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流场及其空间差异

发布时间:2016-12-10 14:08

  本文关键词: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流场及其空间差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历史 >>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流场及其空间差异


第 32 卷第 2 期 2012 年 2 月

经 济 地 理 ECONOMIC GEOGRAPHY

Vol.32, No. 2 Feb., 2012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流场及其空间差异
刘望保, 汪丽娜, 陈忠暖
(华南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中国广东 广州 510631 )

摘 要: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引发了大规模的省际人口迁移。 利用 2005 年 1%人口抽样调查 和 2000 年的 10%人口普查数据, 分析近 10 年来的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流场及其空间差异。研究发现, 近 10 年来省际 人口迁移规模逐步增加, 以从四川、 湖南、 江西、 河南和安徽等重要辐散区向东南沿海的长三角、 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 等沿海发达地区迁移为主, 且有增强的趋势。长三角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区域迁入规模增加, 迁入总量接近广东 省, 而广东省的迁入规模在大规模增加的同时, 向周边省区迁出的人口规模也在大规模增加。 关键词: 省际人口迁移; 区域差异; 演化趋势; 中国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8462 (2012 )02 - 0008 - 06

Flow Field and Its Regional Differ entiation of Inter - pr ovincial Migr ation in China
LIU Wang - bao ,WANG Li - na ,CHEN Zhong - nuan
(College of Geography Scienc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Guangdong ,China )

Abstr act: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led by rapi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ore seriously regional unevendevelopment has become more larger. Using the data of the 1 percent census in 2005 and 10 percent census in 2000,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low field and its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in China since 1995. It is found that migration has reached a new scale. It remains the same, even stronger trend with migration direction from mid-belt including Sichuan, Hunan, Jiangxi, Henan and Anhui to east developed belt especially including the Peal River Delta,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Jingjintang Delta.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Yangtze River Delta has lead to large scale of immigration with gross amount similar to that in Guangdong. But in Guangdong, with large increasing amount of immigration, the amount of emigration to neighbor provinces is also increasing significantly. Key wor ds: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evolutional trend ;China

人口迁移是指人的居住位置发生了跨越某一 地区界线的空间移动[1], 从地理学意义上看, 人口迁 移是来源地与目的地空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直观的 社会表达, 它映射着区域经济水平 、 投资强度及其 [2- 4] 关联的就业机会的区域差异 。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 现代化的历程说明,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两 个重要方面, 而使工业化和城市化成为可能的人口 学动因主要就是人口迁移[5- 6], 说明人口的迁移对社 会经济活动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研究中国人口迁 移的区域差异及演化趋势, 有助于正确解决人口与 发展带来的问题,实现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创

建和谐社会。 国内有从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的相关 研究,如杨云彦有关我国人口迁移选择性的研究[7] 和唐家龙等人的关于中国人口迁移的选择性的研 究 [8]; 有从迁移的诸种政策的估价和决策建议来探 讨其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如马侠的中国城镇人口迁 [9] 移 ; 也有从地区之间的差异来考察地区之间的人 口迁移流量和流向, 如王桂新对我国人口迁移与区 域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10]。 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将 1995—2000 年与 2000—2005 年的人口迁移的迁出率①、迁入率②、 净 ③ 迁移率 进行比较研究, 探讨 10 年来辐合和辐散流

① 迁出率的计算方法: 迁出率 = (某时期的迁出人口 / 同一时期的总人数 ) · 100。 ② 迁入率的计算方法: 迁入率 = (某时期的迁入人口 / 同一时期的总人数 ) · 100。 ③ 净迁移率的计算方法: 净迁移率 = 迁入率 - 迁出率。 收稿时间: 2011 - 08 - 16 ;修回时间: 2011 - 11 - 05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09YJC840016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1001088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S2011040005992 ) 作者简介: 刘望保 (1975— ) , 男, 湖南岳阳人, 博士, 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地理学。E- mail: wbliu@scnu.edu.cn。

第2期

刘望保, 汪丽娜, 陈忠暖: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流场及其空间差异

9

场的变化,分析这 10 年中国人口迁移的空间差异 和迁移流场的演化特征。 论文研究资料来源于 2000 年 10% 人口普查和 2005 年 1% 人口抽样调查资料 中的长表数据中 “全国按现住地和五年前常住地分 的人口” 。 总量数据获取方法为: 2000 年人口普查资 料属于 10%的抽样调查,用扩大 10 倍的方法来推 算总量数据; 2005 年的数据属于 1% 抽样人口调 查, 用扩大 100 倍的方法来推算总量。受统计数据 的限制, 本文的研究范围没有将香港、 澳门、 台湾纳 入进来。

