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组织的生存逻辑——以计划生育委员会为例
本文关键词:任务型组织的生存逻辑——以计划生育委员会为例
【摘要】:在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委员会"是因应人口数量控制需要而创设的一种"任务型组织"。随着这项任务临近完成,瞥见退场前景的计生部门为延续自己的生存,曾在"大人口"服务管理的取向下进行过转型探索,但十二届全国人大通过的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为这种探索画了句点。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看,有待追问和探究的问题是:从"计生"管理到"人口"服务管理的转型为什么会受阻?对"卫生"加"计生"的改革方案应该作何评价?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否可以基于社会建设的视野就计生部门的后续改革提出进一步的设想?深入思考这些问题,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计生部门的生存命运,还能启发我们在广泛意义上理解当代中国任务型组织的改革之路。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分类号】:C924.21
【正文快照】: 在当代中国政府序列中,有不少以“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命名的组织。这类组织通常为了承担非常规的任务而设立,所以被一些学者称作“任务型组织”。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计生委”)就是其中的样板。按照张康之教授的看法,任务型组织既然以特定的任务为导向,那么,当任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长洪;;国家人口计生委被合并与生育政策调整[J];人口与发展;2013年02期
2 周长洪;潘金洪;;中国政策生育水平与实际生育水平的测算[J];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金洪;;生育政策调整及其风险规避[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周长洪;;换一种视角看我国人口数量与生育政策[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周长洪;;中国家庭结构变化的几个特征及其思考——基于“五普”和“六普”数据的比较[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4 陆杰华;朱荟;;2010:中国人口学研究的回顾与评述[J];人口与经济;2012年01期
5 王钦池;;出生人口性别比周期性波动研究——兼论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趋势[J];人口学刊;2012年03期
6 王广州;胡耀岭;;真实队列年龄别生育率估算方法与应用研究[J];人口研究;2011年04期
7 周长洪;;关于完善现行生育政策的思考[J];人口与发展;2011年01期
8 顾宝昌;;计生干部视角中的计划生育:问题、挑战与出路[J];人口与发展;2011年05期
9 周长洪;;从以人为本看我国人口问题与生育政策[J];人口与发展;2012年03期
10 杨凡;赵梦晗;;2000年以来中国人口生育水平的估计[J];人口研究;201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正光;我国基本养老保障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2 李玉柱;低生育水平地区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朱秋莲;建国以来党的人口生育政策变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罗小华;我国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家琦;周永立;高月红;董娜;刘来发;杨晓波;;黑龙江省1993~2002年病残儿医学鉴定回顾性调查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6年03期
2 李建华;再婚人群计划生育现状及思考[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3 周长洪;计划生育“三结合”利益导向机制的适应性基础[J];人口研究;1998年03期
4 郭志刚,张二力,顾宝昌,王丰;从政策生育率看中国生育政策的多样性[J];人口研究;2003年05期
5 涂肇庆;;生育转型、性别平等与香港生育政策选择[J];人口研究;2006年03期
6 翟振武;陈卫;;1990年代中国生育水平研究[J];人口研究;2007年01期
7 陈友华;;独生子女政策风险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0年04期
8 周长洪;;关于完善现行生育政策的思考[J];人口与发展;2011年01期
9 徐文平;;论当前人口计生工作的三大问题[J];人口与发展;2011年05期
10 周长洪;;从以人为本看我国人口问题与生育政策[J];人口与发展;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吴少杰;[N];中国人口报;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辉;;近年来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研究存在的若干论争[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2 黄志斌;;加强社会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年04期
3 罗能勤;杨建科;;城镇化进程中社会建设与政府权力界定[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4 刘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研究的三个理论问题[J];学习与实践;2010年06期
5 温谋富;社区利益:新的历史条件下社区建设的主题[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05期
6 王红燕;;论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道路的探索[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张建;;对以城镇化推动贵州扶贫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7期
8 王英姿;纪春;;试析宗教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与影响[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吕心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社会建设思想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韩冬雪;;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体系[J];阅江学刊;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致江;;统筹贵州城乡社会建设的历程分析[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陶学荣;;加强社会建设与和谐治理[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韦志芬;;毛泽东的社会建设思想及启示[A];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儒忠;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郭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分析与思考[D];黑龙江大学;2014年
3 刘洪波;胡锦涛社会建设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郑丽敏;邓小平的“社会建设”思想探析[D];华侨大学;2014年
5 陈智;当代西欧民生理论及对我国民生建设的启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381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138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