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人口人居活动与大连城市人居环境系统发展研究
本文选题:外来人口 + 外来人口人居活动 ; 参考:《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摘要】:外来人口改变了一个城市的人口结构,进入城市的外来人口的人居活动和当地人口的人居活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到该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关于外来人口的界定分歧很大,给相关研究带来很大不便。本文把来自大连城市人居环境系统以外的人口定义为外来人口,依据外来人口来大连的目的和动机将外来人口分为外来学习交流人口、外来投资人口、外来旅游人口、外来务工人口和投亲访友人口以及无业盲流人口,并把外来人口人居活动作为城市人居环境系统的干扰因素,采用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外来人口人居活动与大连城市人居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关系。 城市人居环境系统是以人居活动为主体的复杂开放的系统,包括物质系统和非物质系统。为研究外来人口的人居活动对大连城市人居环境系统的物质系统和非物质系统的影响。对物质系统的三个子系统选择2000年以来的10年的15个指标150个数据与大连外来人口进行相关性分析,对非物质系统三个子系统选取17个指标170个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并分别建立外来人口与大连城市人居环境系统物质系统和非物质系统的的数学模型。经过分析发现物质系统中的住宅子系统和交通子系统与外来人口的相关度高,外来人口人居活动对城市非物质系统的影响最大的是:邮电通信、社会保障、商业和服务业、客运量、供水、供电、固定投资、教育和科研投入,而与娱乐文化宣传的相关性差,说明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性不强。通过分析,结合大连人居环境系统的实际提出了大连城市人居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本文基于外来人口统计口径的差异以及外来人口的分歧的限制,定性分析时对外来人口采用最宽泛的定义,在定量分析时采用权威外来人口统计数据进行模糊分析,对分析结果有一定影响。
[Abstract]:The alien population has changed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a city, the human settlement activities of the alien population entering the city and the human settlement activities of the local population are interlinked, thus affecting the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hanges of the city.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the definition of the alien population is very different, which brings great inconvenience to the related research.This paper defines the population outside the urban human settlements system of Dalian as the alien population. According to the purpose and motivation of the foreign population to come to Dalian, the foreign population is divided into the population of foreign learning and exchange, the popula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and the population of foreign tourism.The popul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visiting friends, as well as the population of unemployed blind people, and the activities of migrants as interference factors in the urban human settlements system,In this paper,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system theory are used to study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uman settlement activities of the alien population and the urban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system in Dalian.Urban human settlements environment system is a complex open system with human settlement activities as the main body, including material system and non-material system.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human settlement activities of the alien population on the physical system and the immaterial system of the urban human settlements system in Dalia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150 data of 15 indexes and the alien population of Dalian in the 10 years since 2000, and uses SPSS software to analyze the 17 indexes and 170 data of the three subsystems of the material system.The mathematical models of the physical system and the nonmaterial system of the alien population and the urban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system in Dalian are established respectively.It is found that the residential subsystem and transportation subsystem in the material system have a high correlation with the foreign population.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urban immaterial system are: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social security, commerce and service.Passenger volume, water supply, power supply, fixed investment,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vestment, but the correlation with entertainment cultural propaganda is poor, which shows that the social integration of the foreign population is not strong.By analyzing and combining with the reality of Dalian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system, the suggestion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alian urban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system are put forward.Based on the difference of the caliber of the foreign population and the limitation of the difference of the foreign population, this paper adopts the broadest definition of the foreign population in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the fuzzy analysis of the authoritative foreign population statistics i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It has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result of analysis.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C9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光明;杨淼玲;王永超;;论大学园区空间信息变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J];现代情报;2011年07期
2 陈静;;市中心和郊区,你选择住哪里?[J];高中生学习(高一版);2011年02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文华;李雪铭;;外来人口与大连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史晓霞;杨宝祝;;阳台农业——城市人居环境中的低碳新理念[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3 孙九林;李濵;;构建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4 王洪辉;;“非典”之后对城市人居环境规划与建设的思考[A];我国城市发展与建设的若干问题及对策研究——抗击“非典”初战告捷后引发的思考[C];2003年
5 刘平;唐鸿寿;;城市人居环境的生态设计方法[A];生态学的新纪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2000年
6 殷宏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改善人居环境的有效途径——马鞍山市生态园林规划建设[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7 王如松;;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人性化(二):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生态设计方法[A];珠海—澳门生态城市建设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2000年
8 李斌;;兰州城市人居环境优化途径探讨[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倪玉娟;李雪铭;;近十年来我国优秀宜居城市城市化与城市人居环境协调发展评价[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申海元;陈瑛;张彩云;裴艳飞;樊慧荣;;西安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评价[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冀;集中两到三年左右时间,下决心实现城市人居环境 和面貌新提升[N];南京日报;2009年
2 齐作权;我省城市人居环境渐入佳境[N];山西日报;2004年
3 特派记者 毕征 通讯员 史伟宗;广州继续成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典范[N];广州日报;2011年
4 记者 黄颖;深化文明城市建设 提升城市人居环境[N];成都日报;2011年
5 记者 牛敏;志丹城市人居环境大幅提升[N];延安日报;2011年
6 记者 张敬波;宣城精心营造城市人居环境[N];安徽日报;2009年
7 李芹;永仁县有效提升城市人居环境[N];楚雄日报(汉);2009年
8 王俊斌;我省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N];山西日报;2004年
9 山东省建设厅;山东:努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N];中国建设报;2005年
10 巴海云;打造优美环境 构建宜人之居[N];酒泉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建;都市休闲空间的整合与调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泽福;城市林业与房地产复合生态经营系统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华;外来人口人居活动与大连城市人居环境系统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侯巧玲;呼包鄂城市人居环境舒适度对比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柯贞;西安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4 李正贤;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河北省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2年
5 刘绍峰;东北地区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冒静;乌鲁木齐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演进分析及其对策[D];新疆大学;2012年
7 张武宏;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人居环境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8 陈莉;城市人居环境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刘娟;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金伟;三峡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与管理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7585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758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