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新疆兵团区域发展的协调性研究:基于人口、资源与公共服务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8-11-18 08:06
【摘要】:本文首先利用基尼系数与地理联系率探究兵团人口分布与各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均衡性,其次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演变与区域差异的分析入手,以人口和经济为双重考虑的分析方法,对兵团相对资源承载力进行新探索,再次用变异系数法分析和比较兵团公共服务差异状况。最后得出结论:除重工业外,其它各产业产值与人口分布相对均衡,兵团综合资源承载力稳中有升,兵团公共卫生服务、义务教育、医疗保障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养老保障和失业保障服务区域差距逐年扩大。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uses Gini coefficient and geographical connection rate to explore the balance betwee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various kind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then starts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of relative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Taking population and economy as the double consideration, this paper makes a new exploration on the relative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in the Corps, and then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difference of public service in the Corps by the method of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Finall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output value of other industries is relatively balanced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except heavy industry,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comprehensive resources of the Corps is steadily rising, and the equalization degree of public health services,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medical security services in the Corps is obviously improved. The regional gap between old-age security and unemployment security services is widening year by year.
【作者单位】: 石河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以限制开发为主的边疆地区主体功能区建设研究”(08CJL022)、“构建和谐社会视角下西部边疆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09CJL018) 兵团社科基金项目“兵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路径研究”(11BTQN08) 石河子大学人文社科中青年人才培育基金项目“基于包容性增长的兵团居民幸福感提升研究”(RWSK12-Y03) 石河子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兵团经济社会发展与区域合作研究”建设项目联合资助
【分类号】:C9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勤欧,祝国瑞;湖北省经济与人口空间分布分析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4期

2 李泽红;郭文杰;董锁成;;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对资源承载力实证分析——以湖北省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03期

3 孙卫青;;兵团资源承载力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07年07期

4 曹建飞;;兵团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实证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10年12期

5 刘涛;曹广忠;边雪;郜晓雯;;城镇化与工业化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评价及规律性探讨[J];人文地理;2010年06期

6 杨帆;;西部人口、经济与环境发展及其协调性区域差异比较[J];统计与决策;2011年02期

7 刘晖;;天山北坡经济带人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J];西北人口;2007年06期

8 王赞信;武剑;;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J];西北人口;2011年04期

9 马琴琴;方敏;;新疆兵团相对资源承载力分析[J];新疆财经;2011年05期

10 党国锋;徐国保;;甘肃省区域经济非均衡性与人口空间分布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文俊;钱玉皓;;江苏沿海相对资源承载力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盐城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0期

2 王俊朝;韩丽娜;;芜湖市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3 于慧;刘邵权;郭仕利;张海芹;;川滇黔接壤区经济非均衡性的边界效应[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1年06期

4 谭荣,曲福田,郭忠兴;中国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区差异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3期

5 郑明媚;李满春;毛亮;黎韶光;;GIS支持的县域人口迁移空间模型研究——以浙江省临安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3期

6 ;Model Mod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n Carrying Capacity of Relative Resources[J];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9年02期

7 曹广忠;刘涛;;中国城镇化地区贡献的内陆化演变与解释——基于1982-2008年省区数据的分析[J];地理学报;2011年12期

8 曹广忠;边雪;刘涛;;基于人口、产业和用地结构的城镇化水平评估与解释——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1年12期

9 王家文;周跃;李滨勇;柳德江;;大河源区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共轭管理初步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年06期

10 周文鑫;何隆华;;武汉城市圈相对资源承载力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竟竟;天山北坡经济带城乡区域系统关联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瑶瑶;丹江口库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2 罗雁文;湖南省各市州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李莹;民勤县资源与经济承载力现状研究与评价[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4 吴非;巨人通力电梯有限公司湖北区域营销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贾月江;数字城镇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计强;广东省双转移战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施闻军;江苏省人口与经济统计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8 孙冲;吉林省产业发展与资源利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丁小姣;产业转移背景下中部农村劳动力流动格局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10 简鑫;北京市人口迁移动力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勤欧,祝国瑞;湖北省经济与人口空间分布分析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4期

2 刘晶;敖浩翔;张明举;;重庆市北碚区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度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02期

