 “性别失衡”需综合治理[N];中国社会报;2007年

9 记者赵t熻,

本文编号:1136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136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5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