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中国老年人口分布的集疏格局及其形成机制

发布时间:2018-07-20 20:52
【摘要】:中国已全面进入快速老龄化社会,研究老龄人口空间集疏格局及形成机制,不仅是开展老龄人口空间研究的理论基础,也是指导面向老龄化社会城市更新问题的关键所在。选取地级以上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基于五普、六普老年人口数据,采用老龄化率、集聚度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定量分析2000年和2010年全国城市老年人口分布的集疏格局及空间关联。研究表明: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总体处于老龄化中期水平,城市间老龄化空间分异较大,老年人口密集区城市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稀疏区城市则均位于胡焕庸线以西,这与总人口分布状况基本一致;高密区城市基本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密区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中原、山东半岛、成渝和京津冀地区,为中国分布范围最广的老年人口集聚区;城市间人口老龄化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特征,空间集聚状况有所增强,人口老龄化空间格局表现出以热点区为中心,逐渐向外围过渡的"中心—外围"结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城市化建设、人口环境等是导致老年人口集疏格局的关键形成因素。
[Abstract]:China has entered an aging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To study the spatial patter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aging population is not only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patial research of the aging population, but also the key to guide the urban renewal of the aging society. The administrative units at or above the prefectural level a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five and six popular elderly population, the methods of aging rate, concentration and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re adopte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urban elderly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spatial correlation in 2000 and 2010.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ities above the prefectural level are generally in the middle stage of aging, and the spatial diversity of aging among cities is large. The cities in the aged densely populated areas are mainly located to the east of the Hu Huanyong line, while the cities in the sparse areas are all located to the west of the Hu Huanyong line. This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The cities in the high density areas are basically distributed in the eastern coastal areas, while the middle density area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he Pearl River Delta, the Central Plains, the Shandong Peninsula, the Chengdu-Chongqing and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s. It is the most widely distributed elderly population agglomeration area in China. There is a strong spatial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urban population aging, the spatial agglomeration situation is enhanced, and the spatial pattern of population aging shows that the hot spot is the center. The "center-periphery" structure, natural environment, economic environment,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population environment and so on are the key factors leading to the pattern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136)~~
【分类号】:C924.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强;车静;张菊英;李宁秀;;四川省老年人口状况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6年01期

2 ;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抽样调查[J];城市规划通讯;2006年16期

3 ;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人[J];农家之友;2007年04期

4 王新法;我国老年人口问题[J];人口研究;1984年05期

5 曲海波;德惠县老年人口调查[J];人口学刊;1984年02期

6 陈剑;德惠县老年人口的文化程度和健康状况[J];人口学刊;1984年04期

7 莫龙,底书贵;广西老年人口的现状及其特点[J];人口与经济;1986年04期

8 张俊良;试论老年人口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学科性质[J];人口学刊;1987年05期

9 林富瑞;;略论老年人口的地理分布及其发展趋势[J];西北人口;1987年01期

10 杨步洲;刘清瑞;;平凉市老年人口现状与变化趋势[J];西北人口;198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江苏老年人口资料[A];探索中国特色养老之路——江苏2003·健康老龄化和养老模式文选[C];2003年

2 苗瑞凤;;农村进城老年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性研究[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3 C.M.Suchindran;Xioachen Qiao;;老年人口:空间分布及其影响(英文)[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人口与区域发展”人口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4 林子利;;福建省老年人口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A];老年学论文集——福建省首次老龄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1995年

5 ;附录:老年人口资料——国家统计局关于老年人口有关数据的答复[A];江苏老年社区服务——学习贯彻老年法暨老年社区服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6 林贤光;;试论老龄化社会中的公共安全问题[A];转型期的中国未来——中国未来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立新;;数字透视“中国老龄化”[A];世纪之交——江苏老龄问题研究[C];2001年

8 吴会斐;;关于西城区老龄化进程、影响、特点及理念的探讨[A];北京市第十二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3年

9 王树新;;北京市积极健康的老龄化政策与和谐社会的建立[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王惜玉;巩少华;;对西宁市人口老龄化趋势的若干思考[A];西宁市人口问题研究论文集[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阿荣;我区60岁以上人口已达256万[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2 记者 陈程;哈市老年人口突破150万[N];哈尔滨日报;2012年

3 记者洪梅芬;老年人口近二成[N];解放日报;2002年

4 记者戴律国见习记者王宏伟;上海老年人口已逼近250万大关[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

5 记者 丁伟;我国首次调查老年人口状况[N];人民日报;2000年

6 记者 左玉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92.6万人[N];甘肃日报;2006年

7 记者  刘新国 通讯员  金玲;全市老年人口今年将突破100万[N];烟台日报;2006年

8 记者 谢炜;云南迎来首轮老年人口增长高峰[N];云南日报;2009年

9 实习记者 张小寒;全市老年人口达47.5万人[N];威海日报;2011年

10 记者 杨英春;2015年首府老年人口将达42万[N];新疆日报(汉);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运鸿;基于多尺度的中国人口老龄化空间差异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2 周昕;福建省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3 冯驰;基于人口老龄化的辽宁省养老产业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4 张彭;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发展的思考[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5 张航空;空巢女性老年人口社会支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黄小章;江西省老年人口长期照护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0年

7 张抚秀;城市中“人在户不在”老年人口的主要特征及其社区为老服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刘颖;中国老年人口迁移特征与影响的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9 刘成荫;我国城乡老年人口养老方式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周磊;老龄化背景下养老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34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134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9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