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中国西部地区人口红利与产业转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30 16:18

  本文关键词: 人口红利 产业转型 西部地区 出处:《财经问题研究》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已经陷入劳动力成本增加和产业转型升级缓慢的境地,迫切需要通过创造第二次人口红利的条件和产业转型升级来获得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而对于西部地区,则具有较多的第一次人口红利,这为承接东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条件。西部地区丰富的人口红利潜力形成的人口红利效应,将为西部地区产业升级、工业区兴起和集聚以及产业带的形成提供条件,而西部地区人口红利潜力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宏观对策研究,有助于发挥西部的要素资源潜力,带来区域经济增长。
[Abstract]:Economic growth in the eastern region has fallen into the situation of rising labor costs and slow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achieve sustainabl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the conditions for the second demographic dividend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while for the western region, there are more first population dividends. This provides conditions for undertaking the traditional 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 in the east, and the demographic dividend effect formed by the rich demographic dividend potential in the western region will upgrade the industries in the western region. The rise and agglomeration of industrial zones and the formation of industrial zones provide cond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region, and the population dividend potential of the western region and the macro-countermeasures to undertake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region will help to give play to the resource potential of the elements. Bring about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西部产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09XJA790007) 内蒙古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项目“内蒙古自治区产业转型升级和劳动力市场的微观机理研究”(30105-125142)
【分类号】:C924.2;F127;F224
【正文快照】: 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目前,西部承接东部和境外产业转移的能力日渐增强,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有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中西部、东北和东部工业生产增加值分别为19.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必良;;广东产业结构升级:进展、问题与选择[J];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2 李晓春;何平;;最低工资线的农民工就业效应——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3 钟水映;李魁;;中国人口红利评价[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02期

4 蔡f ;;中国的人口红利还能持续多久[J];经济学动态;2011年06期

5 廖海亚;;人口红利:理论辨析、现实困境与理性选择[J];经济学动态;2012年01期

6 蔡f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7 张蕊;杨晓丹;王楠;;中国农业“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检验[J];南方人口;2011年06期

8 郭岚;张祥建;李远勤;;人口红利效应、产业升级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9 毛新雅;彭希哲;;城市化、对外开放与人口红利——中国1979-2010年经济增长的实证[J];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10 陈友华;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数量界定、经验观察与理论思考[J];人口研究;200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D];武汉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立;;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内涵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路径[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赵晓华;王文;惠峰;;西安地区首次献血后再次献血人群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0年12期

3 马忠东;吕智浩;叶孔嘉;;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s in China:Present and Future[J];China Economist;2010年06期

4 张力洋;;合肥市人口红利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1期

5 孙瑜;;论当前我国农民工劳动成本上升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8期

6 李魁;;劳动力负担与我国经济增长[J];财经科学;2010年06期

7 田雪原;;通货膨胀、劳动力市场与工资率走势[J];财贸经济;2011年07期

8 张彬斌;;新中国60年人口发展轨迹:兼谈中国未来劳动力供给[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8期

9 乔丽博;;中国的发展状况与刘易斯拐点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9期

10 汤凤林;甘行琼;;滞胀风险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选择[J];西部论坛;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晨;;劳动力有限供给、有序迁移与城镇化健康发展——中国经济发展的“刘易斯转折点”讨论及启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泽坚;黄斐玫;;高度外来化地区人口与产业相关性分析——以虎门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稻葵;徐翔;;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及其动力研究[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总第45期)[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玉香;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士杰;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钱明亮;中国生育率转变的人口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4 姚引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经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汤向俊;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消费结构转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张怀坤;全球变暖条件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琼;经济结构调整与最低工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万宇艳;我国工业结构低碳化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许涛;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劳动收入改进[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吴有红;我国商业银行安全的评估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书清;广东省可持续发展主导产业的选择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胡贤龙;全球经济失衡:劳动力全球化视角的解读[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3 田步伟;东北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孙超;人口结构视角下的“人口红利”效应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任云;中国人口结构转型与政府教育投入[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6 章亚男;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消费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1年

