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基于地形起伏度的山区人口密度修正——以岷江上游为例

发布时间:2017-12-19 20:26

  本文关键词:基于地形起伏度的山区人口密度修正——以岷江上游为例 出处:《地理科学》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山区 人口密度 地形起伏度 海拔高度 岷江上游


【摘要】:山区人口承载能力评价是山区国土空间管理的基础之一,而准确的人口密度数据是正确评价人口承载能力的基础。传统的人口密度算法并未考虑地形起伏度对人口分布带来的影响,不能客观反映山区人口聚集程度。引入地形起伏度、海拔高度因子,选择岷江上游作为研究区,首先运用GIS技术提取地形起伏度,再运用SPSS软件对人口密度与地形起伏度相关性进行分析,确定县域不同地形起伏度与海拔人居适宜标准,剔除阈值以外不适宜人口聚居的面积,对人口密度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1岷江上游人口分布受地形起伏度的影响显著,二者的对数曲线拟合度为0.89,汶川县、茂县、理县、黑水县与松潘县地形起伏度与人口分布的相关性分别为:0.841、0.773、0.643、0.696和0.730;2应用地形起伏度对岷江上游人口密度修正,为真实反映山区人口密度提供了新的考量依据,剔除了人口密度空间噪音,5县地形起伏度与海拔适宜标准分别为:汶川3.2°和3 693 m,茂县4°和4 033 m,理县4.3°和3 790 m,黑水4.4°和3 853 m、松潘4.2°和3 966 m;地形起伏度高值区面积越大,修正前后的人口密度偏差越大,地形起伏度较大的理县和黑水县修正后的人口密度分别提高了7.8倍和5.6倍;地形起伏度较低的汶川县与茂县修正后人口密度仅分别提高2.3倍与2.4倍;3岷江上游人口潜在压力大,不同区域应因地制宜,汶川和茂县采取重点集约发展战略,理县和黑水县采取适度开发战略,松潘县应采取恢复与保护生态策略。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146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5CB452706)资助
【分类号】:C924.2
【正文快照】: 作为直接反应人口现状及压力的重要指标,人口密度在人口承载能力评价中被广泛应用。但现有的人口密度计算常以行政区国土总面积为统计范围,未充分考虑地形、海拔高度、地质灾害等对人口分布造成的影响[1]。例如,按照此算法,中国西藏平均人口密度为2人/km2,远低于国内其他地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勇,陈国阶,王益谦;山区人口与环境互动关系的初步研究[J];地理科学;2002年03期

2 刘纪远,岳天祥,王英安,邱冬生,刘明亮,邓祥征,杨小唤,黄裕婕;中国人口密度数字模拟[J];地理学报;2003年01期

3 田永中,陈述彭,岳天祥,朱莉芬,王英安,范泽孟,马胜男;基于土地利用的中国人口密度模拟[J];地理学报;2004年02期

4 封志明;唐焰;杨艳昭;张丹;;中国地形起伏度及其与人口分布的相关性[J];地理学报;2007年10期

5 邓伟;;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与关键问题[J];地理研究;2010年06期

6 张继飞;邓伟;刘邵权;;中国西南山区资源环境安全态势评价[J];地理研究;2011年12期

7 袁国强,郭红玲;山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年04期

8 曹伟超;陶和平;谭理;张云;董学智;;基于多源空间数据的山区人口分布模拟[J];国土资源遥感;2012年02期

9 周自翔;李晶;任志远;;基于GIS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地形起伏度与人口分布研究[J];地理科学;2012年08期

10 于慧;邓伟;刘邵权;;地势起伏度对三峡库区人口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汶;付文静;鲁旭;;基于多重分类平滑法的人口数据格网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2 钟业喜;熊文平;;江西省县域人口垂直分布与耕地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3 邓祥征;赵永宏;战金艳;林英志;;土地用途转换表征模型与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4 汪煜;吴国平;何林艳;;苏州市吴中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与模拟[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5 杨海;田永中;王冰;;基于RS和GIS的高分辨率白天城市人口分布模拟——以重庆市北碚城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6 毕晓玲;李小娟;胡卓玮;王志恒;赖晗;;地形起伏度提取及其在区域滑坡灾害评价中的应用——以四川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7 石淑芹;陈佑启;李正国;杨鹏;吴文斌;姚艳敏;李志斌;;基于分区和多元回归分析的统计单产空间化模拟——以吉林省玉米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8 黄莹;包安明;陈曦;刘海隆;杨光华;;基于绿洲土地利用的区域GDP公里格网化研究[J];冰川冻土;2009年01期