1.1.2 迁出率。 图1 (迁出率 ) 显示 1995—2000 年中 国省际人口的迁出率 。从图中可以看出, 迁出率较 高的省区集中分布在中部地区,如迁出率在 3%以 上的有江西、 四川、 湖南、 安徽、 广西、 湖北、 重庆、 贵 州, 尤其是江西高达 7.65%, 是迁出率最高的省份 。 而迁入率高的东部沿海地区和西北的新疆的迁出 率却相对低, 如北京 、 天津 、 上海 、 广东和新疆的迁 出率分别为 1.32% 、 1.08% 、 0.54% 和 1.13% , 广东省 为最低的省份; 另外, 山东、 辽宁和云南的迁出率也 非常低, 均在 1%以下。因此, 迁出率的省际差异表 现出 “ 四周低 、 中部高 ” 的空间分布趋势, 这种趋势 与迁入率的空间分布趋势有一定的互补性。 1.1.3 净迁移率。 迁入率与迁出率在分布上的 “互补 关系” 决定了净迁移率的分布特性。 图1 (净迁移率 ) 显示 1995—2000 年的省际人口迁移净迁移率的分 布, 从图中可以看出, 净迁移率最高的省区主要分 布在沿海地区, 尤其是广东、 北京和上海, 比重分别 达到 13.74%、 13.05%和 12.69%, 西部的新疆和西藏 净迁入率也比较高, 如新疆以 4.82%排在全国的第 四。净迁移率最低的省区集中在中南部,江西、 四 川、 湖南 、 安徽 、 广西等省区都低于 - 3.5% , 尤其是 江西低至 - 6.97%, 属于最低的省份。 1.2 2000—2005 年省际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 1.2.1 迁入率 。 按图 2 (迁入率) 所示, 2000—2005 年的省际迁移的迁入率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 沿 海地区的迁入率仍普遍较高, 上海 、 北京和广东仍 是最高的 3 个省份, 上海达到 17.03% , 位居第一; 北京紧接其后, 迁入率达到 14.61%; 而广东的迁入 人口最多, 达到 1 600 万, 迁入率为 13.06%, 居全国 第三, 这说明长三角 、 珠三角以及京津唐区域仍具 有巨大的吸引力。 第二, 中部地区的迁入率比较低,

1 省际人口迁移率的区域差异
1.1 1995—2000 年省际人口迁移率的区域差异 1.1.1 迁入率。 图1 (迁入率 ) 显示了 1995—2000 年 间的迁入率的区域差异。 从图中可以看出有两大片 区的迁入率较高。一是沿海地区, 包括广东、 福建、 浙江、 上海、 江苏、 天津、 北京等, 其迁入率都超过了 2% , 尤其是北京 (14.37%) 、 广东 (14.29%) 、 上海 (13.72% ) 和浙江 (6.05% ) , 说明珠三角 (广东 ) 、 长三 角 (上海、 浙江和江苏 ) 以及京津唐地区对人口迁移 的巨大吸引力。 二是西北地区的新疆也有较高的迁 入率, 达到 5.95% , 这一方面归因于援疆建设吸引 了部分人口向新疆迁移, 另一方面, 新疆地大物博,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了部分人的迁入。 迁入 率偏低的省市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包括四川、 贵州、 广西、 湖南 、 江西 、 安徽 、 河南, 这些省市的迁 入率都在 0.8%以下, 最低为河南省 (0.52% ) 。因此, 迁入率表现为 “ 四周高 、 中间塌陷 ” 的空间分布特 征, 西部地区的边疆开发建设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快 速发展吸引人口从中间向四周迁移, 不过这种迁移 以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迁移为主。

Fig.1

图 1 1995—2000 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率比较 The r ate of inter - pr ovincial migr ation of China between 1995 and 2000

10









第 32 卷

图 2 2000—2005 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率比较 Fig.2 The r ate of inter - pr ovincial migr ation of China between 2000 and 2005

