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5 12:15
【摘要】:通过对昆明市流动人口的抽样调查发现:流动人口已基本实现在城市的生存,经济融合状况相对较好,但由于居住条件差、收入不稳定、子女进入公办学校难或教育成本高,与本地居民交往融合程度较低,从而心理融合度处于较低状态。这说明,经济的融合并不必然导致其他层面的融合,经济融合、社会适应、身份认同之间并没有呈现依次递进的关系。在流动人口与城市社会的融合过程中,经济层面的融合和制度的接纳最为重要,而与本地人的接纳互动关系不大,这说明,区隔型融合是流动人口与城市融合的可行方式。
[Abstract]:Through the sampling investigation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n Kunming, it is found that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has basically realized the survival in the city,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is relatively good, but because of the poor living conditions, the income is unstable,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children to enter the public schools or the cost of education is high. The degree of 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with local residents is low, so the degree of psychological integration is low. This shows that economic integration does not necessarily lead to other levels of integration, economic integration, social adaptation, identity does not show a progressive relationship in turn. In the process of the integra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urban society, the integration of economic level and the acceptance of system is the most important, but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acceptance of local people is not significant, which shows that the compartmentalized integration is a feasible way for the integra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city.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分类号】:C924.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清清;;留守儿童解读媒体中的城市研究[J];今传媒;2010年12期

2 蒋占峰;张晓勇;;论新生代农民工就近就地城市化——以中原经济区为研究范本[J];长白学刊;2012年03期

3 程路;陈宇鹏;;国际贸易商人的社会融入机制研究——以浙江省义乌市JMS社区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4 范耀华;;文明的烛照与召唤——论80年代乡村小说中的外来者叙述[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5 陈飞强;;农民工犯罪原因的社会心理学思考——基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汪梅;;城市女性农民工健康状况及体育参与特征研究——以河北省部分城市为例[J];成人教育;2010年09期

7 姚俊;;失地农民市民身份认同障碍解析——基于长三角相关调查数据的分析[J];城市问题;2011年08期

8 悦中山;李树茁;费尔德曼;;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概念建构与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2年01期

9 林耿;王炼军;;阶层化背景下的就业空间——以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为例[J];地理研究;2010年06期

10 韩炜炜;武洁琼;;田园之外——文学中打工妹的城市情结探析[J];大舞台;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阎志刚;;从管制到服务:对农民工公共政策及其问题的一种话语分析[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2 吴新慧;;传统与现代之间——新生代农民工的恋爱与婚姻[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黎智辉;;基于社会融合视角的城市正式移民“半城市化”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5分会场:产城互动与规划统筹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陆自荣;徐金燕;;社区融合测量的去经济维度?——兼析“整合”与“融合”的概念功能[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锦宜;湘潭市城区农村务工妇女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王军;不同居住类型农民工的城市融入[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宋浩池;转型期零工的社会融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颖;打工妹的教育经历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5 陈亚辉;80后来沪务工青年社会适应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状况及融入路径探讨[D];兰州大学;2011年

7 张道爱;奔波于城市和农村之间[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杜婷婷;农村女性流动人口的城市社会融入问题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9 冀崇;从回汉通婚现象看城市回族适应的差异性[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陈黎悦;引进专业运动员对上海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祖荣;;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障碍分析[J];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09期

2 悦中山;杜海峰;李树茁;费尔德曼;;当代西方社会融合研究的概念、理论及应用[J];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02期

3 梁波;王海英;;国外移民社会融入研究综述[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嘎日达;黄匡时;;西方社会融合概念探析及其启发[J];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5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年06期

6 易善策;;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融入城镇的障碍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02期

7 蒋华;徐旭英;陈强;;流动儿童对城市文化的适应研究——以北京市两所小学的个案为例[J];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11期

8 袁晓娇;方晓义;刘杨;蔺秀云;邓林园;;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J];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9 蔡f ;边缘化的外来劳动力[J];开放导报;2004年06期

10 张继焦;差序格局:从“乡村版”到“城市版”——以迁移者的城市就业为例[J];民族研究;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维夏;刘铁鹰;;成都市服务行业青年女农民工的社会融合状况调查报告[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S3期

2 巩在暖;刘永功;;农村流动儿童社会融合影响因素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陆淑珍;魏万青;;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的结构方程模型——基于珠三角地区的调查[J];人口与经济;2011年05期

4 庄曦;;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问题及路径探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5 加文·布拉德肖;黄觉;;冲突之后的社会融合:南非十二年[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8年03期

6 楼玮群;何雪松;;乐观取向、社会服务使用与社会融合:香港新移民的一项探索性研究[J];西北人口;2009年01期

7 嘎日达;黄匡时;;西方社会融合概念探析及其启发[J];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8 白文飞;徐玲;;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02期

9 魏莉莉;孙抱弘;;香港人在上海的社会融合——个案实证研究[J];西北人口;2009年04期

10 王毅杰;史晓浩;;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理论与现实[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陆自荣;徐金燕;;社区融合测量的去经济维度?——兼析“整合”与“融合”的概念功能[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2 任远;乔楠;;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过程、测量及影响因素[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3 谢雨锋;杨晖;;西安市农民工社会融合状况调查报告[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2007浙江就业报告 农民工问题研究 农民工生存状况和社会融合——以宁波为例[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强;缪建东;;成人教育在实现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中的职能——基于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的分析视角(节选)[A];2009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皓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流动儿童社会融合是一个长期动态过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高剑;公共治理应加速推进社会融合[N];东莞日报;2009年

3 贺丹;中德人口挑战与社会融合合作项目正式启动[N];中国人口报;2011年

4 记者 王洋;中德人口挑战与社会融合项目专题研讨会召开[N];中国人口报;2011年

5 记者 吴少杰;人口挑战与社会融合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N];中国人口报;2012年

6 见习记者 曹方超;应为社会融合扫清制度障碍[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7 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室 黄振辉;如何破解新老中山人社会融合难?[N];中山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徐树才 方炜杭 汪洁;办学要与社会融合[N];福建日报;2011年

9 ;我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基本特点[N];中国人口报;2011年

10 记者 甘贝贝;国家卫生计生委倡议推动流动人口社会融合[N];健康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艳俊;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状况的比较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2 郑小诺;教育对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影响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3 李新;社会保障视角下退休回沪知青社会融合指标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

4 朱秉渊;在京韩国人及其社会融合状况[D];山东大学;2013年

5 宋江帆;利益调整与制度变革:新居民社区融入与社会融合[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6 杨晨;2000年以来欧盟促进弱势群体社会融合的成人教育政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7 孙琳琳;基于社会保障的退休回沪知青社会融合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8 杨加成;城市化进程中主动失地农民社会融合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吴艳雪;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实现增能的行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10 杨宏娟;公立学校中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困境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240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1240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b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