9 刘玉卿;徐中民;;基于IPAT模型识别的人文因素空间化方法研究[J];冰川冻土;2012年03期

10 林飞娜;赵文吉;张萍;;基于GIS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模型与应用——以长春市区为例[J];测绘科学;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魏伟;石培基;冯海春;王旭峰;;干旱内陆河流域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以石羊河流域为例[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2 顾永涛;李栋;魏天爵;魏艾林;;基于生态环境分析的西部城市人口与工业集聚模式研究——以乌海市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3 张镱锂;张玮;摆万奇;李双成;郑度;;行政单元与自然地理单元之间的数据耦合方法初探——以青藏高原人口统计数据为例[A];“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德辉;匡耀求;黄宁生;李超;邹毅;许连忠;周慧杰;;基于人居环境适宜性的广州市人口承载力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5 赵思健;;自然灾害时空风险评估框架与模型研究[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廖顺宝;李泽辉;;海南省人口分布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及人口数据空间化研究[A];中国土地资源态势与持续利用研究[C];2004年

7 蒋林;王芳;孟庆;;城乡规划视角下的“山地”和“山地城镇”界定初探[A];第二届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龙瀛;;中国人口密度的时空演变与城镇化空间格局初探:2000-2010[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9 丁文秀;卓力格图;李晓丽;张亦梅;冯新科;韩贞辉;;基于抽样的四川省人口数据空间化及在芦山Ms7.0地震灾情快速评估中的应用[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的信息技术--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爱民;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建成区扩张与用地规模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2 付博;基于GIS和遥感的长春市宜居性环境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叶明武;沿海台风风暴潮灾害复合情景模拟与应急避难研究-以上海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沈洁;和谐与生存[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陈刚;四川盆周山地土地利用/覆盖景观空间格局演替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6 倪忠云;西藏曲水—桑日地区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磊;土地利用变化的多尺度模拟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8 舒帮荣;基于约束性模糊元胞自动机的城镇用地扩展模拟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9 董世华;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陈楠;基于GIS的人口时空分布特征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益君;基于GIS人口密度模型的区域大气环境风险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玲玲;安徽省人居硬环境质量评价与优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鑫霈;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米瑞华;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5 张蕴青;公寓化新农村住区规划建设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6 毕晓玲;地形因子在四川省滑坡灾害敏感性评价中的适用性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海;基于GIS城市人口日动态分布模拟[D];西南大学;2011年

8 何静;基于栅格数据的重庆市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D];西南大学;2011年

9 王江红;陇中盆地滑坡的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周小平;中国历代人口分布的GIS表述[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晓亮;吕成文;;地形因子对人口空间分布影响分析——以黄山市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2 孙久文;罗标强;;北京山区资源环境的生态承载力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3 王红,王均;国家基本地理单元数据集的初步研究[J];测绘科学;2004年03期

4 朱红春,陈楠,刘海英,汤国安;自1:10000比例尺DEM提取地形起伏度——以陕北黄土高原的实验为例[J];测绘科学;2005年04期

5 王妍;刘洪斌;武伟;宁茂歧;;基于GIS的三峡库区地貌形态信息统计分析[J];测绘科学;2006年02期

6 林飞娜;赵文吉;张萍;;基于GIS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模型与应用——以长春市区为例[J];测绘科学;2008年04期

7 王玲;吕新;;基于DEM的新疆地势起伏度分析[J];测绘科学;2009年01期

8 姚建,丁晶,艾南山;岷江上游生态脆弱性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4期

9 杨灿明,王晟;论中国农业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J];财政研究;2002年09期

10 陈志明,刘振东,,于秀波;中国地貌全图研制[J];地图;199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佳;基于DEM的我国地貌形态类型自动划分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晓议;李月臣;曾T

本文编号:1309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309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f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