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逻辑、困境及政策变革—基于家庭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逻辑、困境及政策变革—基于家庭的视角
【摘要】:中国要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其关键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社会变迁的历史语境中,通过话语分析发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逻辑意蕴是推动其家庭的城镇化。然而,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正面临着家庭界面缺失、家庭成员离散以及家庭功能失衡等现实的困境。因此,基于家庭的视角,文章提出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变革的总体思路以及相应的实践策略。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农村改革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四化同步’发展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妇女家庭离散问题治理及公共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3AZZ00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24.24;F323.6
【正文快照】: “一、二十亿农民站在工业文明的入口处:这就是在20世纪下半叶当今世界向社会科学提出的主要问题。”[1]这是半个世纪前法国著名农村社会学家H.孟德拉斯提出的命题。在以法国农村现代化道路为背景,对欧洲乡村社会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变迁过程进行研究后,他得出农民将会“终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晖;现阶段中国农村家庭的变迁[J];长白学刊;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启强;论工业化对“三农”问题的驱动作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张义烈;;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农二代”市民化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赵海林;蔡安宁;;农业结构变革与乡村社会发展——关于G镇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2期
4 侯文杰;赵可佩;;非正式制度与新农村法制建设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0期
5 程伟;张红;;农民工返乡创业对村落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基于村落终结的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1期
6 鲁可荣;朱启臻;;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培养新型农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杨风;;城市化与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张强;;京郊村镇布局调整中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变迁[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黄琨;;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的政策与实践(1927~1929)[J];长白学刊;2006年04期
10 王军洋;;论农村家族的现代价值及其发挥[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蒋立山;;中国的城市化与法律问题:从制度到秩序[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2 程乃胜;;论农民平等选举权的实现途径[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3 廉刚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民权益保护的关系研究[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4 王加华;;农事与时间:中国传统时间观的特点、成因及其社会影响[A];山东省民俗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琳琳;城市化进程中农地使用权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马小华;当前清真寺与回族乡村社会之间关系的实地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梁波;城乡冲突:新时期小说的一种叙事模式[D];兰州大学;2011年
5 梅军;濒危的家园[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高红波;农村受众的使用、需求与IPTV发展[D];上海大学;2011年
7 张杰;新疆特色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8 庞超;和谐社会构建视野下农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莫X;职业教育对中国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陈立军;西欧村庄共同体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莉;通辽市农村牧区人力资源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2 欧小珍;边村经济[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黄洪霖;过云的家,现在的家,未来的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小平;民国时期福建农村合作运动(1935-1949年)[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松;重庆市城市扩展现状及其动力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闫文鑫;失地农民消费方式与身份认同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封维维;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文化视角省思[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海军;战后苏南“二五减租”的困境(1945-1949)[D];南京大学;2011年
9 张丽;“村落共同体”的实践逻辑与居民的非对抗性抵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莹;城市化进程中城郊拆迁致富农民社会适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瀚;黄洪雷;;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融入——基于环境心理的视角[J];江淮论坛;2014年01期
2 姜波;;宁波市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调查分析[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4年01期
3 程姝;杨钧天;韩学平;;中外农业转移人口权益保障比较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4 唐献玲;;激活农业转移人口:破解城乡发展难题的关键[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5 程业炳;周彬;张德化;;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探索;2014年03期
6 赵继颖;周利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3年11期
7 杜淑芳;;多伦县吸纳转移人口就业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8 仝尧;;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路径探讨[J];行政与法;2014年02期
9 孙蚌珠;王乾宇;;在全面改革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J];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10 李永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道德建设的价值取向探究[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盛英斌;;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逆城镇化”现象探析[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官锡强;;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视角的新型城镇化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发展[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黄双华;;论四川城市化建设的重点[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赵青宇;崔曙平;;转型期关于推进农民就地城镇化的思考[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加快我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N];黑龙江日报;2014年
2 梁月;广东1300万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巨型镇升为市[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4年
3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王克忠;让更多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市民[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4 市委党校教授 张道航;“房价不要再涨”城镇化才有希望[N];大连日报;2013年
5 广西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曹玉娟;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路径[N];广西日报;2014年
6 刘晓荣 王秀俊 崔霞;杭锦旗加强转移人口职业技能培训[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7 咸阳市委党校 王敏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N];陕西日报;2013年
8 政协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核心 积极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N];人民政协报;2014年
9 记者 林仪;政府主导 多方参与 成本共担 协同推进[N];人民政协报;2014年
10 王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N];农民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协嵩;重点镇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实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洪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2 史蒂;农村转移人口社区教育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3 万子昂;农业转移人口居住现状及住房设计探讨[D];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14年
4 张欣;黑龙江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5 李婧;农业转移人口子女语言选择及身份构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6 陈天佑;统筹城乡发展视角下的大理州“农转城”问题研究[D];大理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11565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156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