基本上都低于 1% ,其中河南的迁入率最低, 为 0.30%。甘肃、陕西、河南和山西的迁入率都低于 0.8%。 第三, 西部边疆地带的迁入率有所下降, 如新 位居全国第八位。 疆的迁入率降为 2.88%, 1.2.2 迁出率。 人口的迁出率与迁入率仍具有互补 关系, 迁入率高的沿海省市迁出率比较低, 中部地 区迁入率低, 相应地迁出率高。安徽的迁出率跃居 榜首,达到了 6.27% ,其次是江西 5.75% 、 湖南 5.27%和重庆 5.14%。迁出率最低的是新疆 0.91%, 其次是辽宁 0.99%和天津 1.02%。 1.2.3 净迁移率。净迁移率最高的是上海,达到了 14.92%, 其次是北京和广东, 都超过了 10%, 其次为 浙江为 8.22%和天津 7.70%。净迁出率最高的是安 徽的 - 5.18%, 低于 - 3%的有江西、 湖南、 湖北、 四川、 广西、 重庆、 河南、 贵州等省份。沿海地区是我国最 大的人口净迁入地带, 而中南部地区是我国最大的 人口净迁出地带, 这意味着人口迁移正在重新塑造 中国的人口分布形态, 沿海地区的人口集聚度在进 一步增强, 而西部与中部的人口密度差异在缩小[6]。

图 3 1995—2000 年省际人口迁移方向和流量 Fig.3 The dir ections and flow of inter - pr ovincial migr ation between 1995 and 2000

以湖南为最多,达到 252.13 万人;其次是四川省 (192.99 万 ) ,, 江西、 湖北两省也超过 100 万人。 以上 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也是一个强有力的人口辐 合区域 。 上海 、 浙江和江苏迁入人口 分 别 达 到 216.78 万、 190.83 万和 271.47 万,迁移者来源地主 要是安徽、 四川、 贵州及长三角内部。 长三角的人口 迁入规模仅为珠三角地区的一半左右, 说明长三角 的经济运行市场化、 人口流动自由化的程度不如珠 三角。 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唐区域是我国北方的重 要人口辐合区域 。 北京和天津的迁入人口分别为 118.97 万和 49.19 万, 由于区域范围较小, 迁入人口 总量要比前两大辐合区小。除此外, 新疆作为重要 的边疆地带, 也成为重要的迁入次辐合区。新疆的 迁入人口达到 114.21 万, 居全国各省区的第七位 。

2 省际人口迁移流场
2.1 1995—2000 年省际人口迁移流场 图 3 显示了 1995—2000 年的省际人口迁移方 向和流量,人口迁移形成了特征明显的两大流场: 辐合流场和辐散流场, 并形成四大邻近的迁移圈。 2.1.1 两大流场 2.1.1.1 辐合流场。迁移规模比较大的辐合区主要 有 3 个: 珠三角地区 (广东省) 、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 三角地区、 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唐地区。 珠三角 (广 东省 ) 是全国最大的人口辐合中心, 累积迁入 1 150 万人, 居全国首位。迁移者来源地中迁移量超过 30 万的有湖南、 四川、 重庆、 贵州、 江西、 湖北和河南,

