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08 14:29
本文关键词:成都市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实证分析
【摘要】: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全面推进,作为西部地区第一大城市的成都,在经济发展已经位列全国前茅的同时,如何实现人口均衡发展,是新时期该地区突破发展瓶颈中关键的问题。本论文主要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实证分析、数据罗列、问题解析、对策探究,力图为构建成都市人口均衡发展型社会做出细微贡献。所谓“人口均衡发展”它的本质就是要在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个外部系统的相互制约与促进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使人口数量,也是人口规模维持在既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同时又在资源环境承载范围之内的水平,这种平衡本身是动态的,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人口均衡发展所要求的人口规模也是变化的。 人口自身长期均衡是指人口规模、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这三个基本要素本身以及要素之间的均衡状态。人口数量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身繁衍所达到的人口规模。一定规模的人口数量要求人口作为生产者和资源消耗者的双重身份能够协调和统一;人口质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一定的社会制度下,人们所具备的身体素质和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的水平。人口质量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教育素质等;人口结构是指按不同的标准对人口进行划分得到的结果,就人口自身而言,主要包括人口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人口自身均衡就是人口规模恰当、人口质量优良、人口结构合理,三者相互协调,能够支撑人类的自身繁衍以及人口系统自我演进至更高的层次。人口与外部系统的均衡是指人口规模及增长率维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协调发展的状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均衡。人口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以其劳动力的数量、质量投入及消费需求动力,促进或延缓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与经济生产的相互影响和协同机制,要求人口再生产的数量增长、结构配置等须同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就业人口的吸纳和增长保持适度,从而不断满足人们的生活消费增长需求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文明。二是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均衡。一方面,一定数量的人口的存在,是一切社会结构体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状况又制约着人口问题的解决。人口与社会的均衡具体表现在一定的人口数量之下,社会结构合理、生活质量和社会综合影响较高、社会基本建设完善。三是人口与资源之间的均衡。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能量源泉,人口与资源之间的均衡是指人口对资源的消耗和再开发与资源的供给之间是协调的、可持续的。四是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均衡。人与其生存环境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单元的复合系统。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影响、改变生态环境条件,而生态环境反过来又影响人口的分布、人口的素质与人类生活的质量。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均衡发展就是实现人类生产生活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人口规模及增长必须维持在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使人口规模与环境相协调。人口的自身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的关系是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口自身均衡是实现人口外部均衡的基础和前提,而人口外部均衡通过人口内部系统的各个要素施加影响并间接地制约着人口自身均衡的实现。 本文第一部分梳理了研究构建成都市人口均衡发展型社会的现实意义,在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指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任务,让全党、全国在新时期有了更多的发展任务。如何科学利用科学发展观惠及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如何利用改革发展新的机遇期,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共赢,如何科学制定人口发展政策和规划人口发展:是最终实现目标的关键。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呈现的各种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不平衡问题可以看出,人口均衡发展对一个时期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在目前我国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前提下,老龄化社会已经提前于经济发展早早道来,城镇化率和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城镇人口比重偏低,流动人口问问多多,如何能解决这些新时期的新形式的人口问题是一个地区长久发展的关键。成都地区,作为西部重镇,全面发展带动和惠及整个西部的繁荣。成都地区人口均衡发展将会对西部地区繁荣的带有关键、领头羊的作用,也是整个国家实现全面发展的关键。探索构建城市均衡人口发展势在必行。 本文第二部分梳理了构建人口均衡性发展社会需要的理论基础。不论时间,不论国外、国内,人口发展环境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以基础性的人口理论为出发点,梳理了国外从有开端性的马尔萨斯人口学观点到国内最新的有总结性的“人口均衡理论”。从单纯的注意人口数量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悲观地认为人口的激增会导致社会发展的减缓,到适度人口理论的进步,再带乐观地认为人口数量的增长必能刺激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社会长足发展的进步,体现每个不同时期人们的认知变化。随着科学进步、技术革新,不再仅仅关注人口数量,而开始注重人口质量。观察和检验教育对人口质量改变的作用,研究教育所带来的人力资本的增长。最后,注重人口结构、迁移等各个新形势的人口因素的研究。利用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多方面的看待人口的发展。在均衡性人口发展的要求下,国内学者从定义、特质、特征、范围等多个方面研究人口均衡发展,提出很多系统性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如前文所述,人口均衡发展是外部发展和内部发展的完美结合。 本文第三部分根据人口均衡发展内外部的要求和条理,分别介绍了成都市人口均衡发展的现状。首先用可靠、直观、权威的统计数据展示了成都市近几年来的人口规模状况,即人口内部均衡的基本情况,包括基本数量、迁移人口总量、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社会经济结构、人口素质发展状况。总结了成都市人口内部均衡发展的特征,男女比例基本一致,并未出现男女性别比失调;老年人口逐渐增加,老年人口抚养问题日益凸显;各行业就业人口比例逐渐向优化方向转移,但是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比还比较多;人口城镇化率实现五大城区百分之百,但是郊区的城镇化率还需要继续突破;迁移人口和流动人口管理是城市化发展中比较棘手的问题。除此之外,还用数据对比、图表分析等方法阐述了成都市人口与外部的均衡发展的状况。成都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和成都人口的增长还处在优势范围,人口的增长还对成都市经济的发展带着利好的局面:城镇登记失业人口较多,失业人口的分布范围也比较广;统筹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特点。成都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飞快的上升,虽然与一线城市仍有差距,但是已经位列西部前茅;五大保险体系覆盖范围更广,但也有很多突出问题。在资源、环境方面,成都市作为享有美誉的天府之国,万元GDP所产生的能耗在不断降低,环境保护和城市绿化随着意识的转变在不断发展。虽然成都还处在建设的黄金时期,但是环境保护和资源优化合理配置也在同步进行。 本文第四部分主要根据第三部分的人口发展现状分析了成都市构建人口均衡发展型社会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首先是非户籍人口的常住人口的发展问题,二是老年型社会给成都市突破性即将带来的问题,三是人口素质如何发展,特别是外来的务工人口,为了实现他们的产业转换,必须对他们加强职业教育,引导人口质量质的飞跃。同时,随着人口的增长给成都市的人口密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何排解人口增长带来的城市问题是五城区发展的困境。本文最后第五部分,根据老龄化的背景、经济转型的背景、主体功能人口分区的背景三个大背景分析和提出一些拙见。加强人口质量,加速郊区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保障民生问题,在不同的功能区中实现人口的合理分布。本文在写作过程中虽然借鉴了实证,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但并未在这个数据基础上构建可用的计量分析,少一些深入的探究,同时在对策建议上更多的仅仅是借鉴学者已经有的成果加入了一些自己的微薄思考,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要求更加努力。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24.2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光宗;;构筑人口均衡发展型社会[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王浩名;;人口均衡是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J];经济论坛;2011年05期
3 钱芳莉;;珠海市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实证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4 李建民;;论人口均衡发展及其政策涵义[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0年05期
5 王钦池;;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中国人口与发展咨询会(2010)观点综述[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0年07期
6 王胜今;于潇;;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J];人口学刊;2007年05期
7 陆杰华;黄匡时;;关于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几点理论思考[J];人口学刊;2010年05期
8 杜鹏,翟振武,陈卫;中国人口老龄化百年发展趋势[J];人口研究;2005年06期
9 陆杰华;朱荟;;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现实困境与出路[J];人口研究;2010年04期
10 侯亚非;;人口城市化与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J];人口研究;2010年06期
,本文编号:12667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26673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