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北京都市区人口空间发展的新特征与启示

发布时间:2018-05-11 10:11

  本文选题:人口密度 + 空间分布 ; 参考:《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06期


【摘要】:采用统计分析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在第四、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乡镇街道数据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北京都市区2000年以来人口空间发展的新特征。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北京旧城区人口整体实现了正增长,改变了绝对数量不断下降的趋势,增加了人口疏解的难度。远郊区人口增速超过近郊,逐步演化为郊区化的主要承载空间,显示出远郊新城在集聚人口方面的吸引力。全局Moran指数显著为正且逐年减小,揭示人口的郊区化扩展,但2000以来这种趋势有所减弱。局部Moran指数揭示高-高类型集聚区以旧城区为中心逐步向外围扩展,新增的高-高类型区主要位于西北部和北部,减少的区域主要分布于二环以内。低-低类型区分布于都市区的外围,并且向西部的门头沟区和西南部的房山区逐步集中。说明新时期北京都市区人口空间发展存在大范围的集聚和小范围的扩散两种趋势,即人口从都市区外围向近郊及远郊新城集聚,同时由旧城中心部分街道向外围扩散。
[Abstract]:By means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based on the fourth, fifth and sixth population census,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population spatial development since 2000 in Beijing metropolitan area are emphatically discussed. The study shows that since 2000, the population of the old urban area of Beijing has achieved a positive growth, changed the absolute number of declining trends, and increased the difficulty of population unwinding. The population growth rate in the far suburbs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uburbs, and it has gradually evolved into the main bearing space of suburbanization, which shows the attraction of the population agglomeration in the suburban new towns. The global Moran index i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and decreases year by year, which reveals the suburbanization expansion of the population, but this trend has weakened since 2000. The local Moran index revealed that the high-high type agglomeration area gradually expanded to the periphery with the old urban area as the center. The new high-high type area was mainly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and the north, and the reduced area was mainly located within the second ring. The low-type area is distributed in the periphery of the metropolitan area and is gradually concentrated in the west of Mentougou region and the southwest of Fangshan area. It is shown that there are two trends in the spatial development of the population in Beijing metropolitan area in the new period, that is, the population agglomeration from the periphery of the metropolitan area to the new suburb and the outer suburb, and at the same time from the central street of the old city to the periphery.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农村发展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32)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211001) 2010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分类号】:C9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戚本超;赵勇;;首尔人口限制和疏解策略对北京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4期

2 倪娜;易成栋;高菠阳;;2000—2010年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与变动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6期

3 于伟;宋金平;张萌;;新郊区主义与美国郊区的密集化发展[J];城市问题;2011年09期

4 周一星,孟延春;中国大城市的郊区化趋势[J];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03期

5 周一星;北京的郊区化及引发的思考[J];地理科学;1996年03期

6 冯健,周一星;近20年来北京都市区人口增长与分布[J];地理学报;2003年06期

7 宋金平;王恩儒;张文新;彭萍;;北京住宅郊区化与就业空间错位[J];地理学报;2007年04期

8 孙铁山;李国平;卢明华;;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聚与扩散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区域密度函数的实证研究[J];地理学报;2009年08期

9 孙铁山;王兰兰;李国平;;北京都市区人口—就业分布与空间结构演化[J];地理学报;2012年06期

10 周一星,孟延春;沈阳的郊区化——兼论中西方郊区化的比较[J];地理学报;199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汉州,张义忠;我国大城市居住郊区化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初探[J];安徽建筑;2003年04期

2 张杰;吕瑞钰;刘晓文;郭盼盼;;兰州市城市边缘区发展现状研究——以兰州市西固区新城镇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6期

3 陈潇潇;朱传耿;;省际边界区域城市化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淮海经济区为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叶泽田;中国城市发展的新动向及其特点[J];北京测绘;1998年01期

5 张小军;尹卫红;陈静;;北京市“宜居城市”与土地资源利用探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孟延春;西方绅士化与北京旧城改造[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7 梁秀英,张景秋;北京市近郊区村镇建设的几点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8 徐振宇;兰新梅;;北京的郊区化困境与服务业发展机遇[J];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9 周旗,李景宜;城乡过渡带研究综述[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祝炜;;北京市人口分布特点的密度梯级分析[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建军;汤峰;;大都市近郊区城市功能转型与交通发展互动关系研究——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柴彦威;肖作鹏;张艳;;中国城市空间组织高碳化的形成、特征及调控路径[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3 罗月泓;;当前我国大城市郊区新市镇(New Town)规划探索[A];2006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6年

4 周拥军;;对我国大中城市郊区城镇规划的探索与思考——着眼于我国城市郊区化的趋势与特征[A];2006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6年

5 钟振远;周礼坤;黄茜;;基于GIS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以中山市城市空间拓展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罗长海;华晨;;杭州市的住宅郊区化现象初步研究[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1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李永浮;;北京城市住宅建设的郊区化研究[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戴雄赐;;美国城市蔓延与增长管理对中国的借鉴[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仇建军;;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园区带镇”总体规划研究——以南京高新区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徐超平;;中心还是外围——新时期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发展重点的思考[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丹;制度变迁背景下上海居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庆华;城市空间类隔离[D];吉林大学;2011年

3 吴良亚;永川构建区域中心城市的评价与路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赵新正;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双;中西部大城市城中村空间形态的和谐嬗变[D];重庆大学;2010年

