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

发布时间:2016-11-24 10:12

  本文关键词: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33卷第1期2009年1月

2009人口研究 17PopulationResearchVol133,No11January

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

3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

杨菊华

【内容摘要】文章以成年乡-城流动人口为切入点,,构建了社会融入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五种融入类型。文章认为,“融入”比更适于形容乡-城流动人口在城市的适应过程及结果;、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但经济整合通常发生在先,。从隔离、选择性融入到融合是多方面、:;;;。北京:100872

1980年代前的中国,受制度制约,交通不畅,机会欠缺以及安土重迁的思想观念和“父母在,不远游”文化背景的影响,除偶发的集体迁徙外,以个体或家庭为单位的人口流动并不普遍。然而,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进程,打破了制度的限制,缩短了地域之间的距离,开启了新的生活机会,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定势和价值判断,促成了史无前例的人口流动浪潮。虽然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和户籍制度的双重壁垒依旧存在,但二元经济体制同时也构成人口流动的驱动力之一:落后地区人群对改善生活环境的渴望及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形成强大的推力,促使他们冲破制度的制约,突破重重困难的阻碍,涌入经济更发达地区。近30年来,中国的流动人口呈急速增长态势:1982、1990、1995、2000、2005年,流动人口总数分别约为657、2135、7073、10229、14735万人。虽然这些数据因对流动人口的定义而有差异,但流动人口大量存在确是不争的事实。

)在经济结构、由于流出地与流入地(本文也称为“目的地”户籍制度以及社会、文化、行为习惯、生

活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差异,流动人口往往停留在流而不迁的状态,难以成为流入地的永久居民,从而形成与流入地户籍人口相对应的两类人群:常驻的“外来人”和候鸟式的“迁徙人”。外来人和迁徙人的身份既是流动人口未能融入流入地主流社会的反映,反过来也阻碍了他们的融入。

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意愿、过程、结果折射出他们在流入地的生存环境,昭示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同人群能否享受公平、公正的待遇,体现了我国“以人为本”的管理服务理念是否落实到位。因此,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不是私人问题,而是社会现象,反映了一种利益关系、社会资源分配的规则和秩序,涉及到国家层面的宏观政策、流入地的经济结构及居民的态度和行为、流动者的社会经济背景等多方面因素,是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李树茁等,2008),引起了多方面的重视。然而,现存相关研究多关注经济层面,对文化、行为、心理认同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对语言适应等某些领域的实证研究基本缺失。而且,抽象的理论分析或单纯的数字罗列较多,运用合适理论指导的经验研究较少。因此,现存研究多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这些局限既使许多重要问题未能厘清,也阻碍了政府、学界、民众对流动人口融入不足潜在后果的深入了解和把握,使政府决策部门在制

(项目编号:08JJD840201)、3本研究受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流动人口研究”教育部哲学社

(项目批准号:07JZD0027)资助。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研究”

 18人口研究33卷定相关政策时缺乏必要的科学理论和实证依据,从而未能及时采取必要和可行的措施加快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社会融入步伐,不利于甚至可能阻碍流动人口福利的改善。

①本文从“融入”概念着手,从理论视角探讨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融入路径,厘清基本概念,构建流

动人口在流入地社会融入模式的总体理论框架,探讨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模式。本文认为,其一,在探讨该问题时,对流动人口群体不能一概而论:流动人口具有多元化特点(李培林,1996;牛喜霞等,2007;王汉生等,1997),包括城镇-城镇流动人口和农村-城镇流动人口、户籍和非户籍流动人口、成人和少儿流动人口等多个次人群;他们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不同,故在流入地的境遇各有差异,并影响到他们在流入地的融入过程、速度和结果。其二,社会融入不是一层不变的单维度概念,而是动态的、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隔离和区隔融合是新流动人口(和部分老流动人口)难以避免的遭遇;经济整合(integration)、文化接纳(acceptance)、行为适应(adaptation)、)是社会融入的基本内涵。,互为因果。其三,流动人口的融入轨迹和模式因次人群而异,次为文化接纳,再次为行为适应,最后是身份认同,-城镇(简称乡-城)流动人口。。

