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应对我国人口红利消失的挑战

发布时间:2018-07-20 14:48
【摘要】:人口红利曾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转折期,人口红利的消失将直接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和政府的财政收入水平,且加大了政府的财政支出,将给未来经济和社会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需要在提高人口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做文章,发挥好第二人口红利期的作用。
[Abstract]:The demographic dividend ha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China enters the turning point of population aging, the disappearance of population dividend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spee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level of the government's fiscal revenue, and increase the government's fiscal expenditure, which will bring severe challenges to the future economy and society. Therefore, we ne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opulation, change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y a good role in the second demographic dividend period.
【作者单位】: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战略研究院;
【分类号】:C924.2;F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蔡f ;;未富先老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J];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01期

2 王伟同;;中国人口红利的经济增长“尾效”研究——兼论刘易斯拐点后的中国经济[J];财贸经济;2012年11期

3 蔡f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4 彭希哲;;人口红利的中国特色[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立;;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内涵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路径[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孙瑜;;论当前我国农民工劳动成本上升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8期

3 田雪原;;通货膨胀、劳动力市场与工资率走势[J];财贸经济;2011年07期

4 乔丽博;;中国的发展状况与刘易斯拐点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9期

5 汤凤林;甘行琼;;滞胀风险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选择[J];西部论坛;2012年03期

6 徐成波;;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演进研究——基于就业研究文献述评的视角[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陈晨;;我国城乡发展的“刘易斯转折点”辨析及延伸探讨——基于湖北省村镇调研的城乡二元关系研究[J];城市规划;2011年11期

8 赵宇鸾;李秀彬;辛良杰;郝海广;;华北平原“杨上粮下”现象的驱动机制——以河北省文安县为例[J];地理研究;2012年02期

9 徐刘芬;应瑞瑶;;“刘易斯转折点”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适用性探讨——基于古典与新古典视角的比较分析[J];东岳论丛;2012年02期

10 鲁华清;;促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方向发展[J];法制与社会;201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晨;;劳动力有限供给、有序迁移与城镇化健康发展——中国经济发展的“刘易斯转折点”讨论及启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稻葵;徐翔;;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及其动力研究[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总第45期)[C];2012年

3 李小平;卢现祥;陶小琴;;环境规制影响了中国工业行业的利润水平吗?[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向俊;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消费结构转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张怀坤;全球变暖条件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许涛;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劳动收入改进[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吴有红;我国商业银行安全的评估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邵腾伟;基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农户联合与合作经营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王玉龙;农业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曾祥旭;低生育水平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何军;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劳动力转移与城市融入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9 莫X;职业教育对中国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金易;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晋;基于农民工视角的刘易斯转折点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2 张乐川;我国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可行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谭寒;我国农民工培训的公共政策过程分析[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4 田珍;我国劳动力流动对贸易模式转变的影响分析[D];兰州商学院;2011年

5 俞文蜜;浙江省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陈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份额的演变及原因分析[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晴;人口年龄结构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8 吴冰;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群租现象及其治理困境[D];复旦大学;2009年

9 陈琳;中印经济发展绩效的比较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10 张晓棠;我国人口红利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俊波,王铮,朱建武,吴兵;中国经济增长的“尾效”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9期

2 谢书玲;王铮;薛俊波;;中国经济发展中水土资源的“增长尾效”分析[J];管理世界;2005年07期

3 吕炜;王伟同;;政府服务性支出缘何不足?——基于服务性支出体制性障碍的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01期

4 李影;沈坤荣;;能源约束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能源“尾效”的计量检验[J];经济问题;2010年07期

5 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J];经济研究;2010年03期

6 于学军;对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总量和结构的估计[J];人口研究;2002年03期

7 蔡f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J];人口研究;2004年02期

8 王德文,蔡f ,张学辉;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和增长效应——论中国增长可持续性的人口因素[J];人口研究;2004年05期

9 都阳;;中国低生育率水平的形成及其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J];世界经济;2005年12期

10 蔡f ;;未来的人口红利——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开拓[J];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富贤;;总抚养比和经济增长的互动[J];商学院;2013年06期

2 周渭兵;未来五十年我国社会抚养比预测及其研究[J];统计研究;2004年11期

3 高小明;李学清;;1995-2006年我国人口抚养比时空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晏森;王高社;杨克俊;;我国人口抚养比指标探讨[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姚引妹;;人口抚养比:理论与实际的偏离及修正[J];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06期

6 李雨潼;张剑宇;;从抚养比变化看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J];人口学刊;2010年06期

7 刘颖;梁信;王立波;张怀宇;;省域人口抚养比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8 包婉茵;胡晓玲杰;;中国抚养比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年07期

9 李祥;李勇刚;;人口抚养比、房价波动与居民消费——基于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年01期

10 罗光强;谢卫卫;;中国人口抚养比与居民消费——基于生命周期理论[J];人口与经济;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吕品;林芳;;中国“人口红利”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基于储蓄和劳动力供给的实证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谭亦芳邋实习生 邓文燕 通讯员 梁汉学 刘志军;广州27年后开始偿还人口“负债”[N];南方日报;2007年

2 ;我国高龄老人年增百万[N];中国老年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田瑞芳 通讯员 刘杨;津城七年培育四十万大学生[N];中国信息报;2008年

4 记者 黄秀丽;每百个年轻人负担20位老人[N];北京日报;2006年

5 中国金融40人论坛特邀嘉宾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 蔡f ;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人口因素[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6 华南师范大学人事处 谢斌;把握人口机会窗口期机遇促进社会和谐[N];南方日报;2008年

7 山东省统计局 张强 高韵 雷刚;“未富先老”:摆在发展道路上的难题[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冯蕾 李慧;“单独两孩”,你怎么看[N];光明日报;2013年

9 郑京平;就业问题与就业观念[N];中国信息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吴佳佳 实习生 季玳弘;加快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N];经济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长胜;消费抚养比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2 李明;人口结构变迁与经常账目余额[D];北京大学;2013年

3 杨洋;山西省人口构成现状及预测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袁凯;我国人口抚养比变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4年

5 戴心悦;年龄结构与经济增长[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6 张爱芳;新疆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7 杨磊;河北省“人口红利”效应分析[D];河北大学;2010年

8 刘亮;人口红利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9 何鹤雄;结构转变下的人口红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D];厦门大学;2014年

10 郭晗;人口红利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338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1338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d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