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死亡率与预期寿命不平等:现象及原因
发布时间:2017-11-09 02:17
本文关键词:中国死亡率与预期寿命不平等:现象及原因
【摘要】:财富分配的不平等所产生的贫富差距一直是经济学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研究课题。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虽然财富的多少对社会人民的福利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但财富分配的不平等也会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一定程度的财富分配不平等是合理和必要的,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贫富差距过大甚至会导致社会出现动乱。因此,研究一个特定国家或社会的财富分配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甚至敏感的问题。 近年来,国际学界已经逐渐认识到了时间维度对于衡量财富分配的重要性。人口的健康状况和寿命成为了反映财富收入的时间指标,进而对不平等性的研究产生影响。因此,人口的死亡率和预期寿命作为反映一个地区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可以从时间维度对不平等性加以深入全面的分析。另外,预期寿命也可以看做是一项特殊的财富指标,寿命的长短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福利水平,因此,可以利用基尼系数的方法来研究预期寿命,从中发现预期寿命的不平等性等特征。 根据已有的经验分析,我们可以认为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状况和教育水平对人口的预期寿命的提高和死亡率的降低具有正面的影响。而环境污染则对预期寿命的提高和死亡率的降低具有负面效应。而地理位置和海拔的高低也会对居民的死亡率和预期寿命产生相应的影响。本文拟就我国各地区人口的死亡率和预期寿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方法,验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状况、教育水平、环境污染和地理位置对于各地区死亡率的影响。讨论我国1991年以来预期寿命提高和死亡率的降低以及预期寿命和死亡率的不平等性得到的改善。分析死亡率和预期寿命的影响因素,找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和途径。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2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楚亮;;城镇居民健康差异与医疗支出行为[J];财经研究;2008年10期
2 王培刚;周长城;;当前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实证分析与动态研究——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阐释[J];管理世界;2005年11期
3 郑荣琦;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地区差距扩大的原因及调控对策[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曾国安;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现状评价与调节政策选择[J];经济评论;2002年05期
5 林毅夫,蔡日方,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1998年06期
6 周焱;如何正确看待剥削和两极分化[J];理论前沿;2001年11期
7 苟晓霞;;提高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路径分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黄枫;吴纯杰;;中国医疗保险对城镇老年人死亡率的影响[J];南开经济研究;2009年06期
9 孙文生,靳光华;影响中国死亡率水平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实证分析[J];人口与经济;1995年04期
10 马淑鸾;影响预期寿命因素分析[J];人口研究;1989年03期
,本文编号:11598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1598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