1 “同化”((assimilation)理论的基本演进轨迹

、群体之间、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任远、邬民乐,2006)。流动人口如何适应流入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一直是多学科关注的焦点。流动人口在进入流入地伊始,由于语言、文化、习俗、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流入地社会的制度障碍或主观歧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会经历一个隔离(segregation)过程。虽然由于流动人口本身和流入地的特点,该过程可长可短,但面对陌生的新环境,他们都会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初来乍到,移民发觉过往的人际网络、社会资本等大多消失,新的网络尚未建立,且语言、生活习惯等与流入地的主流社会存在明显差异,出现边缘化现象,产生无所归依的心理(Park,1928),感到困扰、不安、矛盾、退缩、愤怒、忧伤、后悔或思乡。边缘化现象也就是隔离现象,影响参与的机会,阻碍融合的发生。

随着流动者在流入地居住时间的延长,他们开始了漫长的融入之旅,有的最终成功地融入到流入地的主流社会,有的融入到目的地与流动者享有共同文化来源的少数族裔(或家乡)文化,还有的在某些方面融入到主流社会、在其他方面却保持着自己的特点,呈现出隔离、选择性融入、社会融合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轨迹。当然,这是一个理想模式(idealtype),因流动者不同的经历,它们之间会有重叠,亦会出现不同的次序。一些流动者可能永远停留于某一阶段,一些则能在较短时间内成功融入流入地的主流社会。

(assimilation)、(pluralism社会融合理论源自西方国家。在众多流派中“融合论”,“多元文化论”

(segmentedassimilation)影响较大,它们均用来理解和解释移民ormulticulturalism)“、区隔融合论”

在西方社会的经济成就、行为适应、文化融合、身份认同的过程和结果。虽然,中国的实际情况与国外存在差异,乡-城流动人口与国际移民自身的社会经济背景和流入地的客观环境也不一样,但他们在流入地均属于弱势群体,面临许多类似的问题,故西方的理论对中国的情况无疑具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

1.1 融合论②

融合论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理论范式,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派

(而非)描述流动人口在流入地与主流社会相比较的现状,原因详见文章第三部分。不过,①本文使用“融入”“融合”

在引用或叙述他人的研究成果时,本文使用原文的用法。

(acculturation)、(assimilation,fusion,interpenetration);主要原因在于,早期的融合②这里不用“同化”而使用“融合”

理论强调族群之间的竞争、冲突、渗透与交融。

 1期杨菊华 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 19(Chicagoschoolofsociology)。Park(1928)和ParkandBurgess(1921:735)将融合定义为“个体或群体互相渗透(interpenetration)、相互融合(fusion)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共享历史和经验,相互获得对方的记忆、情感、态度,最终整合于一个共同的文化生活之中”。他们将融合过程和内容系统地区分四种主要的互动:经济竞争、政治冲突、社会调节(accommodation)、文化融合。虽然ParkandBurgess没有明确指出这些内涵之间的递进关系,但这种暗示却是很明显。

“融合论”历经发展,到20世纪中叶,经Gordon,(1964)等人而发扬光大。然而,自1960年代以来,在欧美关于新移民及其在流入地土生土长的后代的研究中,融合理论遭到抨击(AlbaandNee,

(Gordon,1981)的理念也受到挑战(Hirschman,2003;Rumbaut,1997),美国作为文化“大熔炉”

1983)。批评者认为,融合理论不分种族/民族差异和移民的社会经济背景,一概假定,随着在流入地居住时间的延长、语言的适应、经济的整合、文化的认同,,但事实却并非完全如此。而且,的一个线性轨迹,、,既包括个体自觉的行为,;(AlbaandNee,2003:38~39),、界限的重构(AlbaandNee,2003)。这。

1.2 与认为移民终将放弃自己的传统文化以适应主流社会的融合论不同,多元文化论用来形容多民族、多文化、多语言的社会。该理论源于20世纪40~50年代的美国,并逐渐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以英语移民及其后裔构成主体民族的国家广泛传播。这些国家为实现种族纯洁、保持文化同质的理想,一方面长期实施同化政策,否定和排斥民族文化多样性;另一方面,它们推行限制性移民政策,严格限制有色人种移民的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于国际压力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他们开始接纳大量欧洲的难民和移民以及其他族裔人口,使其人口的民族结构日益多样化。英语民族在人口中的比重下降,民族文化多样性空前发展,为多元文化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多元文化论最初是一种政治主张,目的是为了对抗长期以来占据统治地位的、以欧裔白人为中心的、具有明显种族歧视的同化论。当其应用到国际移民领域,多元文化论强调,当移入地文化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时,新移民会倾向于维持原有的文化价值,同时他们也会在新的定居地重新塑造其身份认同、价值观念,从而有助于形成多元化的社会和经济秩序(Portesetal.,1980;周敏,1995)。

