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2013吉林省城镇化_吉林省人口城镇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8 09:13

  本文关键词:吉林省人口城镇化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省人口城镇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4-4-6 信息来源:省发改委城镇处

当前,我省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关键期。要把城镇化作为解决这个时期发展失衡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健康较快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一个重大战略举措。这其中的重点,就是人的城镇化。实现我省人的城镇化,既关乎当前、又关乎长远,既关乎总量、又关乎结构,既关乎全局、又关乎“三农”,必须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政策上加强引导,工作上加大力度,必须注重遵循人的全面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紧紧围绕人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核心需求加以稳步推进。

一、吉林省人口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一)总体情况

1.人口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但增速趋缓。从2000年开始到2012年,全省城镇化率仅增长了

3.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仅提升0.34个百分点,而同期全国增速为1.37个百分点,领先全国的差距也由13.46个百分点,缩小为2.13个百分点。

2.全省各地人口城镇化水平差异大。从各县市人口城镇化水平情况看,梯度差异明显。

3.人口聚集度低。主要表现在:一是城镇规模普遍偏小;二是空间聚集度不够;三是城市首位度不够。

(二)人口结构现状

1.人口年龄结构。按国际人口老龄化标准来看,我省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无论在数量还是在比重上都将会出现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2.文化教育结构。我省的文化结构正在稳步快速的向着高学历化的方向发展。

3.职业结构。从整体来看,我省一产的就业人口比重依然过高,限制了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三)半市民化(流动人口)现状分析

农民选择在城市打工而非真正转移进城,不是不向往城市生活,而是存在着现实障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就业不稳定、工资收入低,举家进城经济上难以支撑。二是农村土地政策优惠难以割舍,城镇用工环境缺乏新引力。

(四)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

从农民工到新市民必须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转换,即身份、工作、公共服务的市民待遇;第二阶段则是更长时间的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融合、与城市文化生活融合。

我省农民工市民化呈现出两个明显特征:一是流动“家庭化”和居住稳定性趋势明显。二是新生代农民工将成为我省农民工市民化的主力军。

当前,还有很多制约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一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制约。二是居城成本因素制约。三是体制机制因素制约。

(五)农民进城意愿情况分析

根据有关部门分析研究报告,得到如下结果:

1.在空间上,东部地区60%的居民不愿进城,中部地区55%的居民不愿进城,西部地区85%的居民不愿进城。

2.在年龄结构上,30岁以下的农村居民进城意愿最强,达到73%;50岁以上的农村居民进城意愿最弱,仅为29%;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处于青壮年时期的31-40岁的农村居民进城意愿也非常弱,仅为36%。

3.从学历上看,受教育程度越高,进城的意愿越强。受大专以上教育程度的农村居民进城意愿在58%;高中及中专程度为46%;初中及以下的仅为23%。

4.从家庭结构看,家庭功能比较健全和家庭负担比较小的农村居民进城意愿比较强。比如进城意愿排在第一位的是3口之家的核心家庭,有50%愿意进城;4口之家的进城意愿也达到44%;5人以上或只有1人的家庭进城的意愿比较弱,分别为29%和20%。

综上,我省人口城镇化方面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滞后:

第一,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2012 年我省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合理比值为1.15,尚未进入1.4~2.5的合理区间。

第二,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2000-2012年,我省城镇建成区面积以年均5.4个百分点快速增长,远高于城镇化率年均0.34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

第三,户籍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由于城乡差距导致大量农村人口进城,近三成农业户籍人口居住在城镇,出现户籍人口城镇化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近20个百分点。

二、吉林省人口城镇化相关指标预测分析

(一)经济增长与城镇人口增长预测

根据2007—2012年转移人口数量与经济总量的相关性分析,我省经济总量每增长1亿元,能够吸纳135人从农村转移至城镇。按照“十二五”规划设定的目标,到2015年,在不考虑政策门槛等各种制约因素影响情况下,三年可累积吸纳城镇人口58万人。按照目前人口增长水平测算,2015年,我省的总人口将达到2768万人,城镇化率为57%左右,比“十二五”目标低3个百分点。届时实际城镇人口增量与目标城镇人口增量相差83万人。而经济增长带来的城镇人口增长与我省“十二五”城镇化率57%目标差距25万人。因此,从计量模型预测结果看,有修改我省“十二五”城镇化率这一指标的现实需要。

(二)农民进城收入与成本测算

1.转移农民收入。根据各类城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测算农民进城后的工资收入,同时考虑到土地流转带来的收入,测算出近三年进城农民人均收入情况。

2.转移农民进城成本。农民进城成本主要是住房支出。户均买房总成本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分别为45万元、34万元、26万元、23万元。

3.转移农民居城成本。农民转移进城需要承担的总成本(进城成本+居城成本)约为特大城市48万元、大城市36万元、中等城市28万元、小城市24万元。进入特大城市的成本相当于小城市的2倍,比中等城市高出20万元。

4.净收入情况预测。农民进入特大城市净收入和结余虽然相对较高,但要面对较高的买房、消费等生活成本。

(三)人均政府投入成本测算

1.基础设施成本。考虑近年来的物价上涨因素,到2012年,我省新增一个城市人口需要增加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用小城市为2.47万元、中等城市为3.71万元、大城市为7.41万元、特大城市为12.33万元。

2.公共服务成本。转移一个农民为市民的人均政府投入成本(基础设施成本+公共服务成本)为:特大城市23万元、大城市15万元、中等城市9万元、小城市6万元。

(四)政府投入总成本测算

按照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7%目标测算,三年转移总人口83万人,共需要政府投入总成本965亿元。

(五)城镇化红利预测

1.固定资产投资。根据相关性分析,每转移一人能带来45.47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如果按照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57%目标测算,不考虑物价上涨等其他因素,三年将带动377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

2.消费。根据相关性分析,每转移1人能带来16.12万元的消费。如果按照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57%目标测算,,不考虑物价上涨等其他因素,三年将新增消费1384亿元。

3.农地关系。按照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57%目标,并且转移人口耕地全部流转测算,人均耕种面积将由2012年的0.535公顷上升到2015年的0.728公顷,人均增加耕地0.193公顷,农民收入水平将会有较大提高。

(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和人口转移方向预测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预测

按照农村剩余劳动力带眷系数法预测,到2020年,我省实际需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为150.1万人(有进城意愿农民占比为38%)。

2.农村人口转移方向预测

中长期看,由于收入和生活成本原因,转移人口总量的70—80%需要进入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按照有关预测,考虑农业规模经营和大都市集聚效应等因素,其中70%左右人口将分布在中部城市群,特别是长吉都市圈及周边的中小城市和卫星城镇。

三、吉林省人口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我省未来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应走以中部城市群为重点,以中小城市为主体,以生态城镇化为理念,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统筹推进吉林特色城镇化建设的道路。

(一)在层级选择上:以中小城市为主体

笔耕文化传播(http://www.bigengculture.com)包含总结汇报、旅游景点、IT计算机、考试资料、外语学习、办公文档、人文社科、计划方案、经管营销以及吉林省人口城镇化问题研究等内容。

本文共2页12


  本文关键词:吉林省人口城镇化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63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963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a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