第2期

刘望保, 汪丽娜, 陈忠暖: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流场及其空间差异

11

迁移者主要来源于四川 、 河南和甘肃的移民, 这一 方面归功于西部大开发的影响, 另一方面也受新疆 的丰富的资源和较好的发展前景的影响,过去的 “走西口” 迁移在目前仍较大规模地存在。 2.1.1.2 辐散流场。从图 3 可看出, 中南部 (包括四 川、 湖南、 安徽 、 江西 、 河南 、 湖北) 是最大的辐散流 场, 6 个省区的迁出人口分别为 439.55 万 、 326.11 万、 289.29 万 、 268.06 万 、 230.89 万和 221.02 万, 属 于迁出人口规模排名前 6 位的省份, 其最主要迁入 地是广东。 2.1.2 四大邻近的迁移圈 人口就近迁移的特征非常明显, 相邻省区间的 迁移规模相对较大。从整体来看, 全国可归纳为四 大邻近的迁移圈, 包括东北迁移圈、 京津唐迁移圈、 长三角迁移圈和华南迁移圈。 东北迁移圈包括东北 三省和地域邻近的内蒙古, 四省份相互之间的人口 迁移规模较大。内蒙古、 黑龙江和吉林迁向辽宁的 总人口分别为 8.22 万、 12.92 万和 22.38 万, 分别位 居以其为起点的迁移流的首位。 京津唐迁移圈以北 京和天津为中心, 包括内蒙 、 辽宁 、 山东和河北, 人 口主要从周边省区迁移至北京和天津, 如辽宁至北 京、 河北至北京 、 河北至天津 、 山东至北京 、 山东至 天津等迁移规模分别为 5.64 万、 37.31 万、 10.81 万、 14.79 万和 7.53 万, 迁移规模均非常大。 长三角迁移 圈以上海为中心包括安徽、 浙江、 江苏等省区, 这些 省区之间的地域上接近,相互之间迁移规模比较 大; 如安徽至江苏 、 安徽至上海 、 安徽至浙江 、 江苏 至上海、浙江至上海的迁移总量分别为 71.80 万 、 66.86 万、 53.62 万、 46.99 万和 20.21 万, 分别位居以 其为起点的迁移流的首位。 而华南迁移圈以广东为 中心, 包括湖南、 江西、 福建、 广西和贵州等省区, 人 口迁移规模非常大, 迁移流以从湖南 、 江西 、 福建 、 广西和贵州等向广东迁移为主,其迁移量分别为 252.13 万、 122.61 万、 19.8 万、 161.21 万和 45.66 万, 迁移量均位居以其为起点的迁移流的首位。 2.2 2000—2005 年省际人口迁移流场 2.2.1 两大流场 2.2.1.1 辐合流场。由图 4 可明显看出最大的辐合 区仍是三大区域: 珠三角 (广东省) 、 长三角 (上海 、 江苏和浙江 ) 以及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唐区域。广 东是人口迁入大省, 迁入人数 1 589.52 万, 年均净 迁入量 317.9 万,迁移者的来源地省份以湖南为最 多, 达到了 318.72 万; 其次是广西, 达到 245.63 万, 第三是广西, 达到 195.01 万人。长三角三个省份浙

图 4 2000—2005 年省际人口迁移方向和流量 Fig.4 The dir ections and flow of inter - pr ovincial migr ation between 2000 and 2005

江 、 江 苏 和 上 海 的 迁 入 人 口 分 别 为 670.74 万 、 436.02 万和 400.82 万, 共计 1 507.58 万, 逐步接近 广东的迁入人口规模, 这是长三角社会经济快速发 展的结果。在长三角内部, 浙江取代江苏而成为长 三角迁入规模最大的省份, 这是浙江的民营经济快 速发展的结果。 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唐区域是我国 北京和天津的迁入人口 北方的重要迁入辐合区域。 分别达到 297.51 万和 120.37 万,人口以就近迁移 为主, 来源地以河北、 内蒙、 山东和辽宁为主。 2.2.1.2 辐散流场。最大的人口迁出中心 (辐散中 心) 按照排序仍然是四川 (522.14 万) 、 安徽 (508.28 万 ) 、河南 (454.93 万 ) 、湖南 (440.92 万) 、湖北 (359.71 万 ) 和江西 (328.07 万 ) 等, 成为重要的人口 辐散中心 。 迁移方向仍以迁移至沿海发达地区省 份, 包括广东 、 浙江 、 江苏 、 福建 、 上海和北京等, 如 四川迁移至广东的人口 195.01 万,迁移至浙江、 江 苏、 福建、 上海、 北京各省的人口数都超过了 20 万。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的迁出人口从 1995—2000 年 的 43.8 万增加至 200 万, 成为人口迁出大省。 2.2.2 四大邻近的迁移圈 除了人口迁移的辐合流场和辐散流场更加明 显,四大邻近迁移圈的人口就近迁移的规模也增 大。东北迁移圈中辽宁仍然是最重要的迁入中心, 黑龙江 、 吉林和内蒙古迁向辽宁的总人口分别为 29.05 万、 16.54 万和 10.51 万, 依然分别位居以其为