7 王朝红;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评价[D];天津大学;2010年

8 王磊;土地利用变化的多尺度模拟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9 田永英;功能·尺度·等级;功能·尺度·等级[D];天津大学;2010年

10 舒帮荣;基于约束性模糊元胞自动机的城镇用地扩展模拟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静;芜湖市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卓;北京外来中低收入人群就业—居住关系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年

3 王明苹;新城市时代中国特大城市空间重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么贵芬;北京市居民职住分离的时空对比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宋俪娜;中美比较视角下的城市发展中的郊区化现象[D];西北大学;2011年

6 张金鹏;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边缘区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邓讲美;郑州市城乡协调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徐冲;开封市区空间结构分析与调控[D];河南大学;2011年

9 陈凤;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用地扩展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孙明丽;我国土地使用价格改革对城市工业郊区化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丽凌;北京市城区危旧房改造的沿革及政策建议[J];北京房地产;2000年12期

2 俞路;张善余;;近年来北京市人口分布变动的空间特征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3 张文忠,李业锦;北京市商业布局的新特征和趋势[J];商业研究;2005年08期

4 谷一桢;郑思齐;曹洋;;北京市就业中心的识别:实证方法及应用[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9期

5 武进,马清亮;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演化的机制分析[J];城市规划;1990年02期

6 陆孝襄;北京的危旧房改造[J];城市规划;1992年04期

7 吴国兵,刘均宇;中外城市郊区化的比较[J];城市规划;2000年08期

8 张庭伟;1990年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动力机制[J];城市规划;2001年07期

9 王德,张晋庆;上海市消费者出行特征与商业空间结构分析[J];城市规划;2001年10期

10 仵宗卿,戴学珍;北京市商业中心的空间结构研究[J];城市规划;2001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玮;基于GIS支持的北京市就业空间结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向东,江取珍;对上海城市人口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的探讨[J];城市规划;2002年01期

2 闫庆武;马晓冬;卞正富;;基于地统计的徐州市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年04期

3 冯健;杭州市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及其演化的模型研究[J];地理研究;2002年05期

4 王磊;蔡运龙;;人口密度的空间降尺度分析与模拟——以贵州猫跳河流域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5期

5 王静文;毛其智;;北京城市近10年人口分布演变态势分析[J];北京规划建设;2010年01期

6 刘长岐,甘国辉,李晓江;北京市人口郊区化与居住用地空间扩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3年05期

7 宋旭光,王远林;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变化的收敛性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04期

8 张越;苏、锡、常三市人口郊区化研究[J];经济地理;1998年02期

9 冯健,周一星;杭州市人口的空间变动与郊区化研究[J];城市规划;2002年01期

10 袁长丰,刘德钦,崔先国,徐卓揆;基于人口GIS的北京市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分析[J];测绘科学;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俊莉;王慧;曹明明;;西安市人口的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张伟;王军;徐海贤;;2000年以来江苏城镇人口的增长及其空间分布[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3 杨剑;蒲英霞;秦贤宏;何一鸣;;浙江省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时空演变分析[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丹妮;张茜;周之聪;;基于空间句法的南京城市肌理与人口密度相关性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何一鸣;;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四川人口迁移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廖邦固;徐建刚;韩雪培;祁毅;梅安新;;基于人口数据空间化的上海人口与土地利用变化分析(1990-2000)[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裴洪淑;;延边人口空间分布变化特征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冰寄海;程英男;王海涛;;基于GIS的长春市中心城区人口空间分布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徐丹;;大连市人口时空变动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梁淑荣;;江西省建制镇人口发展状况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姜晓凌;上海人口城市化郊区化并进发展[N];上海科技报;2005年

2 记者 杨群;上海人口密度:3631人/平方公里[N];解放日报;2011年

3 记者 姚敏华 沙莉;人口密度东西之比9:1[N];中国人口报;2001年

4 记者 陈青;150万上海人搬出市中心[N];文汇报;2000年

5 早报记者 顾文剑 实习生 孙甬超;上海外环外区域人口密度5年增长31%[N];东方早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杨利春;城市每平方公里847人多不多[N];中国人口报;2004年

7 记者 孙丽萍;上海遭遇“人口烦恼”[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8 吴勇 朱建芳;温州人口密度如何?[N];温州日报;2007年

9 通讯员  杨晋 实习生 宗满意;我市常住人口达233万[N];厦门日报;2007年

10 刘涛 继钊;我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7.73岁[N];太原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旭东;喀斯特高原山区人口空间结构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静;大城市低收入人口空间分布及其聚居形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3 景楠;基于多智能体与GIS的城市人口分布预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4 王春兰;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的政治社会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俞路;20世纪90年代中国迁移人口分布格局及其空间极化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通格(Bayaraa Naranlungalag);蒙古国人口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英安;中国人口密度模拟、误差分析及其软件系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鲁魁锋;近20年来新疆人口时空变化特征与经济的关系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3 王宇;当代中国大城市人口分布变动新形势、新特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吴林雄;基于R和GeoDa软件的云南省人口信息GIS空间统计分析[D];云南大学;2012年

5 柴访;哈尔滨市城市内部人口空间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守国;上海市人口分布变动和城市功能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马颖亿;1990年以来江苏省人口空间格局与演化机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8 于文丽;基于空间自相关的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流分布模式与动力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9 程琳;上海市郊区城镇快速发展进程中人口聚居实态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10 周吉节;2000-2005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分布状况和经济动因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735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8735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1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