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人口预期寿命的相互影响机制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13 12:28
本文关键词:城镇化与人口预期寿命的相互影响机制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城镇化 人口预期寿命 相互影响机制 空间误差模型
【摘要】:随着世界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从宏观层面看,城镇化给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建设、各类资源的流动等方面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从微观层面看它也对人口预期寿命产生影响,例如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人均医疗支出的增加均使得一国的人口预期寿命提高;环境问题、交通问题、大量闲置劳动资源等因素可能会对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起到抑制作用。 然而伴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人口红利与人口老龄化现象相继出现。一方面,,人口红利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极佳资源,可以凭借其大量的劳动力和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当经济和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伴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随之而来的是人口老龄化问题。因此,寿命提高的不同阶段反过来也对城镇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分别使用了逻辑叙述和脸谱图论述了城镇化和人口寿命的相互影响机制,判定各国的城镇化水平和人口预期寿命存在空间意义上的聚集现象,并据此建立了空间模型并推导出城镇化方程和人口预期寿命方程。最后,得出一国的城镇化和人口预期寿命为相互促进的关系并针对该影响机制给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99.21;C924.2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俊;甄峰;王春慧;;世界城市化发展新特点及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J];地理教育;2010年Z1期
2 马磊;余振华;;中国平均预期寿命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1期
3 蔡f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4 高强;日本美国城市化模式比较[J];经济纵横;2002年03期
5 王宏利;周斌;;中国城市化已放缓的过程及其应对措施[J];农村经济;2011年11期
6 苟晓霞;;提高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路径分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刘生龙;胡鞍钢;郎晓娟;;预期寿命与中国家庭储蓄[J];经济研究;2012年08期
8 苟晓霞;;世界各国预期寿命差异及影响因素定量分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9 陈海滨;左钢;刘金涛;杨禹;;开发区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模式研究[J];环境卫生工程;2013年04期
10 苟晓霞;;“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的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2年03期
本文编号:12851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28517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