12









第 32 卷

起点的迁移流的首位, 比 1995 至 2000 年间分别增 加了 6.67 万、 3.62 万、 2.29 万。 京津冀迁移圈内的迁 移规模也在增大, 如河北、 山东、 辽宁和内蒙古迁移 至北京人口规模分别达到 53.78 万、 22.58 万、 11 万 和 10.09 万, 山东、 河北迁移至天津的人口规模分别 达到 25.58 万、 25.38 万, 都比前 5 年有所增加。 长三 角迁移圈内的迁移总量变得更大,安徽迁移至浙 江、江苏和上海的总人口都分别超过了 100 万, 江 苏至上海 、 江西至浙江的迁入人口分 别 达 到 了 70.69 万、 81.35 万, 另外, 江苏至安徽、 江苏至浙江、 浙江至上海和江西至上海总人口都在 20 万至 50 万之间。 而广东为中心的华南迁移圈内形成了以湖 南、 江西、 福建、 广西和贵州等邻近各省与广东对流 的迁移流, 湖南 、 江西 、 福建 、 广西和贵州至广东其 迁 移 量 分 别 为 318.72 万 、 127.13 万 、 30.56 万 、 245.63 万和 75.48 万,而同时广东迁移至湖南 、 江 西 、 福建 、 广西和贵州的人口规模也分别达到了 30.92 万、 25.89 万、 15.45 万、 22.02 万和 21.50 万, 不 过迁移方向仍以邻近地区向广东迁移为主。

17 个。从迁入人口来看, 迁入规模在 200 万的省份 从前 5 年的 3 个增加后 5 年的 6 个。 人口迁移规模 不断增大的根本原因仍在于快速的城市化导致东 部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经济差异扩大。 3.2 迁移的主流方向未发生变化, 且有加强的趋势 从迁移流场的分析可知, 辐合区和辐散区的区 域构成在两个五年仍基本相似, 主要的辐散区仍集 中在四川、 湖南、 安徽、 江西、 河南和湖北, 而主要的 辐合区仍集中在珠三角 (广东 )、 长三角 (浙江 、 上海 和江苏) 和京津唐地区, 人口从中西部地区向沿海 地带迁移仍是省际人口迁移的主流方向, 并且从表 1 可以看出后 5 年向沿海地区迁移的趋势得到进一 步增强。 3.3 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人口迁移吸引力产生变化 在前 5 年 , 长 三 角 的 迁 入 人 口 是 珠 三 角 的 59%, 而后 5 年为珠三角的 94.8% (图 5 ) , 说明随着 长三角的经济运行市场化程度以及人口流动自由 化程度的增强, 长三角的吸引力明显增强。虽然广 东仍然是全国最大的人口迁入中心, 但后 5 年广东 向外省迁出的人口规模在大规模增加, 后 5 年的迁 出人口为 227.25 万, 是前 5 年 (43.8 万) 的近 5 倍, 从迁出流向来看, 主要迁向湖南 (30.92 万) 、 四川 (27.64 万 ) 、 江西 (25.98 万 ) 、 广西 (22.02 万 ) 和贵州 (21.5 万) , 以向邻近省份迁移为主, 说明周边省份 的快速发展, 出现一种明显迁移逆流, 这有利于缩 小广东省与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3.4 新疆的迁入人口有所减少 新疆 1995—2000 年迁入 114 万左右,迁出 20 万左右; 而 2000—2005 年迁入 70 万左右, 迁出 20 万左右。迁入率由前 5 年的 5.95%下降到后 5 年的 2.88% 。 因为新疆有些城市发展迅速, 而劳动力短

3 近 10 年人口迁移流场的特征
根据 2 个 5 年 (1995—2000 年称为前 5 年, 2000—2005 年称为后 5 年 ) 的省际人口迁移的相关 分析, 归纳出近 10 年来人口迁移流场的特征如下。 3.1 人口迁移规模逐步增大 从总量来看趋于增加, 前 5 年和后 5 年的省际 人口迁移规模分别为 3 230.30 万和 5 040.58 万, 增 加了 1 810.28 万人。迁出迁入人口规模也在增加, 前 5 年迁出人口在 400—500 万的只有四川, 而后 5 年增加到四川 、 湖南 、 安徽 、 河南 4 省; 迁出人口在 100 万以上的省由前 5 年的 10 个增加到后 5 年的
Tab.1
迁出规模 0—50 万 迁出 人口 50 万—100 万 100 万—200 万 200 万—400 万 400 万—600 万 0—50 万 迁入 人口 50 万—80 万 80 万—200 万 200 万—1 000 万 1 000 万以上