7 刘晋;基于农民工视角的刘易斯转折点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8 薛丹;甘肃省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戴心悦;年龄结构与经济增长[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10 张乐川;我国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可行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智勇;;最低工资会打击农民工就业吗[J];财经科学;2007年10期

2 杨继军;;人口年龄结构转变的储蓄效应[J];财经科学;2009年07期

3 罗小兰;;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农民工就业效应分析——对全国、地区及行业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7年11期

4 汪伟;;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决定因素——基于1995-2005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8年02期

5 车维汉;杨荣;;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基于国际比较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3期

6 李扬;殷剑峰;陈洪波;;中国: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研究[J];财贸经济;2007年01期

7 孙祁祥;朱俊生;;人口转变、老龄化及其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挑战[J];财贸经济;2008年04期

8 罗小兰;;我国劳动力市场买方垄断条件下最低工资就业效应分析[J];财贸研究;2007年04期

9 漆莉莉;"人口红利"期的财政政策[J];财政研究;2004年12期

10 李文星;;论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的经验关系[J];当代经济;2008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D];武汉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章华;陈建付;;中国“人口红利”及其获取对策[J];改革与战略;2011年05期

2 王德文,蔡f ,张学辉;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和增长效应——论中国增长可持续性的人口因素[J];人口研究;2004年05期

3 刘成明;;青海湖区人口发展与问题论略[J];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4 徐钢;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口控制与经济发展对比分析[J];调研世界;1997年04期

5 冯国平,张万恩;西部大开发:人口问题莫重蹈覆辙[J];了望;2000年49期

6 刘家强;西部开发中的人口环境分析[J];人口研究;2000年04期

7 刘渝琳,彭熙;托达罗人口流动理论对西部地区人口流动的启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9期

8 秦海英;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 促进西部大开发[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4期

9 蔡新会,巩刚军;90年代中后期西部地区迁移人口特征分析[J];社科纵横;2004年02期

10 张善余;彭际作;毛爱华;;西部地区人口迁移形势及其影响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延年;;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口问题(下)[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解放思想论坛文集[C];2003年

2 宋元梁;;陕西落后农村计划生育户养老保险模式研究[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风;;对贵州省城市贫困人口问题的思考[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益华;;贵州少数民族人口状况与经济发展浅析[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张天路;;西部民族人口的演进与问题分析[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庆祝阮西湖教授从事学术研究50年暨都市人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刘延年;《西部大开发中人口问题》课题组;;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口问题(下)[A];陕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德仓;孙莹;;浅析跨省域的农业人口联姻流动——以河南省南阳市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陈萧洁;;浅议贵州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郭凯峰;曹婧;李霁;;西部地区未来人口与城镇化发展影响趋势及对策——以云南省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罗凌;在西部地区率先建立工作新机制[N];中国人口报;2006年

2 记者 车喜韵邋实习生 陈元元;西部“人口官”聚集汉中研讨工作[N];陕西日报;2008年

3 浙江大学西部研究院 姚引妹;促进西部地区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8年

4 孙明泉;散居在生态脆弱区的人口应尽快转移到城镇[N];光明日报;2007年

5 任远;浅谈西部地区人口发展战略[N];中国人口报;2005年

6 姜云飞;我市进入“人口红利”期[N];大连日报;2004年

7 记者 贺信 刘中元 通讯员 廖利珍;我省启动人口发展战略研究[N];南方日报;2004年

8 苑海震;西部地区人口健康促进项目在我省启动[N];河南日报;2007年

9 记者 席小平 田少军;努力推动西部地区人口与计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N];中国人口报;2000年

10 李倩 伍晓阳;国家将在西部地区全面实施“少生快富”工程[N];西部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学辉;人口红利、养老保险改革与经济增长[D];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2005年

2 杜娟;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海阳;西部城市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D];西北大学;2009年

2 李德友;基于人口红利的广东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郭雷;经济增长视角下中国人口红利利用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4 张艳;甘肃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经济效应分析[D];兰州大学;2009年

5 张爱芳;新疆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6 杨嗣鼐;中美西部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任雪梅;东西部人口经济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8 刘彦辰;1990年代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特征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李梅;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吴彩仙;中国西北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人口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关系[D];新疆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766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4766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e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