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马克思主义人口流动理论中国化的实践与启示

发布时间:2017-12-18 19:05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口流动理论中国化的实践与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人口流动理论 中国化 实践 启示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流动理论,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统一体也就是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追根问底而展开。马克思、恩格斯关人口流动的思想都是散见于其所创立的多种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把人口流动这一普遍而客观的社会现象,放置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运行规律中,从而对人口流动的根本原因作了科学的、历史的分析总结,在人口理论史上第一次明确指出了经济发展与人口流动的辩证关系,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口流动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流动理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业现代化发展与人口流动的关系;二是,农业现代化发展与人口流动的关系。列宁用专门的著作《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十九世纪后半叶俄国的人口流动现象。列宁辩证地历史地分析了人口流动的动力系统,以及人口流动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列宁的人口流动理论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系统论述商品经济与人口流动的正相关关系;二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客观上推动人口流动的发展;三是,城乡经济社会差异是导致人口流动的经济因素;四是,断绝农民与土地的联系是农村人口流向城市的关键所在。我国的人口流动理论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在人口流动的管理与服务的实践中逐步完善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口流动思想是分析我国人口流动问题的根本理论依据。如今,我国人口流动问题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得更加复杂的情形下,始终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是最明智的选择。新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国家关于农村人口自由流动权、自由就业权等诸多权利的发展史。根据对人口流动的限制程度的不同,我国人口流动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49年到1978年间马克思主义人口流动理论中国化特殊阶段,这一时期由于城乡二元制度的存在,城乡二元分割,严格限制农村人口流动;第二个时期是1979年到2002年间马克思主义人口流动理论中国化初始阶段,这一时期由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户籍管理制度渐渐改革,农村人口流动在一定条件下自由流动,有一部分农村人口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在城市落户,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待遇;第三个时期是2003年至今马克思主义人口流动理论中国化发展阶段,新世纪新阶段,由于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人口流动的更加频繁与自由,加之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政府对人口流动的政策进入了破题的阶段,同时制定大量政策为农村人口流动提供服务。 我国人口流动管理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人口流动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只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早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经验不足,我国人口流动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但是,我国人口流动管理与服务的总体趋势是遵循客观规律的。人口流动的现实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制度性因素。有关人口流动的制度是是对流动人口与其他人口各种利益关系的规定,制度制定的是否合理规范制约着其他因素对人口流动的影响。二是,非制度性因素。主要是指与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相对应的制度运行的各种环境,比如行政部门的执法力度、各个机构直接的协调程度、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等等,这些非制度性因素虽然在人口流动管理中不是根本的因素,但是制约着制度因素作用以及作用大小的发挥。三是,思想观念因素。政府的思想观念、城市市民的思想观念和流动人口自身的思想观念与素质对人口流动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说,人口流动的科学化与人本化发展必须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遵循人口流的客观规律。在全面分析把握我国人口流动历史中的成功与失败,并对马克思主义人口流动理论中国化的未来发展做出建议:(1)以户籍制度创新为突破口的制度性改革,要逐步清除针对流动人口的歧视性政策,关键是从户籍制度改革入手,不断完善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创新,统一市民与流动人口的劳动力市场,保障流动人口与城市市民同等的劳动就业权;改革文化教育制度,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上学困难的问题,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农村流动人口的素质,增强其在城市工作、学习与生活的能力;社会保障制度创新。逐步将流动人口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特别是要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的养老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2)非制度性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组织结构,建设服务型政府。(3)更新政府、城市市民和流动人口的思想观念。 马克思主义人口流动理论中国化要求我们要在人口流动管理与服务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反复认识我国人口流动管理与服务的规律,努力做到把马克思主义人口流动理论中国化。未来我国的发展趋势要求在制度方面、非制度方面以及人文文化方面等加大创新力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口流动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我国人口流动管理制度不断地向着科学化、人性化发展,才能增强流动人口对社会的认同感、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才会树立起流动人口的社会主人翁责任感,全心全意为城市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A811;C924.2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匡时;;改革开放30年北京流动人口政策回顾与展望[J];北京规划建设;2008年05期

2 杨琼;;关于加强农民工思想道德建设的现实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7期

3 胡杰容;大众传媒与城市青年的闲暇文化生活——对592名城市青年的问卷调查[J];青年研究;2001年01期

4 李萍;论劳动者素质与产业结构的进步[J];求是学刊;1989年03期

5 唐斌;“双重边缘人”:城市农民工自我认同的形成及社会影响[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6 刘志仁;关于“民工潮”现象的深层思考——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11期



本文编号:13052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3052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8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