1.3 区隔融合论

区隔融合理论是对传统融合理论的补充和发展,用来解释早期融合理论所无法解释的现象。该理论考虑到不同少数族裔在流入地所处社会经济背景的差异。它认为,移民的人文资本(比如,教育、技能、文化)及他们在流入地最早遭遇的对待与融合模式之间存在互动。流入地公共政策和社会成员表现出来的敌意、漠不关心或诚心接纳对融合的过程及结果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Portes,1995;PortesandZhou,1993,2001;)。

研究表明(Boyd,2002;Hirschman,2001;PerlmanandWaldinger,1997;PortesandZhou,1993,2001;ZhouandXiong,2005),由于与成人所处的角色、入城的目的、生活经历不同,子女在目的地的文化融合、行为适应、身份认同的路径和机制都与亲代有很大差别;他们的社会融合问题难以完全从父母的融合经验中找到答案。通过对美国第二代移民(secondgeneration)的研究,PortesandZhou(1993)发现,流动人口子女可能呈现出“区隔融合”模式:来自于许多地区的第二代移民只是在某些方面融合到美国的主流社会中。该理论比传统的线性融合更复杂,旨在解释新移民或第二代移民(尤其是后者)怎样和为什么走了一条不同于先辈融合于美国社会的路径。

区隔融合理论认为,传统的线性融合理论不再适合揭示当代移民的融合趋势和路径。相反,当代

 20人口研究33卷移民群体中和群体间将会产生不同的融合结果,主要表现为三种不同的模式。其一,融合于主流社会。某些移民群体拥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受到当地文化的亲睐,故而可能较快地融合到主流社会经济和文化中,并可为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加速子女的社会融合过程。其二,融合于城市贫困文化。一些群体拥有的资源较少,难以找到稳定的工作、获得像样的收入,难以为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因而,子女向主流社会的流动也受到限制。相反,第二代移民或许被暴露于城市少年文化环境及市内质量低劣的学校,从而失去学习的乐趣和追求向上社会流动的动力。其三,选择性融合。一些群体的父母有意识地选择对子女进行更好的教育,但限制子女对美国青少年社会文化的认同,鼓励他们坚守自己祖先的传统文化观念与价值。

上面三种理论各有所长,相互补充。它们源于不同的宏观历史情景,较好地解释了各自时代移民的融合现状、过程及结果。融合论起源于20世纪初期,框架,,强调个体人文和社会资本与宏观场景的互动,,:保。需要强调的是,、,且强调文。该理论后来被曲解、利用,成为在以,对少数民族实行同化政策、进行种族歧视、排斥、拒绝和否认的工具,。多元文化论源于政治主张,对实证研究工作的指导作用低于融合理论。

2 国内相关理论框架述评

与浩瀚的流动人口研究相比,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研究①寥寥无几(杜鹏等,2005;刘传江、周玲,2004《人口研究》;编辑部,2005;Solinger,1999)。在为数不多的研究中,借鉴国外相关理论和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一些学者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一,再社会化说(田凯,1995)。该理论强调三个层面的社会融合:经济、社会、心理或文化。它认为,流动人口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实际上是再社会化的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相对稳定的职业、像样的经济收入及社会地位。这些条件使流动人口与当地人的接触、交往、参与流入地的社会生活成为可能,并促进他们接受新的、与当地人相同的价值观。其二,新二元关系说(马西恒,2001)。新移民与城市社区的“二元关系”从相互隔离、排斥和对立转向一种理性、兼容、合作的“新二元关系”。其间需要经历“二元社区”“敦睦他者”、和“同质认同”三个阶段。“敦睦他者”是介于隔离与认同之间的中间环节,也是新移民与城市社会融合的关键阶段。其三,融合递进说(张文宏、雷开春,2008;朱力,2002)。学者大都主张,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社会融合包括多个层面,且各层面之间存在递进关系。然而,具体到谁先谁后问题时,学者的看法却极不一致,递进的方向甚至刚好相反。张文宏、雷开春(2008)认为,虽然由心理融合、身份融合、文化融合和经济融合等四个因子构成的移民总体社会融合程度偏低,但鉴于这四个层面的融合程度呈依次递减趋势,故流动人口的心理融合和身份融合程度较高,文化融合和经济融合程度较低。该观点也得到其他研究的支持(王桂新等,2008)。相反,朱力(2002)虽然也认为社会融合包括经济融合、社会融合和心理或文化融合等多个层面,且也存在递进关系,但先后过程却不一①研究表明,流动人口在城市的融入程度很低(详见任远、邬民乐[2006]的综述)。其主要原因包括宏观的制度因素