3 段禄峰;张沛;;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7期

4 周一星,曹广忠;改革开放20年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J];城市规划;1999年12期

5 周一星;;关于中国城镇化速度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6年S1期

6 赵建国;辽宁省人口 资源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实证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邓宇鹏;中国的隐性超城市化[J];当代财经;1999年06期

8 李泽红;郭文杰;董锁成;;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对资源承载力实证分析——以湖北省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03期

9 李国平;;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关系分析与评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05期

10 李小燕;任志远;王丽霞;张艳芳;;陕西省相对资源承载力时空动态初步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刁明,王雪玲;新经济下的兵团高技术产业发展模式探讨[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黄静静;;兵团农产品加工业布局: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汪希成,杨颖,何新萍;关于推进兵团知识农业发展的思考[J];兵团职工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4 吴国良!副教授;对兵团初中政治、历史教师加强继续教育的思考[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叶强;;与马共舞——内蒙古兵团驯马记[J];老人天地;2006年04期

6 支小军;;新疆兵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监测与评价[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刘峥;;兵团外来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J];新疆农垦经济;2011年08期

8 林洪川,雷金生,王钟健;兵团“八五”期间经济发展与改革的主要经验教训是什么?[J];兵团职工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9 颜忠民;;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必须加强人才的合作与交流[J];兵团党校学报;2006年06期

10 陈砺;李翠锦;;新疆兵团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乔玉楼;匡耀求;黄宁生;谭建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承载力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吴文钰;;基于人口分布的上海人口空间结构研究:1990-2000[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赵恒波;;沈阳市地区经济布局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4 李俊莉;王慧;曹明明;;西安市人口的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赵秀池;;北京人口分布与公共资源配置研究[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6 孙慧;;新疆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分析及对策研究[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7 张志卫;丰爱平;刘大海;;海洋主体功能区划与海洋功能区划的比较研究——基于海洋区域管理的新视角[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陈逢;易昌达;李传林;汪远品;;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的运用[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唐南奇;胡争辉;郭惠娟;孙妍;;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调整——国土资源功能互补与秩序重组[A];科学合理用地 人地和谐相处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侯雪;米文宝;;西北地区主体功能区划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剑虹;让“一方经济”与“一方水土”相协调[N];人民日报;2006年

2 记者 马林;国务院办公厅督查组听取兵团汇报[N];兵团日报(汉);2008年

3 记者 郑娅莉;兵团第三批援疆干部培训班开课[N];兵团日报(汉);2008年

4 李敏;兵团第三批援疆干部培训班结业[N];兵团日报(汉);2008年

5 记者 禚艺 刘飞;兵团领导走访慰问少数民族领导干部[N];兵团日报(汉);2008年

6 黎佳君;兵团投资设计的查东公路进展顺利[N];兵团日报(汉);2008年

7 记者 刘飞;兵团召开茶话会喜迎古尔邦节[N];兵团日报(汉);2008年

8 记者 陈跃磊;兵团举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摄影展[N];兵团日报(汉);2008年

9 记者 陈跃磊;兵团大力深化团场改革完善体制机制[N];兵团日报(汉);2009年

10 记者 刘飞;兵团召开“大学习·大讨论”理论研讨会[N];兵团日报(汉);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学斌;基于熵定律的人口分布与再分布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陈英姿;中国东北地区资源承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王双玲;日本大都市圈的产业转移与地域演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保见;民国时期青藏高原经济地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袁辉;基于效率改进的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宋一淼;主体功能区管理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7 王孝俊;辽代人口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8 焦培民;先秦人口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9 杨振;中国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10 李俊;以Google Earth为平台,,基于GDP、人口与场地效应的全球大震损失评估模型[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威;宝鸡峡灌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国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的经济布局问题[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3 叶舒静;广东地区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刘慧;城市人口空间均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5 王伟;北京新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布局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刘晓静;石河子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管理模式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7 施敏琦;中国沿海低地人口分布及人群自然灾害脆弱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魏卉;兵团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5年

9 何建新;人均受教育年限及其对经济影响的模型[D];浙江大学;2005年

10 靳亦冰;资源承载限度下黄土高原沟壑地区村落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3394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3394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0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