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购房衡量的农业转移人口流向特征与形成机制
本文关键词:城镇购房衡量的农业转移人口流向特征与形成机制 出处:《地理学报》2016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购置房产切合了新型城镇化规划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市民化的要求。研究购房定居或准备定居城镇群体的流向特征,有助更好地落实有效供给。随机问卷调查乡村务农人员、打工者,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及其背后的家庭成员,采用回忆或电话问询方式填写农村购房转移个体和家庭基本状况,获得江苏、河南、陕西等24省区1327份有效信息,分析中国购房转移群体的流向特征与态势,用Spearman双变量相关分析和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从个体或家庭角度探究购房流向分异的成因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20世纪80-90年代购房转移人口少,2000年以来渐多,趋向年轻化,教育程度较高群体多购房转移到规模较大或等级较高的城市。省区内城市,尤其县级城市是购房转移主要地,镇吸纳能力整体较弱,原住地层次影响迁住地高度。东部地区省区内购房转移多元分化,中部地区在县级以上城市分散购房转移,西部地区购房转移到省区内地级以上城市占一半以上。需求互补性、中介机会、距离远近影响购房转移及其分异,获得期望的经济收入加以城市的吸引力,是人们在工作或打工地购置房产的深层原因;没有稳固工作地点,一般倾向家乡的县级城市、镇或者就近的高等级城市购房。购房转移和流向分异与教育程度、固定工作与否、是否购房地工作、现工作地时间、购房年龄等个人或家庭发展条件的因子显著相关,是宏观社会环境政策影响、中观城乡系统各种媒介作用与微观个体或家庭成员主观行为多向耦合综合驱动的结果。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555)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5JM4139)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6D022)~~
【分类号】:C924.24
【正文快照】: 1引言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1],农村人口经历城乡摆渡、城镇认识与适应后,逐渐转入到城镇购置房产稳定生活阶段,由初期城镇的暂住、常住人口转向当前的市民化人口,由限制落户到居住证制度推动下鼓励人口落户城镇,相应研究也已经自20世纪90年代关注劳动力迁移、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盛亦男;;流动人口家庭化迁居水平与迁居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学刊;2014年03期
2 ;转轨时期劳动力迁移的区域特征[J];中国人口科学;199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文恒;张敬飒;徐凯颖;屈英豪;朱虹颖;;城镇购房衡量的农业转移人口流向特征与形成机制[J];地理学报;2016年10期
2 吴帆;;中国流动人口家庭的迁移序列及其政策涵义[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3 朱宇;林李月;;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的时间过程及其空间效应研究: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2016年06期
4 杨中燕;朱宇;林李月;谭苏华;;核心家庭人口流动模式及其影响因素[J];西北人口;2015年03期
5 刘晓冉;;济南市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研究[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6 曹雁翎;;大连技能型劳动力迁移意愿影响因素分层研究[J];北方经贸;2014年01期
7 白先春;凌亢;;人口分布合理性的多指标评价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西北人口;2013年01期
8 白先春;凌亢;;江苏外来人口集聚规模预测研究[J];西北人口;2012年05期
9 周均旭;江奇;;产业集群人才集聚机理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冯雷;;从城乡割裂到城乡融合 从分割发展到统筹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S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亦男;;中国流动人口家庭化迁居[J];人口研究;2013年04期
2 杨云彦;石智雷;;中国农村地区的家庭禀赋与外出务工劳动力回流[J];人口研究;2012年04期
3 石智雷;杨云彦;;家庭禀赋、家庭决策与农村迁移劳动力回流[J];社会学研究;2012年03期
4 王志理;王如松;;中国流动人口带眷系数及其影响因素[J];人口与经济;2011年06期
5 姚先国;来君;刘冰;;对城乡劳动力流动中举家外迁现象的理论分析——一个可行性能力的视角[J];财经研究;2009年02期
6 侯佳伟;;人口流动家庭化过程和个体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研究;2009年01期
7 袁霓;;家庭迁移决策分析——基于中国农村的证据[J];人口与经济;2008年06期
8 洪小良;;城市农民工的家庭迁移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06期
9 侯亚非;洪小良;;2006年北京市流动人口家庭户调查报告[J];新视野;2007年02期
10 周皓;中国人口迁移的家庭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研究;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瀚;黄洪雷;;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融入——基于环境心理的视角[J];江淮论坛;2014年01期
2 姜波;;宁波市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调查分析[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4年01期
3 程姝;杨钧天;韩学平;;中外农业转移人口权益保障比较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4 唐献玲;;激活农业转移人口:破解城乡发展难题的关键[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5 程业炳;周彬;张德化;;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探索;2014年03期
6 赵继颖;周利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3年11期
7 杜淑芳;;多伦县吸纳转移人口就业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8 仝尧;;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路径探讨[J];行政与法;2014年02期
9 孙蚌珠;王乾宇;;在全面改革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J];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10 李永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道德建设的价值取向探究[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盛英斌;;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逆城镇化”现象探析[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官锡强;;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视角的新型城镇化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发展[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黄双华;;论四川城市化建设的重点[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赵青宇;崔曙平;;转型期关于推进农民就地城镇化的思考[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云川;切实保障转移人口的基本权利[N];文汇报;2007年
2 陈灏;城镇化提速 转移人口保障需加强[N];东方城乡报;2013年
3 陈灏;城镇化需强化产业支撑 转移人口保障需加强[N];东方城乡报;2013年
4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教授 张道航;被遗忘的角落:转移人口的居住权[N];中国房地产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张雪;引导农村转移人口在城市有序流动[N];经济日报;2013年
6 记者 孔令敏;农业转移人口及常住人口均为服务对象[N];健康报;2014年
7 王莉;免去农业转移人口的后顾之忧[N];人民政协报;2014年
8 记者 周斌 刘子阳;努力实现一亿农业转移人口城镇落户[N];法制日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谢雅楠;“进退有据”力保农业转移人口权益[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10 整理 王平;让更多符合条件农业转移人口成市民[N];东方城乡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姚明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张协嵩;重点镇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实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超毅;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城镇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公平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梦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赵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赵晗;安徽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5 董莹;武汉市远城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及分担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赵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7 周鹏举;河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困境及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苏新亚;河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服务成本测算与分担机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卢云;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教育支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10 成园园;现阶段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路径探析[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174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317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