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产业从业人口匹配演变与空间表达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8 18:20
本文关键词:安徽省产业从业人口匹配演变与空间表达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三次产业 从业人口 时空演变 安徽省 空间表达
【摘要】:本文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研究安徽省不同产业与从业人口的相互关系、影响因素、空间表达以及发展趋势。 从时间维度去回顾和预测2001年到2020年安徽省三次产业从业人口的发展情况。采用2001年到2010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层次分析的方法,建立可操作化的三次产业从业人口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整个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人口和产业两大因素。运用主成分和回归方法分析安徽省三次产业从业人口与人口变动因素、产业推动因素之间的联系以及影响三次产业从业人口变化的因素。研究表明:安徽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口与人口变动因素、产业推动因素具有相关关系。从人口变动因素来看,每十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劳动年龄人口系数、城市化水平以及人口密度是影响安徽三次产业从业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从产业推动因素来看,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例、第二产业投资总额、第三产业投资总额、进口额、出口额是影响安徽省三次产业从业人口变化的主要方面。 2010年到2020年,利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选取拟合精度较好的三次产业从业人口数据进行预测,通过预测数据研究安徽省三次产业从业人口未来发展规律和趋势。研究表明:安徽省三次产业从业人口的转移,第一产业从业人口同时向第二、第三产业人口转移,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持续下降,第二产业从业人口上升趋势逐渐减弱,第三产业从业人口上升迅速。 以时间维度为发展轴,深入研究产业从业人口的空间维度,通过空间计量统计分析和GIS空间表达分析安徽省三次产业从业人口的空间分布、空间集聚、空间相关以及空间趋势。运用GIS空间表达对2010年安徽省各城市三次产业从业人口进行正态分布的空间表达,研究当前产业从业人口非计量统计手段的空间分布情况。再运用全局相关指数、Moran散点图、空间局部联系LISA值指标进行综合衡量分析,得出安徽省三次产业从业人口的空间相关和空间集聚情况。然后将空间插值的表达方式与GM(1,1)灰色预测模型结合,回顾和预测安徽省三次产业从业人口的空间扩展演变和趋势变化,最后再进行空间插值的平面彩绘。 研究表明:在安徽省各个城市共同发展以及产业从业人口需求上升与转移频繁的情况下,逐渐呈现出安徽省三次产业从业人口在全局与局部空间的随机分布,同时三次产业从业人口高值与低值的集聚中心也逐渐消失。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徽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口的空间演变以“滁州——巢湖——安庆”为移动线,以安庆为圆心,呈现逆时针的转动,整体东少西多的发展态势。江南地区形成了一条马鞍山向上游延伸,再向池州、黄山延伸的第一产业从业低人口带。同时亳州、阜阳、六安、安庆四点形成第一产业高从业人口带。安徽省第二产业从业人口呈现出宿州、阜阳、合肥、滁州高增长“环型”区域。江南地区逐渐形成类似于第一产业从业人口的低从业人口水平带。安徽省第三产业从业人口从“东低西高”演变态势,逐渐形成以安庆为圆心,并以顺时针转动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滁巢安”线。未来安徽省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呈现以合肥为代表的点状辐射的发展趋势。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24.2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琛;孙中锋;;安徽省城市竞争力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王发曾;吕金嵘;;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的评价与时空演变[J];地理研究;2011年01期
3 万鲁河;王绍巍;陈晓红;;基于GeoDA的哈大齐工业走廊GDP空间关联性[J];地理研究;2011年06期
4 尹骏;彭新育;;广东省产业结构中就业人口变化趋势实证分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5 郝勇;对影响上海人均寿命与综合环境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研究[J];经济师;2003年11期
6 张小凤;王隆杰;;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经济;2011年17期
7 马彦新;;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研究[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唐晓旭;张怀清;刘锐;;基于GeoDA的辽宁省GDP空间关联度分析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8年S1期
9 马寿海;;北京人口城市化发展[J];人口与经济;2008年01期
10 边文霞;;北京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互动关系的解析[J];人口与经济;2008年04期
,本文编号:1158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15827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