(蔡 ,2004;任远、邬民乐,2006;徐祖荣,2008;易善策,2007)、流入地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制约(易善策,2007)、流动人口低下的人文资本(徐祖荣,2008)、流入地居民偏见性的行为和观念(郭星华、杨杰丽,2005;李强,1995;徐祖荣,2008;朱力,2002)。在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的安排下,乡-城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构成两个不同的利益群体,流动者客观上难以进入流入地的制度体系;同时,城市体系对流动人口的制度安排极端薄弱、甚至完全丧失,从而拉大了群体间的社会距离,导致了二者之间高度的自愿性隔离(郭星华、杨杰丽,2005)。

 1期杨菊华 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 21样:经济适应是立足城市的基础;社会融合是城市生活的进一步要求,反映的是融入城市生活的广度;心理适应属精神层面,反映的是参与城市生活的深度。只有心理和文化的适应,才是流动人口完全融入城市社会的标志。因此,融合与适应不是简单地等同于同化,它比同化具有更加主动积极的意义(朱力,2002)。

上述三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社会融入不是单维度的,而是多维度的,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层面;除张文宏、雷开春的研究外,其余学者基本认为,心理融合属于社会融合的最高境界、且只有流入者在这方面融入了主流社会,他们才真正达到融合的目的。作者基本认同这一思路,但认为上述理论各有局限。比如,过分强调经济、社会和文化/心理融合之间的线性递进关系,对不同维度因素之间的互动关注不足或完全忽视。然而,经济融合既可以影响社会和文化融合及行为适应,反过来也受制于其他层面的融合程度;如果流动人口熟练掌握流入地的语言、,且言行举止符合当地的习俗,,、忽视其互动关系是不够的。又如,者概念模糊、或者存在矛盾和冲突,;有的。然而,社会融合、心理融合、?可否允许重合?抑或它们原本就是一个概念?

产生上述局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三点在于:(1)基本概念尚未厘清。学界对一些重要的概念(如:融合与融入、社会融合与文化融合)缺乏统一的、明确的界定,有的使用“融入”,有的使用“融合”;但何谓“融入”、何谓“融合”?二者有何异同?哪个概念更适合描述中国流动人口的现状和特点?(2)缺乏适合于中国国情的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社会融入的理论分析框架。就作者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一篇专门探讨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理论的学术文献。(3)缺乏具体的、系统的、可供实证检验的社会融入测量指标体系。学者采用不同的指标对缺乏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地方数据进行分析;有时,对于同一个或类似概念,学者的理解、定义和测量标准却不相同,使得出的研究结论缺乏可比性,形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本文尝试定义相关概念、构建理论分析框架。

3 概念的厘定与理论框架的建立

3.1 概念的厘定“:融合”与“融入”

探讨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融入问题首先必须厘定基本概念。目前,国内学界使用的主要概念和理论体系均源自西方,其中最常用的是前面提到的融合理论、多元文化论和区隔融合理论。在英文中,有多个描述融合或类似意义的词汇,包括:adaptation,accommodation,acculturation,assimilation,fusion,inclusion(相对于exclusion),incorporation,integration,interpenetration等。从字面上看,这些词汇和概念的内涵有的存在明显差异,有的仅有微妙之别,缺乏明确的划分界限;有的相互重合,甚

(即移民被同化到流入地的主流文化体系中)和至可以通用。比如,acculturation主要含有“同化”“融

合”之意,但重在文化同化;assimilation也包含同化和融合之意,但重在文化融合。这些概念传入中国后,学界并没有对其差别予以必要的区分,而多是笼而统之地翻译为“同化”或“融合”;这种简单的做法有时恰恰把概念间的微妙差异模糊了。而且,由于中国流动人口的特殊性,原封不动地照搬西方理论难免过于牵强。

本文区分不同的概念,使用“融入”概念、而不使用学界常用的“融合”描述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互动状况。融入与融合虽只有一字之隔,但其内涵却差之千里。“融合”是双向的,表示流入地文化和流出地文化融汇到一起,互相渗透,形成一种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新意的文化体系。相反“融入”,是单向的,指流动人口在经济、行为、文化和观念上都融入到了流入地的主流社会体系中。融合是不同文化


  本文关键词: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03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903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d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