表 1 1995—2005 年间的省际人口迁移规模 The scale of inter - pr ovincial migr ation between 1995 and 2005
1995—2000 年 (前 5 年 ) 2000—2005 年 (后 5 年 ) 上海、 山西、 北京、 新疆、 海南、 天津、 青海、 宁夏、 西藏 云南、 吉林、 甘肃、 内蒙古、 辽宁 重庆、 江苏、 山东、 浙江、 黑龙江、 河北、 陕西、 福建 湖北、 江西、 广西、 贵州、 广东 四川、 安徽、 河南、 湖南 河南、 陕西、 吉林、 山西、 黑龙江、 海南、 甘肃、 宁 夏、 青海、 西藏 新疆、 贵州、 湖南、 湖北、 江西、 云南、 重庆、 广西、 内蒙古 山东、 天津、 四川、 辽宁、 安徽、 河北 浙江、 江苏、 上海、 北京、 福建 广东

内蒙古、 广东、 云南、 辽宁、 山西、 新疆、 北京、 上海、 海南、 青海、 天津、 宁夏、 西藏 浙江、 黑龙江、 山东、 河北、 陕西、 福建、 甘肃、 吉林 广西、 江苏、 贵州、 重庆 湖南、 安徽、 江西、 河南、 湖北 四川 天津、 河南、 重庆、 陕西、 山西、 湖南、 内蒙古、 安徽、 黑龙 江、 广西、 贵州、 吉林、 江西、 海南、 甘肃、 宁夏、 青海、 西藏 河北、 辽宁、 云南、 湖北、 四川 江苏、 北京、 福建、 新疆、 山东 浙江、 上海 广东

注: 数据来源于 2000 年人口普查和 2005 年 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计算而得。

第2期

刘望保, 汪丽娜, 陈忠暖: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流场及其空间差异

13

陷” 区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仍是省际人口迁移的主 流方向, 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导致中西部地区的人才 流失,不利于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同时, 1995—2000 年, 从甘肃、 四川和河南等地向新 疆的迁移人口规模较大,新疆的迁入率为 5.95%, 但在 2000—2005 年这种迁移趋势明显减弱,迁入 率下降到 2.88%, 这种趋势明显不利于西部大开发 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张善余. 人口地理学概论[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王桂新 .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差异与人口迁移关系之研 1997, 100(1): 50 - 56. 究[J]. 人口与经济, 陈蔚纯. 用托达罗模型对中国人口流动的实证简析[J]. 经济学 前沿, 2001(12): 39 - 41. 段成荣. 省际人口迁移迁入地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 人口研 究, 2001, 25(1): 56 - 61. 王桂新 . 迁移与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 [M]. 科学 出版社, 2005. 周毅. 中国人口流动的现状和对策[J]. 社会学研究, 1998(3): 83 - 91. 杨云彦. 中国人口迁移与发展的长期战略[M]. 武汉: 武汉出版 1994. 社, 唐家龙, 马忠东. 中国人口迁移的选择性—— —基于五普数据的 2007, 31(5): 42 - 51. 分析[J]. 人口研究, 马侠. 中国城镇人口迁移[M]. 北京: 中国人口出版社, 1994. 王桂新. 中国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 —一项人口分布经 济学的探索研究[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丁金宏, 刘振宇, 程丹明, 等. 中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与流场 特征[J]. 地理学报, 2005, 60(1): 106 - 114.

图 5 近 10 年珠三角和长三角的迁入人口比较 Fig.5 The compar ison of immigr ation betwee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the Peal River Delta in the r ecent 10 year s

缺, 及 1990 年代后期的西部大开发政策, 引发了西 部地区人口入迁的相对集中化趋势, 但后 5 年其吸 引作用和迁入数量出现减少的趋势。

4 结论
近 10 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发 展差异的扩大,省际人口迁移大规模增加, 从 1995—2000 年的 3 230.30 万增加到 2000—2005 年 的 5 040.58 万。 人口迁移流的方向一直维持以从四 川、 湖南 、 江西 、 河南和安徽等重要辐散区 (中部塌 陷) 向东南沿海的长三角 、 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等 沿海发达地区迁移为主, 且这种趋势逐步增强。长 三角地区的迁入规模增加, 总量接近广东省, 成为 第二大辐合区, 而广东省除了迁入人口大规模增加 外, 向周边省区迁出的人口规模也在大规模增加。 国家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 略, 然而人口迁移方向正好与此相反, 从 “ 中部塌



  本文关键词: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流场及其空间差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93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093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0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